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仕樑
香港 IVAN C. DESIGN LIMITED 创始人 & 設計总监
郑仕樑场景空间設計(上海)有限公司 总经理 & 設計总监
深受中西方文化的熏陶,有着丰富舞台設計背景的他酷爱新古典主义,在其擅长的18世纪欧式設計風格中融入新的設計元素,以自己独特的视觉和新颖的构思在其設計领域中不断创造出一系列优秀作品,以其恒久的魅力和多年形成的个性思维在他的設計生涯中锲而不舍,创新无限。他的設計理念是以专业实践铸造经典永恒的設計作品,精心缔造标新立异的生活空间,创建奢华美妙的居所氛围。
对话
安德马丁:您曾提到过要做“人性化的設計”,那你觉得什么样的設計才是“人性化”的呢?
郑仕樑:现在的空间設計市场,竞争已经越来越大,很多不同的开发商都在不断地优化自己的产品,像以往那样只是单纯做一个漂亮好看的空间已经不够了,反而更需要你去用心設計,所以大家对很多细节設計上的关注就变得非常重要。比如在材料的选择上,在空间边角的設計上,更多的考虑实用性,还有很多科技元素的运用,都可以让你的空间更加的人性化,让空间和你产生一种沟通。这种沟通就是一种“人性化”的設計。
安德马丁:那作为一个設計師,您在設計时肯定需要和不同的业主去沟通,去考虑商業、艺术等问题,那您是如何平衡这些不同的因素的呢?
郑仕樑:作为一个設計師,我们从事的是一个服务型行业,我从没有把自己的地位提的有多高,所以在一个工作团队中,包括設計師,业主,经销商,开发商等等,每个人代表的利益群体是不同的,所以最终一个作品的呈现,这是一个大家共同去讨论,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那平衡这些不同的因素,自然就是你作为設計師工作的一部分。当你从事了很多的設計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之后,你和这些不同的人沟通就更顺利一些,你可以更快的发现設計中的问题,也可以提前分享现在設計的流行趋势,設計風格等等,那这也就很好地平衡了这些商業、艺术等各方面的因素。
安德马丁:您曾学习过舞美設計,也有舞台設計的经历,那这样的经历对您现在的场景空间設計影响大么?
郑仕樑:其实舞台、舞美的設計经历对我的影响是很深的。我曾在香港学习了两年的舞美設計,这其实是个很大的概念,包括服装設計、灯光設計、舞台設計等等,三年的课程,我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那在这个很短的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比较另类的东西。我觉得舞美設計是表达艺术情感的一个渠道,无论是音乐剧,戏剧,歌剧,他都是一个从剧本的文字到舞台画面的过程,是一个从抽象到具象,不同形式和状态的转化过程。那在这种类型的学习过程中,就会培养出很多的想象力,需要你作为設計師去想象音乐要用怎样的画面去诠释,不同的节奏中又有着怎样的情绪表达,不同的戏剧类型又有着怎样的色彩背景等等。这让我不会像那些纯建築、纯场景空间設計出来的人那么理性,而是有着更多感性的一面呈现出来。
安德马丁:那您从事設計这么多年,您觉得中国設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呢?
郑仕樑:过去的中国設計市场,大家对設計的追求都比较盲目,市场流行什么就用什么,往往会选择很多奢华的,贵气的软装设计,很少去问问自己,了解自己内在的需求是什么?那现在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这十年间,人们开始不再像过去那么从众了,而是可以理性地问自己到底需要什么。那三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設計也越来越成熟,出现了很多新的中式产品,更加现代,更加符合我们内在的生活习惯。人们也开始反思自己的需求,到底自己是需要一个欧式的設計呢?还是只想在住宅空间里有一个安静的角落,看看书,喝喝茶。所以目前的設計市场,满足当代人生活需求,这是最大的改变。
安德马丁:那您觉得中国設計界的现状是怎样的?您对现在的这些年轻的設計師有什么想说的么?
郑仕樑:我觉得现在中国設計界的目前的环境是还是比较浮躁的,我之前参见了一些活动,很多年轻的設計師见到我就跟我聊,问我怎样才可以出名啊?其实像他们这样二十几岁的年纪,是一个需要沉淀,需要积累的过程,因为最重要的不是出名,而是做好你的設計,你的作品美不美,实不实用,能不能感动人,这才是最重要的,当你到了三四十岁的时候,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大家自然就会找到你了,所以最终还是要靠作品说话。
設計作品
■ 杭州滨江武林壹号
本案設計面积388平米,采用新古典風格,以特朗普式的软装设计元素为主线,以英式家俱風格为基础,混搭19世纪经典法式古董家俱以提升价值感,但在住宅空间俱的线条上更简洁柔和,符合现代人的生活基调。在色彩搭配上以金色的各种变化来呈现奢华的品味。并加入沉稳的咖色、高贵的蓝色作为跳色以点缀其中,让皇家氛围尽显其中。饰品上则选用了以金色著称的一线品牌 VERSACE,使空间不仅具有英伦风的舒适性又富有一定的韵味,赋予空间大气、舒适之感。設計中参考了皇室御用法国罗奇堡家俱的高贵气质,及意大利奢侈灯具的元素,外表的奢华配以内在的经典,秉承古老手工艺的传统,并贴近于现代生活的需要,赋予住户宫廷般的感受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