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uangximing 于 2016-3-29 09:41 编辑

关于展览
这个展览从我们目前身处的场所,包括展台开始。它是非常建筑的最新作品,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一个新空间:psD。

我们的设计聚焦在博物馆建筑临街一侧的界面,希望它所勾勒的城市街道的写意能够吸引人们通过这些“店面”进入psD,然后走向博物馆纵深。

“建筑之名”是psD的第一个展览,涵盖了建筑、家具、产品、服装、首饰、影像、出版物七个门类,探讨一种由建筑学的思想方法衍生出的泛设计可能。历史上,泛设计常常和完整地设计一个生活方式有关。人,始终是设计的主角和参照体系。人的尺度,规定了“合适”的标准;人的需求,开始了“功能”的想象,人的观念,形成了“文化”的雏形。或许我们可以由内而外的理解一个人的空间,从着装到家具到房屋。

作为设计者/制造者,需要我们由内而外思考的,还有材料、工艺和结构。这种设计逻辑来自我们在建筑实践中积累的体会:一种由“必要”的已知条件——基地、功能、造价 等——而来的“后发”美学价值。

本次展览中的建筑项目都体现了本体建筑学的精神。一个建筑的设计或从一种生活方式出发,如骑自行车;或从一种空间结构出发,如院落,其结果可以是打破常规的“自行车宅”,也可以是超越传统的“四合宅”。

关于张永和与“非常建筑”
张永和
美国注册建筑师,美国建筑师协会会员
非常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同济大学教授

出生于北京,曾在中国和美国求学,1984年获得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建筑硕士学位。自1992年起开始在中国实践,1993年在美国与鲁力佳创立非常建筑。荣获过诸多奖项,如1987年日本新建筑国际住宅设计竞赛一等奖第一名,美国“进步建筑”1996年度优秀建筑工程设计奖,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艺术贡献奖,2006年美国艺术与文学院的学院建筑奖。

曾多次参加国际建筑及艺术展,如2000至2008年先后五次参加威尼斯建筑及艺术双年展,并曾担任2013首届上海西岸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总策展人、2005首届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的总策展人以及2008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联合策展人。曾在美国和中国的多所建筑学校任教,现任同济大学、MIT大学教授,从2005到2010 担任MIT建筑系系主任,1999至2005年任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创始人、教授,2002年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丹下健三教授教席,2004年美国密歇根大学伊利尔•沙里宁教授教席。2009年获美国建筑师协会香港分会荣誉会员。自2011年起任普利兹克建筑奖评选委员会评委。

非常建筑
非常建筑于1993年由张永和、鲁力佳在美国创立。在过去20多年中,非常建筑从一个以研究、创新为特色的个人工作室逐渐发展成国际知名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在国内外建筑、文化艺术和设计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荣获了众多国内外重要奖项,其作品在国内外被广泛介绍和发表。


_3270141.jpg _3270007.jpg _3270001.jpg _3270010.jpg _3270015.jpg _3270025.jpg _3270047.jpg _3270038.jpg _3270082.jpg _3270120.jpg _3270084.jpg _3270097.jpg _3270136.jpg
以建筑之名.part1.rar
19 MB,下载次数:189

以建筑之名.part2.rar
19 MB,下载次数:187

以建筑之名.part3.rar
19 MB,下载次数:183

以建筑之名.part4.rar
19 MB,下载次数:37

以建筑之名.part5.rar
3.47 MB,下载次数:185







打包10DB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