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由中国传到日本的禅文化,在日本经历了长时间的融合改造,彻底融入了日本民族的审美习惯,形成了底层代码,融入到了这个民族的血液当中。无论是对自己的内心还是对外在的生活,如行为礼仪,制度规范,处处都可以观察到禅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禅”具体到空间哲学中,审美情趣里,被高度概括为几何和简洁的形态,用这种高度概括来象征与表现自然的诉求,比方用沙子一丝不苟地耙出圆形的波纹表示无限的星辰大海,用一山一水的大写意,来表示自然的周转不息与变化。包括日式的传统花道和器物的形态不约而同的,都有这种价值观上的线索可寻。
同时如果我们反观中华文化,虽然禅宗是我们的,但是我们并没有形成非常鲜明的针对禅的审美习惯,但是我们对儒家和道家都有相对应的审美习惯,我们民族当中,大约自宋代以后就很少能够欣赏“少”,欣赏“枯”,欣赏“残缺”,以及高度概括的抽象。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但是在大多数的世俗审美层面大抵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