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设计思享 于 2016-3-18 18:23 编辑

3329.tmp.jpg


在讲售楼处之前,能先和大家分享一些故事,就是我们去年九月份在上海设计周里面有一个LOP的活动,我们当时请了很多小朋友来跟着我们一起做设计,当时我们是给了一个题目,待会如果时间够的话我们可能在这个地方多阐述,我们现在主要要讲的是,我们给小朋友的题目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去做无限的创造。大家看到的这个小学生,她后面有个筛子,一个大的筛子,那我们告诉他,我们在做创造的过程呢,也不是完全没有意识的,没有限制的去创造,而是需要有限制的去运用大自然的条件,所以我们让孩子们用这个筛子做随机的选择工具,去做创作,我们还邀请孩子们不要怕脏,去做出任何可能的东西,在废弃的地毯上去做画,我讲这些话的意思是想告诉我们设计师朋友们如何在我们做设计的过程中有一些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对我们设计的思想和理念,包括我们的思维,都能够加入环保和节省的态度,为我们的业主,为我们的社会多做一点贡献。

3.jpg

4-1jpg.jpg



那我们言归正传,来到上海其实是蛮幸运的,当时我们进入的时间相对是比较早期,所以在上海的发展,从唐城高尔夫开始,然后做到西郊庄园,都是一些比较高档的别墅楼盘,当然这样也不是太好。

我在那段时间感觉有点迷失,这个迷失大概分两个阶段来谈,第一个阶段就是当我们从台北进入到上海的时候,我们在台北做的东西会比较偏人文素养的味道,来到这边,业主的要求只要什么东西是最好的,什么东西是进口的都尽量帮他用进来,那这个过程之中,一直到2008、2009年之后我们的业务就受到一定的影响。

我们有的业主就会选择做的比较花俏的设计师,过年的时候开始流行所谓的新装饰主义,那些更花俏的,更容易吸引人眼球的方案开始纷纷进入进来,尤其是那段时间尤其是4万个亿投入市场,所以大家都很有钱,都想要用最好的,一直到大概2011年开始,我觉得整个环境开始有了重新思考的味道,所以有很多业主回过头来再来找我,会告诉我说我们当时这种做事的方法,包括我们对设计的想法,才是符合长期的需求的,所以我们一开始也在不断的检讨自己,为什么有的业主会继续来找我们,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打过广告,他们怎么会知道我这个人。

最后,我们自己总结的是:我们是有一种工匠精神的。而这个工匠精神是一种很低调的,必须要耐得住寂寞,而不是哗众取宠,他必须忠于内心的这种所谓的工匠精神,他不应该只是把工作当成一种赚钱的工具,而是要树立一种对工作的执着,不只是我们这一行,对所有的事情,包括所有生产的产品,包括我们的工艺施工必须要精益求精,必须要精雕细琢的那种工艺精神。个人比较幸运的是,我个人就是这种做事情的方法,很多时候在设计的过程,包括我公司的同事都觉的就差那么一点点,就差那么一公分、两公分就算了吧,我称这种态度和行为叫做“差不多先生”,“差不多先生”其实是对于我们设计是很要不得的心态,我们设计的时候差不多,在施工的时候差不多,在选材的时候差不多,到最后就整个差很多了。

所以在这种过程之中,我们对于细节的一些推敲,我们并不在乎我们要如何的去凹造型,可能坊间很多包括很有名的大师,他们很多都特别会凹造型,我个人是一个现代主义的信徒,所以我希望我的东西能够行水积能的,而不是先去想我这个要做成什么样的造型,要做成什么样的风格,而去做这个东西,我会先想从功能性的角度上去考虑,去想这些设计方向以及目的,这样子最后我往往能替业主做到很实用,包括在工程造价上也会很低廉,对于美观又是能够符合人心的一种设计的方法,我个人比较希望的我的作品能够往这个方向去走。就诚如我刚才提到的上海设计周的那个活动一样,这个资源其实是有限的,我们每个设计师都应该要有社会责任,去节约我们地球的资源。

