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木圈见过以次充好、参假造次、偷梁换柱的,还真没见过这么个狸猫换太子的。真是活久见。说起来,在红木圈里,这种事情并不是首例。海南黄花梨、印度紫檀、老挝大红酸枝、缅甸花梨等主力红木造假现象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每个行业都会存在欺骗的现象,木材行业也不例外,尤其是红木进口贸易。一方面,木材贸易由于距离远、手续比较复杂,因此交易双方是无法进行面对面交易的。这也就导致了木材贸易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因稀少,市场的炒作等因素的影响,红木的价格一般都比较高,像老挝大红酸枝约15万~17万/吨。很多黑心的商家在了解名贵红木的价格后,歪念滋生,欺骗商家牟取私利。进口木材贸易中会遇到哪些欺诈现象呢?
一、以次充好。
在木材贸易中,最常见的欺诈行为就是以次充好。红木供应商在保持整批货物重量不变的情况下,在好料中掺杂不能利用的次品。
二、缺斤少两。
一些木材供应商在进口商不知情的情况下,减少发货量,造成材积短少。再卖给其他的供应商,赚取更多的钱财。
三、不按照进口商要求的木材规格发货,大头小尾。
木材供应商不按照标准规定的原木长度、直径的检量和进位方法,不按照材积计算公式的计算和进位方法,虚扩大了材积。用不正常的大头充数增重,不进行必要的修正、扣减,造成材积虚增。
四、偷梁换柱、造假欺骗。
用砖头、水泥、石头等一些东西冒充红木,或者是货物的金额到账后,直接就不发货。这种行为是完全的诈骗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