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RESSION

濑户内国际艺术祭2019

--海的复权
失落的乡村 | 艺术可以驱动年轻人返乡吗?-1.jpg

年初,《纽约时报》公布了“2019年一定要去的52个地方”,濑户内诸岛以第七的名次,成为了日本唯一入选前十的地区。
失落的乡村 | 艺术可以驱动年轻人返乡吗?-2.jpg

阔别三年,以“海的复权”为主题,力争通过活动,使濑户内海重现昔日自然与人类交相辉映的盛景,让濑户内海成为全球所有地区的“希望之海”的第四届濑户内国际艺术祭再次回归。
失落的乡村 | 艺术可以驱动年轻人返乡吗?-3.jpg

失落的乡村 | 艺术可以驱动年轻人返乡吗?-4.jpg

失落的乡村 | 艺术可以驱动年轻人返乡吗?-5.jpg

◎曾担任无印良品艺术总监的原研哉先生操刀設計的2019年濑户内海艺术祭海报,以“海底生物”为主题,传递了濑户内海独特的海洋魅力

★LEARN

艺术文化的柔性介入

--中国乡村的适应性

伴随中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乡村的衰落、经济停滞不前也是不争的事实。基于此,党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从提出至今据住建部发布的《2017年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的村庄数量减少至244.9万个,同比减少了6.4%,较2010年的273万个,减少了10%。此外,中国建制镇的数量有所增加,而乡的数量不断减少。由此可见,经济发展确实有效带动了城镇化发展进程,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话语权还是以政府主导为主,因此也就会出现一些“千村一面”的情况。所以,要想打破这种情况还要让市场参与进来。
失落的乡村 | 艺术可以驱动年轻人返乡吗?-6.jpg

◎资料来源:住建部 ARCHINA再整理

而由市场操作最成功的案例,濑户内诸岛应该算是其中之一了。在半世纪前,这里还是因工业污染而被荒废掉的工业区,如今却可以每年吸引数万人不远万里前来“朝圣”,同是亚洲,有着相似的文化历史背景,这种艺术介入型的乡村复兴机制,于中国而言又有哪些值得借鉴?

★MARKET-ORIENTED

以艺术之名,振乡村之实

--艺术为路标的山海巡礼

以艺术家的介入能否为乡村带来活力,重振地方,解决乡村经济滞后、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濑户内诸岛用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来证明并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失落的乡村 | 艺术可以驱动年轻人返乡吗?-7.jpg

◎濑户内诸岛

濑户内海是位于日本九州、四国、本州几个岛屿之间的内海,领海面积达19700k.0m²。作为日本工业奇迹的核心带,经历了工业时代的巅峰,在上世纪80年代却面临着生态破坏与人口流失的问题,修复迫在眉睫。为了继承先父遗愿,重现儿时家园旖旎风光,福武总一郎,中国人熟悉的“巧虎之父”,历经三十余年的努力,不仅恢复了濑户内诸岛昔日的活力,也将其打造成闻名世界、另文青向往的乌托邦。

直岛:一个私人财阀 & 一次艺术复兴地方的尝试

建築是一种媒介,使人们去感受自然的存在。--安藤忠雄

最初,福武总一郎邀请了日本著名的建築師、普利兹克奖获得者安藤忠雄参与复兴濑户内海的愿景。1995年,由安藤忠雄設計融合了住宿设施的现代美术馆贝内斯之家美术馆建成,整个建築贯彻了他建築与自然相融的設計。
失落的乡村 | 艺术可以驱动年轻人返乡吗?-8.jpg

◎贝内斯之家美术馆

随后,在福武集团的资助下同样出自安藤忠雄之手,作为如今直岛地标项目的地中美术馆也于2004年建成,馆内陈列着印象派大師莫奈的四幅睡莲真迹。主体埋在山顶地下,没有建築外观,只在顶部挖出几个几何形状的天窗,顺应地形、地势,凸显背山面海的自然特性。安藤标志性的清水混凝土,以及通过裁剪的自然光线照明让人感到一种现代艺术的凌厉,却又与当地如此的和谐。
失落的乡村 | 艺术可以驱动年轻人返乡吗?-9.jpg