6.jpg


7.jpg


8.jpg

9.jpg
所以我今天拿这个售楼处出来讲,他地点是位在南京,是正大的一个项目,我们前期是跟建筑设计师阿克米心我们一起来做这个事情,当时他们提了一个雨花石的故事来作为建筑的故事开端,所以我们室内也延续了这个建筑去做故事的发展。

这个项目在做的时候,我们必须先考虑一些售楼处的市场定包括他的营销计划,包括要考虑这个公司的品牌价值,最后我们要看这个项目的建筑规划等等问题,之后开始定义我们这个售楼处到底是要卖别墅,卖高级公寓还是是普通的公寓还是酒店式公寓,第一期要卖什么,第二期要卖什么,人群定位是多大年纪的,多少预算的等等,这些都考虑清楚,之后才能去下笔为业主设计出一个内部空间。

这个项目一开始是以雨花石为概念去进行的设计,他是上下3层的建筑,2、3层楼是属于一个垂直的普通空间,现在1楼的平面是对于2、3楼做了一个扭转,我先把2楼放上去这样看的会比较清楚,2、3楼是正南北向,1楼转了一个角度,在这个角度上就自然而然让幕墙形成一个倾斜的空间,这也是我们这个建筑做的最好的地方。

再来,我们从刚才一层的平面图来看,售楼处基本上需要几个空间,最左手边是个洽谈区,中间的部分是个沙盘,销控台,右下方的部分是个深度洽谈区,最右边的部分是个水吧加上一个卫生间的概念,这个水吧台位于整个建筑的最右边,对于最左边的那个洽谈区其实是很远的,当时那个甲方也给我们提出这个问题的,但是我们对他做了行为分析之后他就欣然接受,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项目前期有1000多套要销售,所以他是一个快销型的楼盘,而不是一个可以接受你一次一次慢慢来,来好几次才能下订单的楼盘,所以他需要一定的客流量,你不可以在第一期给他做太多的服务,让他有一种不愿意走的态度,你必须要快速筛选你需要的消费的人群,在我们的右下角的下方这块,让需要买房意向的人分配到这个位置,可以在这个地方喝咖啡,也能逼那些前期占酱油的人能够快速定下意向。

那我们在二楼的部分我们是做了2个VIP洽谈室和一个会议室,在南边的地方它还是一个深度洽谈区,这个地方偏向签约的一个概念,这个沙发座椅的本来是想用一种包围的概念,不要让这些煮熟的鸭子飞掉,这是我们最重要的一个意图,然后当然最重要的功能区会有所谓的销售办公室还有财务室,大家看到我们最右边的右下角有 2个办公室,它是作为销售办公室,3楼部分就是放着临时样板房,因为单位看到我们已经开工的工地来讲,看到的其他是一片荒地。

所以我们必须要有所谓的售楼处的临时样板房就,这样子的话也可以增加我们要销售的时候能有些看头,所以我们的动线基本就是客人从一楼进来之后大概做简单的询问,看了一个大沙盘,然后直接坐电梯往上走,直接到楼上的样板房去看,看完之后就顺着楼梯再旋转的往下走,走到1楼或2楼的深度洽谈区,取得意向,然后该交钱的交钱,不想买的就送他出去,所以根据这样子的定位我们去做了一个比较偏现代的风格,基本上我们的幕墙它是一个很干净的空间。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这个销控台是大门一进来可以看到的第一个位置,我们在这个背景的部分因为全是透明的幕墙,所以我们利用他背后的一些自然的绿植来做我们的背景,再将这个LOGO用悬吊的方式吊起来,因为要从9米的高度吊下来有点高,所以我们在这个销控台前面让建筑师加了一道天桥,在这个销控台上能够稍微压了一下,不会让这个空间感觉起来太空。
14.jpg

