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关于中国乡土手艺的空间营造体验,一种源于中国土地的“编作”行动,产生的一个有机的类似万物生长的视觉形态。重新回望中国乡土社会过去最底层的手艺状态,是否能和一个高级的现代空间产生一种自然的对话和交融。从而在中国的现代空间里,让人性的本能手艺在这个时代重返中国大地。在中国过去的乡土生活里,存在着大量的“编作”手艺,应用于家家户户的生活。尤其是源于乡土底层社会生存状态里,他们的“编作”手艺并非是专业匠人所为。亦并不是如富贵人家所请的匠人“编作”手艺那样精美,而是完全出于一种生存的基本需要,亦或叫做“本能”。在充满自然物料的土地里,寻找到自己需要的材料,为了生活,更严重的讲是为了“活着”,靠一双并不专业的手,来满足自己生活上的点点滴滴,这种过程自然拙劣,甚至在一个专业的匠人眼中更是微不足道,但别无选择,因为“生”和“贫”让他们只能这样,这是源自自身生活本能功能的“编作”,一切均源于本能。但恰恰就是这种“本能”,却让这些物件虽不精美但很真诚,很感人。甚至会让观者动容!手艺很低级,但他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情感”真诚的高级。如果从艺术创作角度来讲,这些看似不美的物件执行过程,因为匠人的不专业和不熟练产生了既可控制又不可控制的“诚意”,这恰恰是艺术创作最弥足珍贵的“因素”。现在这个空间所探寻的便是这样一种体验。

尽量回避任何的完美计划。创作在开工现场此时此地瞬间生成感觉体验,发动一群非专业的工人,凭着自己对他们生活的乡土关于“编作”手艺的回忆,用最笨的方法,不懈的毅力,“编作”出了这样一个空间形态,细部形态也是这些人的自由发挥,大胆的让工人,把各自留在记忆里的乡土“编作”给编出来,鼓励他们大胆的冲上去。如导演一样说戏,说得这些临时匠人们找到各自自己的感觉,不懈鼓励这些工人“你可以”“你能做到”仅此而已。

现在终于呈现在大家面前。我也不知道怎么精准的把他表达合适,纯粹是大家集体面对空间的创作。我为这个空间所做的,便是组织了这样一批非专业的人,积极的投入到整个的空间,积极的发挥他们各自的作用而已!让他们类似于土地万物自然的生长,如一个个被唤醒的魂灵,在此狂舞。什么效果其实谁也控制不了,因为开始在现场瞬间生成的一个轮廓,一个高高大大空间、复杂的建筑本体结构,根据功能需求我们便“编作”些像细菌,霉菌样的附着在这个本体表面。既能见到其原来,又能看到现在。如万物生长,附着式生长,所以空间就这样了。各位看观你见山便是山吧!你看他像个什么,他便就是个什么!如果问我,我只能告诉你他是关于中国乡土本来的凝视,更关乎真诚情感状态的回望,关乎生活,关乎自然,更关乎当下这个时代里,当下这个行业的思索和审视。东坡说过“静固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334931354323973955.jpg

ER9A4217.JPG

ER9A4223.JPG

ER9A4347.JPG

ER9A4383.JPG

ER9A4392.JPG

ER9A4432.JPG

ER9A4394.JPG

ER9A4549.JPG

ER9A4478.JPG

项目位址:深圳 蛇口 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
专案规模:400平方米
竣工时间:2018年
主创设计:冯羽
文章作者:冯羽
设计机构:大羽营造
甲方机构:紫苑文化
图片摄影:马琪
主要材料:碳化竹条、水泥自流平


Ai 分析中……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caoxiaomi1232020-4-6 17:25:15
消防能过吗
白狗坤猪2019-8-8 14:27:11
也是可以,收了设计费,找一群不专业的人来做。666
6768136562019-8-12 18:49:19
做得很棒!软雕塑装置应用很到位,如果防火没问T那就顶好啦!
大广通2019-11-6 15:48:41
做得很棒!                  
xuejian5182020-2-15 11:00:55
谢谢分享,不错!!!!!
matawokou22020-6-24 22:34:28
有一种教堂或者宫殿的神圣感。
chenxi13412020-7-14 18:07:43
66666666666
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
唐诗三百一首2020-8-21 18:24:31
消防怎么过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