(CES上的SONY展厅)
从展厅出来,我和老魏坐在椅子上聊天等司机来接,我们一直在聊Sony。这时一个年轻的中国小伙子(小陈)过来搭讪,一聊正是在Sony工作的,从日本来美国看展,中国人,刚留在日本工作。小陈告诉我们,他是自费请假来美国看展的,我问他为什么他自费来,他说:“Sony主要安排美国的同事来参加展会,他的日本同事那些年轻人不愿意来,觉得没有用,如果不是Sony安排他们不会来的。现在日本的年轻人是食草一族,男孩子每天要化妆,即便是Sony也非常头痛,他们的那些年纪大的员工,觉得后继无人,Sony的精神传承要出问题”..........
其实现在的日本,几乎没有小企业的生存空间了,事儿全让大企业干了,年轻人毕业后首先想到的是进入一家大企业平静安稳的度过一生。事实上我觉的,这正是日本没有了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所以也就没有了年轻人创业的空间,长此以往年轻人的创业精神也被泯灭殆尽,稻盛和夫讲的斗神精神在这个民族身上日渐式微,这真是让人唏嘘。
听说在日本要是有个小企业创业能融到几百万美金就是非常大的一件事了,而在中国,恐怕你只要能忽悠,就是卖煎饼果子分分钟也不止融到这些钱吧?这就是反映出日本创业、创新的环境已经非常的恶劣了。我们谈论到此处的时候,小陈小朋友表示中国的这种环境也不正常,是一种泡沫,我倒觉得不以为然,因为现在整个的互联网创新和创业的逻辑,不在是线型逻辑,而是生物逻辑,生物逻辑最重要的不是哪一个细菌活的久,长的大,而是在一个生态体系内,生物进化和迭代的速度。也就是说没有大量的试错、没有大量的迭代、没有生态的繁荣、提供各种尝试,大自然是不可能让单细胞生物进化成多细胞生物的。
创业创新也一样,有一个好环境,大量的小微企业自由竞争发展,自由试错,大自然或市场,总会选出一个对环境适应度最高能活到最后的生命形式,进入到下一轮迭代,然后再通过这种残忍淘汰的方式,促使进化自然发生。如果一个市场不宽容,不繁荣,小生物怎么试错?怎么推动生态圈的进化呢?这就好比当一个高速迭代的生物圈的生物经历了一百年的N轮进化的时候,可能已经从单细胞进化出高级哺乳动物了,而那个低速迭代的生物圈同样经历了一百年的时间,才进行了几轮进化,刚刚进化到多细胞生物阶段,那你说这两种生物圈谁的竞争力对大自然的适应力强呢?
而我觉得中国目前虽然很low,但是我们是那个高速进化的生物圈,而日本不是。我们有充满活力创意的90后,而日本有的是食草一组;我们有无数个生机盎然的小企业生态圈,日本有僵化的大企业体系;10年后,我们的90后最大的也30多岁了,恐怕那时候世界的格局会大不一样。
目前我感觉到的有这么好的创新生态的大国,就是中美而已。这一点像极了400年前,因发现新大陆的而瓜分世界的葡萄牙西班牙,好吧,创新在手,江山我有,陌陌在手,妹子我有。努力吧屌丝们!
…………………………………………………………………………
这个蒙汉岳的小段子,是我走路或开车或睡觉前用语音软件记录下想法,然后转文字,有空了就改一改,字句基本通顺就发了,是自己的生活和思考的记录,非常的自我与主观,不是什么大道理,仅仅是些想法,既不系统,也不成熟。所以,来这里寻找真理的,分辨对错的,究竟黑白的,请移步马列研究,那是宇宙真理,这里是一个设计屌丝的段子集合。那些想通过证明我是SB 从而证明你很NB的哥们,请止步,作为一个屌丝,我不证自明的就是很 low 。现在请带着胜利和优越感,高傲的滚蛋吧!么么哒。。。。
PS:转载请注明,作者为成象设计--岳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