15.jpg

刚才说的我们的室内其实并没有做出很大的东西,故意要去包覆,故意去凹造型做出的东西,完全就是建筑本身他想要的那种很敞亮的感觉,这个就是我们刚才讲到最后面的水吧台,那个水吧台后面是带着卫生间的,这边我们也不免俗的凹了一个造型,但是我们该从我们的一楼的平面图来看,它其实一个石头的一个坡面,从平面图来看,那个地方我们是用参数的做法来做了这个水吧台,但是实际上在现场的工人他们并不是用参数去做,他们在现场慢慢去拼起来,在这个地方我们在执行的过程中也发生了很多困难跟修改,包括在卫生间里面我们也是希望这些雨花石从天而落的这种感觉能够充满着整个空间。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再来就是我们的一些当时的软装提案,我们的固装并没有做很多的改变,所以说我们必须要用大量的软装的颜色来去凸显我们这种精神的体现,第一个方案我们是希望能够用大量的干净的墙体配上一些有颜色的比较偏向现代的;又有点圆润的石头沙发来为我们的空间增加一些色彩;第二种方案是想要一种更中式的山水的感觉的沙发这个也是吴滨老师现在被收藏的一个作品,在桌子上我们希望能够放一些偏中式的茶具,包括我们的一些布置,这些都是比较偏中式的感觉。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经过几轮的提案和调整,我们这个项目开始画施工图,项目开始进行施工,这是一开始的很混乱的状况,刚开始整个结构起来,结构技师很认真的替我们加了好几根柱子,他说这样子会比较坚固,我们不得已要再去为这些柱子进行修饰,接下来外幕墙的钢架已经开始建起来了,整个空间也开始我们的内装要进场了,这幕墙是用了2层,第一层是用了玻璃,第二层挂着用冲孔玻璃板作了波浪的造型的钢板,就是像这样子的一种波浪板,但是上面充满了孔,我们利用这些孔来透气,也让我们的建筑表皮做出了一定的肌理,这是一个已经渐渐成型的一种状况。

31.jpg

32.jpg

33.jpg

34.jpg

35.jpg

36.jpg
37.jpg

内装其实做的很快,因为毕竟我们没有做太大的东西,唯一一个比较难的就是刚刚我们讲的那个右手边的水吧台,从放样到它的这些钢架的转折,我们的人员和现场施工的人员沟通了非常久,甚至驻场,所以说在这些部分我们拆了大概有三次,这就是设计师应该要坚持的事情。

因为一个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你只是一个概念性的实施,最后你实施的过程中,如果再施工图没有画好的一个阶段下,你自己设计师不会去认真督导,那就很多人都会跟我提到是不是施工队不好,所以说很多项目就做砸掉了“都怪施工队”!

其实我在这里要为施工队说一句话,很多设计师自己的施工工艺都不懂,不懂的状态下做出一些没有办法收头收尾的一个状况,那自己又不愿意去现场做督导跟着检讨,所以就造成很多施工队来帮你做深化,那这时候施工队肯定是用自己的经验去做,然后这时候再来怪施工队说这个施工不好,质量有问题,这个时候设计师应该占很大的一部分责任。最后终于这种形状我们勉强能接受了,这个过程中也跟施工队一直在沟通,施工队应该也蛮恨我们的。

但是没有办法,我们其他东西都是空空的东西,没有什么多余的东西,唯一一个水吧台,如果这个水吧台再没做好,那我们的室内就再没有东西了。一直到后面渐渐地有一些成型的感觉,这张照片,我想做一个比较,这个也要讲到现场的一个小故事,这张照片中间有一个灯箱,灯箱朝下照的是沙盘的位置,大家不晓得看我前面的效果图,不知道有没有注意到有哪里的不一样?
38.jpg

我再把前面的一张效果图调进来,中间的灯箱里面中间的颜色不一样,他是一个红色的状况,但是现场却不是,那现在这个麻烦大了,可能熟悉工艺的人知道为什么麻烦,因为脚手架都撤掉了,它这个高将近8米的一个位置,如果到顶的话可能要9米了,这样的一个位置脚手架已经拆掉了,你知道要重新做油漆的话,脚手架要重新上上去。

