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可茗,舍可舍
Tea can tea ,Lodge can lodge
武夷山圣尚茗舍建筑及室内设计


工程名称:武夷山圣尚茗舍建筑改造及室内设计
坐落地点:福建武夷山市兴田镇南源岭村双门13号
建筑面积:495m2
设计单位:上海善祥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主创设计:王善祥             参与设计:管鹏、龚双艳、李斌   
主要材质:钢结构、混凝土、乳胶漆、旧木、旧石板、旧地板、麦秸板、硅藻泥、铝合金门窗、竹编、树脂瓦、卵石
造价:约350万RMB
摄影:杨锦毅   王善祥(001、016、041、042、043)
设计时间:2015~2016
竣工时间:2016
电话:0599-5262889,13859311555


001建筑与环境.JPG

002建筑南立面.jpg

003建筑南立面.jpg

004建筑西南角.jpg

005院落东南角.jpg

006少量的混凝土与传统木结构屋面的结合.jpg

007院落入口,高僧大德湛如法师的题词.jpg

008庭院布局因地制宜.jpg

009 乡村的天空与地面.jpg

010户外茶亭的旧木料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温情效果.jpg

011建筑与庭院相得益彰.jpg

012跨过一个小水池进入接待茶室.jpg

013院内茶亭.jpg

014接待茶室与餐厅入口.jpg

015院门.jpg

016原有阳台进行了现代手法的处理.JPG

017接待茶室内保留了一面墙,记忆了岁月的痕迹.jpg

018接待茶室.jpg

019餐厅.jpg

020楼梯间.jpg

021窗明几净的客房内景.jpg

022窗明几净的客房内景.jpg

023客房布局因地制宜的策略也显示了民宿的偶然性一面.jpg

024客房布局因地制宜的策略也显示了民宿的偶然性一面.jpg

025客房布局因地制宜的策略也显示了民宿的偶然性一面.jpg

026(1)客房内景.jpg

026有的客房内保留了原有木梁的痕迹.jpg

027有的客房内保留了原有木梁的痕迹.jpg

028客房布局因地制宜的策略也显示了民宿的偶然性一面.jpg

029有的客房内保留了清水砖墙.jpg

030有的客房内保留了清水砖墙.jpg

031客房内有浴缸是典型的西方生活方式的引入.jpg

032客房内可休闲、可办公,一应俱全.jpg

033有的客房内保留了砖墙痕迹.jpg

034有的客房内保留了砖墙痕迹.jpg

035有的客房内保留了清水砖墙.jpg

036客房布局因地制宜的策略也显示了民宿的偶然性一面.jpg

037窗明几净的客房内景.jpg

038客房卫生间.jpg

040竹编装饰.jpg

041原有的钢筋防盗窗被挂在了外墙作为装饰,也记忆了一个时代的一些元素特征。.JPG.jpg

042阳台取景框.JPG

043旧木料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温情效果.JPG


      如今中国民宿业蔚然成风。福建著名风景区武夷山的南源岭村也在这股大潮之中。南源岭村是作为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紧靠风景区、毗邻度假区,具有发展旅游农业的优势,村里的大量农舍建为住宿、餐饮业的农家乐。现在想进行服务升级,圣尚茗舍正好赶上这个全国的大潮流和地方上的小潮流。
      当地的农户建筑为统一设计,几乎都一模一样,大部分都是在上一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的统一建筑,千篇一律没有什么特色,更谈不上风格。改造的农家乐也缺乏设计特色,大部分仅是简单装修。本项目这一户为村里不多的几户没有统一建设的民宅,因此还有些以前的农户状态,不能不说是一种塞翁之福。但由于是最近二十年前所建,建筑质量很差,而且也没有多少历史特点。所以这次改造除了对原有砖混结构建筑进行了修护并做了加固,还做了一些局部扩建,同时挖掘一些久已消失的乡村特色,再加入些现代舒适的生活方式。平面布局大致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利用,局部稍作修改。