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鸿文,场景空间設計师,

着迷于老建築和60年代复古风,

2017年,他和爸爸买下台湾屏东

一处废弃十几年的三合院荒宅,

构筑了全家四代7口,

共同生活的美好想象,

父子俩一步一步去实践。


重新設計一栋新房子,

对陈鸿文来说不是难事,

但他选择修复荒宅,

在保留旧有的格局、残破的墙面,

和门窗等前提下,

他叠加新式的建材复原荒宅外观,

场景空间则运用欧式和古董家俱,

呈现新旧融合的时髦感,

花了两年时间才完工,

带着一家7口人入住。

“老房子不是只有被拆除的命运,

保留老屋就是留住文化,

和那个美好年代。”

自述 陈鸿文 撰文 白汶平



我是陈鸿文,台湾屏东人,当场景空间設計师已经十年了,一直以来帮别人設計房子,让我想有机会也想帮家人設計一个家:一个可以住进我们全家的家。

我家的成员有我爷爷、爸爸妈妈、我和太太,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一共四代7口人。


三合院修复前

2017年时,我爸爸买下这座三合院,三合院就是一种传统的闽式建築,中间的房舍叫“大厝”,左右两边的叫“护龙”,然后有院子。

我们买下前,它已经荒废十几年,屋顶、墙面都塌了,躲着流浪猫狗,就像废墟,邻居都不敢靠近。

陈鸿文父子讨论施工

我爸对空间设计工程很了解,他问我:你觉得这可以改成怎样,要不然就拆掉重做?我跟他说不行,这个我要修复它,还原它原本的样貌,我爸一开始就不能接受,他认为这种屋子很旧了,想直接盖新的大家住起来比较舒服,但我却觉得这个“废墟”好美,我可以想像它重新复原后的样子。

三合院修复設計图

我们前后花两年时间,到2019年才正式完工,邻居都觉得不可思议,怎么会有人要花两年,修这个破地方。

因为修复老房子,你要找合适的材料、家俱、在不破坏结构之下,重做水电工程是很费力的,我跟我爸的分工,是我负责設計、他负责实践。

我很喜欢老房子,也喜欢从老房子去探索当时的生活方式。

以三合院来说就是房间比较小,公共间很大,像客廳、餐廳、院子这些,都是给家人聚在一起的地方,而且每个房间都朝院子开了窗,大家一探头,就能看到彼此,家庭关系很紧密,现在的房子几乎找不到这样的設計。

我觉得这样很好,而且三合院没有楼层,也没有楼梯,比较适合老人家和小朋友活动,年龄跨度不受限制。

所以我决定保留这座三合院的格局,包括它的隔间大小、门窗宽度都没有动,除非已经很残破的墙面,才会叠加新的建材上去。

从门外进来会先看到整个前院,这座三合院的格局不像传统的这么方正,它右边的房舍比左边长,这也是我特别喜欢这里的原因。


大厝的正厅就是客廳,外面下雨的话,一家人就在客廳聊天、休息。

这面墙本来已经倒塌了,且因为潮湿长出青苔和绿芽,我把残存的墙保留下来,用新的砖块往上砌,形成一个新旧融合的感觉。


客廳左右两边都是卧房,我一共設計4间。以前的卧房里没有厕所,只有一间在外面,全家共用,并不符合现在的生活需求。


所以我把后巷的空间拿来利用,做成卫浴,同时也有采光可以照进房里,流通性也更好。

左边比较短的房舍,是单间游戏室,另外也有一些乐器,有时会有老师来教小朋友,可以学习也可以玩乐。


右边的房舍规划出厨房、餐廳、书房。

以前的厨房很封闭,也跟男尊女卑有关系,会认为厨房是女生去的地方,所以就做得比较阴暗,但我想要厨房有穿透感。

我保留原本的灶台,它的磁砖本来都掉了,我们重新修补,除了上面改成新式的炉台,其他结构都没动。

墙面我做出大片的落地窗,在侧面也开出一个圆形的玻璃,视线可以看出去。我跟太太很常一起煮咖啡,厨房是我们最喜欢的空间。

餐廳我放了张圆桌,一家人围着吃饭,很有“家”的感觉。

修复老房子,不一定全部都要用老的家俱,场景空间的部分,因为保留旧有的磨石子地板、铁窗、木窗,所以我用皮的沙发、混搭欧式的灯,或是藤编的小物件去营造新旧融合的复古时髦感。

我很喜欢老物件,尤其是1950、1960年代的东西,老旧的电视、早期的制冰机、显微镜、中药柜,都是我的收藏。

我大学毕业后就出外创业了,十年来都在外地,后来结婚有了孩子,让我越来越重视家庭关系:家人就是要住在一起。

我儿子很好动,我爸爸就在院子旁帮他做一个溜滑梯,祖孙两个很常在一起玩。

家里还有一些毽子、陀螺,小时候我们玩的玩具,我也都留下来,大家会在院子里一起玩,而不是整天拿着手机上网。

现在我们全家住在里面,感觉回到小时候,我跟我爸说,我想要留住这份美好的记忆,我想要让我的孩子、他的孙子,以后长大了,还知道爷爷奶奶那个年代的生活方式。

老房子不是只有被拆除的命运,老房子也可以经过改造,符合现代的居住需求,留住老房子就是留住根、留住文化。
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_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1.jpg
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_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2.jpg
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_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3.jpg
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_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4.jpg
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_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5.jpg
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_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6.jpg
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_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7.jpg
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_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8.jpg
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_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9.jpg
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_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10.jpg
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_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11.jpg
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_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12.jpg
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_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13.jpg
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_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14.jpg
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_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15.jpg
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_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16.jpg
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_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17.jpg
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_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18.jpg
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_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19.jpg
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_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20.jpg
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_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21.jpg
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_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22.jpg
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_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23.jpg
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_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24.jpg
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_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25.jpg
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_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26.jpg
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_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27.jpg
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_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28.jpg
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_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29.jpg
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_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30.jpg
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_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31.jpg
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_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32.jpg
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_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33.jpg
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_他买下10年荒宅,改造后四代同堂,承载家人的美好時光-34.jpg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暂时没有评论,你回一个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