这个时候施工队当然是不愿意,他说是甲方说的,可能我们基本上一遇到这种状况下那甲方这么说那就算了,但是身为一个设计师这个地方是你的灵魂,是你必须要去坚持的东西,你这么白的一个空间如果没有一个颜色,那这个空间就毁掉了,所以我们跟甲方去讲这个事情,没有人愿意去承认,当然施工队也不敢讲明,那我们就和施工队讲脚手架的钱我来出,请你们来帮我们把这个东西完成。

39.jpg

40.jpg

最后可能我的诚意感动了他们,他们就继续把脚手架重新搭起来,然后再上去人,然后再去把他完成,我讲这个的意思就是说,设计师在现场,你如果看到一些不符合你设计的想法的时候,尤其很多设计师是做工程的,你是不是有这种坚持能够把这些东西换掉,这是一种很重要的一个事情。

这就是我刚才前面说的“差不多先生”,我们设计的时候差一点点,画图的时候再差一点点,施工的时候再差一点点,然后因为想到预算又会差一点点,采买的时候再差一点点,然后到最后我们的这个项目就完蛋了,这也是我们工程界会遇到的一种状况,我们希望是说我们不要去做一个很过分的设计,做一些很过分的材料的浪费,我们要去做一个适当的,其实那把尺就在我们设计师的心理,你觉得什么是适当,什么是不适当,这当然没有定论,但是时间会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

包括这面墙壁,我们这面墙壁做了很多灯,我们自己开发的一款灯,这个LED灯,线条灯,它的这个宽度大概只有2公分,它是带铝槽,然后表面有一个反光板,就是一个散光板,那这样子的板就不会看得到里面的LED,所以说这面墙的这个灯我们是特别去要求这样做的。

41.jpg

42.jpg

43.jpg

44.jpg

45.jpg

46.jpg

48.jpg


工程完成了后大家看到这样我都傻眼了,看到这些的照片我都快哭了,为什么说快哭了,因为甲方软装因为闲预算的关系,所以他们没让我们做,可能他们觉得我们提案的东西很简单,于是就自己找人处理了,结果就做成这个样子,那我们看的真的是非常的傻眼,对方总部的老总一来看也说了一顿。

所以我们群里面不知道有没有甲方的人员,就说你们不是不可以改,但在在改的过程中你们要整体的去思考,而不是觉得这样子就可以了,然后你就在这边去减分,这个已经变成这样了怎么办,我们只好跟甲方讲那我们重新帮你做,费用我自己出,做完了如果你觉得好东西就留在现场,如果你觉得东西不好那么我就撤走,不是甲方想要摊这个便宜,因为毕竟大公司都有一定的预算的,同样的一件事情做两次,那这个承办人员肯定是要挨批的,那这个是你的孩子,你又不可能看他生出来,一个白白净净的孩子然后你给他穿着很丑的衣服,所以我们就希望能够重新帮它打扮一下。

因为毕竟我在讲的时候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是从空间一直考虑到它的室内包括软装,所以你只要某些东西一拿掉它的东西就一定不是那个样子,就好像我们每个人都是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个嘴巴,但是装起来就会有些人漂亮有些人不好看,那其实这个室内设计也是这样,软装更是这样。所以我们重新给他提出了一个方案,我们给他2种,一种是家具都用它原来的,然后我们就是把软装改掉,饰品改掉,另外一种我们是家具也一起帮他们换掉,当然他选择的是希望能够家具帮他一起换掉,但是这个说实在是有困难的,因为毕竟费用还是比较大,这个是我们当时提的就又利用他原本的家具然后重新帮他调整。