原有建筑的布局都是较小的厅堂和房间,共有两层,内部只有一个卫生间。此次在每个房间的外墙部位都加建了独立卫生间。西侧加建的较大部分楼下为餐厅、厨房和接待厅以及一间客房,并增加了一个楼梯间。楼上是3间相对大一些的客房。由于结构限制,两个楼没有办法联通。在我们设计制图的同时,业主同时进行土建施工,期间没与我们沟通就做了一些布局实施,因此与最初构想有些差距,加建部分房型有些尺度并不舒适,留了一些遗憾。建筑一层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楼上采用了钢结构框架,砖墙填充。由于旧建筑屋面质量过差,将之拆除,采用了钢结构及轻质屋面整体覆盖,减少了漏雨的隐患。也尽量减少了荷载沉降,降低对原有旧建筑基础的影响。这样就有了8间大小不一但各具特色的客房。厨房做了开放式,便于将来客人自己参与饭食制作,茶室既是客人入住接待也是一层至二层的楼梯间,同时也是茶叶展示区。虽说不是每间客房都能做到同样的宽敞舒适,但是因地制宜的策略也显示了民宿的偶然性一面。
      由于怕旧建筑荷载不够,统一更换了轻钢结构屋顶,采用了灰色树脂瓦。本想采用传统小青瓦的,但因为这个建筑质量较差,砖墙仅有180mm厚,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忍痛放弃。为了降低造价也是为了保留原建筑的一些水泥本色,新建及装饰部分也采用了一些水泥本色装饰。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有些砖墙也有质朴的特点,于是决定保留裸露面。由于钢结构比较冷硬,室内装饰采用了大量麦秸板和木材,营造了温暖的气息。当地业主熟悉当地的旧货市场,因此带设计师去选购了一些旧木料和旧地板。这大大降低了木材的采购价,同时设计师在以前项目里早已用过旧建材,知道旧建材的特色所在。因此出现了很多新建材所没有的优点,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温情效果。项目里最大的特点当属二楼房间的装饰木梁,几乎每根都是不相同的色调和肌理,但又不影响统一的效果。除了旧木料,还采用了一些业主以前收购的旧石料,作为入口、庭院等台阶和铺地,增添了很多历史厚重感。在接待茶室内还保留了一面局部墙面的老旧,记忆了岁月的痕迹。原有的钢筋防盗窗被挂在了外墙作为装饰,也记忆了一个时代的一些元素特征。大部分家具、灯具采用网购,少量从当地的农贸集市上采购,如作为床头柜和茶几的树桩等。
      关于地域和历史文化,我们设想的是与历史上的当地农村相融合,而非与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相融合。挖掘与再利用“土气”的元素,而非追求新农村所追求的“洋气”。比如以前农村大量使用的手工粗加工的竹子、木材和石料等天然材质。
      在节能环保方面,项目加强了今天农村并不重视的建筑外围护、门窗等的保温、隔音等性能,增加了舒适感和降低了能耗。尤其是降低能耗,在前期一次性投入可能相对较大,但长期的节能将会降低能耗费用的支出。这点我们在了解村里其它民宿的温度和隔音感受上深有体会。在与这些店铺老板的交流中,他们对高能耗费用与建筑节能措施之间的关系很少了解,更很少实施投入。其实不单是民宿,这些情况在中国各地农村甚至城市建筑中大量存在。
       另外由于当地原有农家乐都是按照农家住户标准设计,并未安装消防栓,在设计时作为参照。项目建成后,被作为宾馆进行消防申报,强制要求增加了3个消防栓,破坏了不少外观效果。2016年全国只有浙江省设立了民宿方面的法规,明确了各种审核标准。福建则仍然按照宾馆业标准审核,造成一些实施和政府部门验收上的冲突。
完成后,项目在村子里显得很出挑,但又不张扬,设计师觉得这是起码应该做到的。


002总平面.jpg


003一层布局.jpg


004二层布局.jpg


005建筑南立面.jpg


006建筑北立面.jpg


007建筑东立面.jpg


008建筑西立面.jpg


009细部节点图.jpg


010院门详图.jpg

构思手稿 (1).jpg


构思手稿 (2).JPG


构思手稿 (3).JPG


构思手稿 (4).jpg

Ai 分析中……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下一页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