49.jpg

50.jpg

51.jpg

52.jpg

53.jpg

54.jpg

55.jpg

56.jpg

57.jpg

58.jpg

59.jpg

60.jpg

61.jpg

62.jpg

那这个是帮他换掉了一些局部的家具,但是这个费用其实还是蛮高的,但只是说站在一个设计师的角度上,你愿不愿意让你的项目从此毁掉,所以等于我们跟甲方赌了这一把,这个就是有时候在做项目的时候可能很多人都认为老师你们做的东西都很棒,那当然我们也不是每个项目都很好,还是有很多项目事会被甲方强奸的,所以包括很多的这种过程是设计师是要自己去争取,争取你应有的权利和价值所以最后我们看一些对照。

63.jpg

64.jpg

65.jpg

66.jpg

67.jpg

69.jpg
70.jpg

71.jpg

我们就知道这之间他在使用前和使用后它产生了一些不一样的感觉出来,这是建筑的外观,最后我们的软装换好了之后就变成这样了,当然这里面其实软装并不是全部的换,我还是用了他的大部分的东西,因为动到的是自己的钱,自己还是会觉得有点心疼,这张照片就是我说的我们的那种线灯,这些线灯其实如果现场看他会非常清楚,那个线非常的细,而且非常的直,然后看不到LED的这个点,这个没得卖,我也不是卖灯具的,所以也不要问我说在哪里买,这个都是我们找人开发定制的。
72.jpg

73.jpg

74.jpg

75.jpg

76.jpg

这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水吧台的后面,它是要进卫生间的,我们是让他这个墙面做一个像书一样的卷,像书卷起来的那种感觉的一个入口,然后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墙壁,虽然是白墙,但是墙面上面是有肌理的,我是非常的不希望用贵的材料在我的项目里面的,我刚才提到了我是一个现代主义的信徒所以你看这些白墙面,其实它没有贴什么样子的墙纸或是大理石,那我只是用乳胶漆然后在腻子还没有干的时候,我让他们做的肌理,可能多花费了一些人工,但是实际上我并没有花很多的材料成本子在里面。

77.jpg

78.jpg

79.jpg

地面的这些石材的材料,这些石材的材质也不是特别的昂重,但是我让这个镜面跟粗糙面做一个对撞,当然这个设计手法也有很多种,我也没有必要太过意去强调,只是每个人手法不同而已,这就是改了3次的水吧台,然后让这个天花板的这些灯槽能够有一个收头收尾的感觉,大家看一下那个水吧台的那个肩膀,上去的那个转折其实是花了很大的心血在里面。这个就是进卫生间进洗手间的部分,我们的墙壁做了一些小卷的一些感觉,到2楼的部分就是刚才我们刚提到的一抹红,现场做完了之后就是这个效果,我们利用了这个桥,我们天花板的灯其实不是很多的。

那么我们利用一些反射的灯光源,点光源,是不规则的排列,那我们最重要的踢脚线,也是用这个线灯,让我们的空间更有速度感。这是我们从3楼看完样板房之后走下来的一个楼梯的一景,我们希望它里面的那种空间感能够像我们中式园林的“移步换景”的感觉,所以这个空间会变的相当有层次,我们刚才提到的那个柱子,就说我们这个柱子其实在我们的空间我们把它做成了一种“动”的概念,让我们在行走的过程中,一步一景

81.jpg

82.jpg

83.jpg

84.jpg

85.jpg

86.jpg

87.jpg

88.jpg

整个空间的设计基本上就到这个地方结束,这个项目的时间长达两年,这个过程其实还是蛮艰辛的,跟甲方、跟施工队包括跟自己的一个搏斗,那我想这个项目可以拿出来作为一个案例来跟大家交流,谢谢大家。



问答精选


主持人:因为我没有接触过售楼部这一块的,我想问下售楼处一般都有哪些功能划分?设计理念都是根据什么联想的?楼盘卖了之后售楼处还有哪些作用呢?
杜柏均:售楼处的基本功能要先了解其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买房子,这样就会有分区。买房子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地点,所以一定要告诉客户未来的建筑规划是什么,直接体现出规划的样式是沙盘,所以是沙盘很重要。还有必须要有洽谈区,要有一个深度的洽谈区和一个一般的快速洽谈区。如果还有好一点的空间,还需要有一个儿童能玩耍的空间。这个空间很重要,因为购买者多数带孩子一起来看房,但孩子一旦吵闹,客户就没有兴趣继续看房子而选择离开,如果能完美的帮助客户看护孩子,能让购买者安心的看完,这样短时间内就会的增加房间的销售量。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如何在引入到这地方这是很重要的。通常楼房销售完后,售楼处多数是做成小区的会所。但有一些的售楼处都是临时搭建。除非像车春伟老师把项目做得很好,能让政府答应他能永久保留下来,这样的建筑物这样也很棒。所以根据上述的问题,这些设计理念就知道用什么来做。我不太想提设计方法,因为设计方法在国内我们的设计师都不缺,我们更缺的是思想,如何把想法很好的落地在我们的项目里面才是我们需要重视的方面。

主持人:杜老师,您的生活哲学是什么?都说设计师应该学些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之类的,那么这些怎么融入到设计中来呢?
杜柏均:生活哲学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行为举止还有我们的生活模式。例如我们会去71买一瓶绿茶,通常我们会打开盖就喝,但我们是否有其他的喝法呢?我们是否能像老外那样带一个香槟杯,倒在香槟杯里在品尝,这样我们是否会有一个另外的结果呢?这喝茶的过程中,直接打开盖这茶喝只值3元;如果倒在马克杯喝,这茶值5元;如果倒在水晶杯喝,这样的价值达到100元;当然价值在生活哲学不是这样定义,而是你在生活过程的每一件事情是否很用心,不一定要用很贵的材料,用水晶杯不一定适合拉菲的红酒。你只是在过程中你很重视他,包括生活周边的美,例如蒋勋老师所说一个女孩弯下腰捡起一朵花,这感觉就很美,是否美在你心目中就能成为一种故事。这些东西不一定要看书,虽然看书你也能学习到,那我觉得重要的是生活过程中你如何落实下来。比如一个上海人他告诉我他打麻将的时候会用一只牌子,当他们打麻将胡的时候会用牌子一划“答”表达出来。其实这是一个小资的动作,但在生活里我们如何做到小资。日积月累,这种习惯在我们做设计的时候就会思考研这些事情。

主持人:我们在做项目之前常常无从下手,时常拖到交稿前才加班加点赶图,您有没有这样的状况?对于项目的开始,您是如何入手的?灵感如何产生?
杜柏均:没有灵感的时候这个也是常常发生的,我也是一般人,但是我们如何让灵感能够快速发生,这个我觉得我们可以平常去练习的,头脑的这个脑细胞他是必须要想他才会成长,否则他新陈代谢就死掉了,他们有新的细胞出来,我们脑会越来越萎缩的,所以你平常要有这个习惯,观察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动作,平常逛街,去看这些时尚界的东西,服装手表流行等等,这些东西是你平常要培养的,可能看一本书,现在网络比较发达,可以搜索很多照片,但是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可能是去旅行,旅行这个也是我获取灵感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主持人:上周六晚,我们在本群组织了一场关于:设计公司老板需不需要懂设计的辩论赛,双方各有妙论。您怎么看呢?在设计项目上遇到观点不一的时候,我们往往很难做到倾听、顺从。能不能给我们年轻设计师们一些建议呢?
杜柏均:设计公司老板需不需要懂设计,我觉得这要从两个层面来讲,就说你开设计公司你的目的是为了赚大钱,那我觉得你真不需要懂设计,但如果你做设计是一种兴趣,那当然你需要去懂设计,那当然各有不同的追寻者吧,有些人因为不懂设计所以他可以不用站在设计师的逻辑去思考事情,他就可以把项目当成一个业务,就可以做的很大,我们很多现在的国内大型公司都是这个样子出身的,很多都是工班出身,甚至很多都是外业,但是我个人认为如果设计公司的老板不是设计师,那设计公司的灵魂就很难存在,因为老板看的不是设计师而产生的一个业务,而是看业务员带进来的业务,所以一个真正的设计公司如果他的行为不是一个以商业为前提的角度上,那我觉得设计公司的老板应该是设计师,在项目上遇到不同的观点,我觉得这个倾听很难,需要时间去淬炼,早期的时候可能我也会觉得会很骄傲,尤其是刚开始从我的老师那边出来的时候,遇到事情甚至我会和别人讲“你是设计师还是我设计师”?但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磨练,慢慢的你可能才可以做到倾听,我觉得不太认同顺从,就说我们可以倾听,但是你要听进去之后你要有自己的逻辑去解读这个业主,不是业主说的都对,当然业主说的也不是都错,这个分寸你要自己去拿捏,而且你要懂得拿捏,这个就是我们设计师很多都没有沉淀,那你是为了接这个业务而做的时候你可能就会顺着业主或者你就跟他起很大冲突,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精彩互动

标兵-设计 刘增华:杜老师您好,感谢您精彩的分享!您开头讲刚来大陆,觉着有些迷失,因为您接的项目的业主只要进口的东西。但我觉得人人审美不同,您是怎么定位一个人有没有品位!
杜柏均:这个问题我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回答你,你应该是一个男生,你是怎么定位一个女孩子漂不漂亮?一个女孩是有气质还是没有气质?我不知道这样子算不算回答你了?

M.Cat:老师您好,我想请教一下,其实在设计这条路上,怎样能够坚持本心?
杜柏均:我觉得还是要先入世一点,先赚到一点钱,能够让自己活下来,当你有了一点钱可以活下来的时候其实你就可以坚持你的本心了,当你还没有办法的时候可能你还是要顺从人家一点,我大概也坚持了20年,才有了这样小小的成果,诸位都应该还很年轻,我觉得其实不用太着急,这条路需要修炼的,到现在我也在修炼,我有很多东西也都不懂。

th谭红:老师你好,我是做家具公司的软装设计,展馆软装设计以及门店设计,常常因为做的软装方案,开始老板同意了,到了后期报价后,他又不同意采购,这样情况,我应该如何处理?
杜柏均:谭红是这样子的,因为你前面的这个点我不是太清楚,前面不晓得老板之前给了你预算没有,或者其实你要去猜这个预算大概是可以到哪里,之后你做的东西就不会太跟他们有落差,那甲方都是这样的,你给他提的太好,他们就觉得说的好像淘宝的多便宜多便宜,这个是在所难免,我觉得最前期你要跟他先去定位好,他大概多少预算能够来做,我觉得这个东西不要不好意思问。

A Just广东:老师觉得哪个设计师或者建筑师是你所欣赏的?
杜柏均:我第一个学习的建筑师叫路易斯康,可能国内有些设计师已经听过他,这个人已经过世了,他一直在做所谓的平民建筑,他是都为了第三世界的人民在做服务,而不是为那些富裕的阶级在做工作,他有讲到一些重点就是“在所有的元素之中,节点是装饰的起源,细部是对自然的崇拜”,这个是我对他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另外一个是菲利普史塔克,我个人大概在20几年前就已经一直在看他的东西,他有一句话很重要,“凭空想象是想不出来好的创意的,好的创意来自生活,来自性爱,来自肉体,来自汗水,所以我也认为没有所谓的设计理念,那个设计理念太狭隘,如果真的要讲一个设计理念,我觉得生活理念是最恰当的,这是我是在这两位前辈身上学到的个人的经验。

杨農民:杜老师,我想问下您有什么细部设计的书推荐嘛?
杜柏均:细部设计的书其实大家可以往日本杂志里去看看,日本的设计对于这些节点的书籍很多会去拿出来讲,比如说有一本杂志叫《商店建筑》,那里面会有很多节点。

特别鸣谢:
主持人&分享会录音:女图棣



扫一扫关注”设计思享“▼
设计思享开头.jpg
Ai 分析中……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