◎地中美术馆

一座遗世独立的小岛,一个超越现实的艺术設計,安藤忠雄让乌托邦成为现实,也将这个小岛再次推向世界的舞台。

营造艺术之岛 & 与本地村民的和解

乡村需要的是尊重,而非艺术家的个人秀场。

直岛在福武集团的号召下逐渐吸引起艺术家和建築師的眷顾,大家所熟悉的草间弥生的标志性红黄南瓜就是在1994年一场名为“Out of Bonds”的展览中留下的作品。这里的作品让艺术从水泥盒子中解放出来,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场,无法转移,无法复制。
失落的乡村 | 艺术可以驱动年轻人返乡吗?-10.jpg

◎直岛的标志物之一:草间弥生的黄南瓜
失落的乡村 | 艺术可以驱动年轻人返乡吗?-11.jpg

失落的乡村 | 艺术可以驱动年轻人返乡吗?-12.jpg

◎西泽立卫設計的丰岛美术馆

然而与本地村民的和解、获得他们的信任却花了近10年的时间。1998年的“家”计划真正的使得艺术与本地村民产生紧密地联系。艺术家通过对江户时代遗留旧房屋的改造,一方面唤起了村民的本土记忆,另一方面也让村民重拾了最自我文化的认同与自豪感,逐渐地主动参与到艺术创作的过程。
失落的乡村 | 艺术可以驱动年轻人返乡吗?-13.jpg

◎「家·计划」角屋 改建200年前的民宅

艺术之海&希望之海

“这是一个与金钱无关的世界,要是这个环境如此恶劣的地方也能成为一个乌托邦的话,哪怕只有一瞬间,我都想把它一直这样做下去。”--北川弗兰
失落的乡村 | 艺术可以驱动年轻人返乡吗?-14.jpg

◎藤本壮介-直岛小提琴

2010年,首届艺术祭将艺术活动扩展到了包括直岛在内的7个岛屿上,超过130位国内外艺术家前来进行创作,三个月的时间数十万人次到访,到访人数完全超过之前预期。
失落的乡村 | 艺术可以驱动年轻人返乡吗?-15.jpg

◎截止2015年,直岛游客增幅是上世纪90年代的数十倍

2013年,第二届艺术祭的活动范围更是扩大到了14个岛屿和港口,并融合更丰富多样的艺术活动,使游客在巡游不同岛屿的艺术作品的同时,邂逅美丽的濑户内海风光。濑户内海诸岛摸索出了成熟的借由艺术作为媒介实现区域复兴的路径,其“艺术之海”的地位逐渐明晰。
失落的乡村 | 艺术可以驱动年轻人返乡吗?-16.jpg

◎极具艺术感的岛上大巴
失落的乡村 | 艺术可以驱动年轻人返乡吗?-17.jpg

◎岛上洗手间处的艺术涂鸦

今年,第四届艺术祭以“海的复权”为主题再次回归,这一次,濑户内国际艺术祭,依然坚守初心,希望通过举办这样的艺术祭活动,使得濑户内诸岛重新恢复昔日自然与人类交相辉映的盛况,让濑户内海成为全球所有地区的“希望之海”。
失落的乡村 | 艺术可以驱动年轻人返乡吗?-18.jpg

◎第四届艺术祭的导览手册

★RURAL

REVITALIZATION

打破局限,重建社会网络

--多元共生

反观中国,近年来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取得的成绩是明显的,但是越来越多的人会以个人利益为先,城乡经济间出现了巨大的失衡。

福武先生曾说过:“中国已经是一个经济大国了,中国下一步是要如何成为一个农业大国。在这里,我所指的农业不是一个数字,而是农村经济,如何让农村经济发展起来,让农村的居民愿意呆下去而不是离开。”
失落的乡村 | 艺术可以驱动年轻人返乡吗?-19.jpg

失落的乡村 | 艺术可以驱动年轻人返乡吗?-20.jpg

失落的乡村 | 艺术可以驱动年轻人返乡吗?-21.jpg

失落的乡村 | 艺术可以驱动年轻人返乡吗?-22.jpg

◎重现昔日繁华景象的濑户内诸岛

前有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后有北阿尔卑斯国际艺术祭、奥能登国际艺术祭,以及濑户内诸岛的艺术复兴发展之所以成功,并且这种模式能在日本不断的演变发展,与日本的国情、政策、技术等因素密不可分,但最能打动人的是他们对艺术对地方文化、地方历史的挖掘与保护,以及当地人激发出的自豪感
失落的乡村 | 艺术可以驱动年轻人返乡吗?-23.jpg

◎《花开妻有》,草间弥生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的标志之一
失落的乡村 | 艺术可以驱动年轻人返乡吗?-24.jpg

◎利用可表现土地固有的生活文化的「食」,以及地区魅力再发掘的「艺术」之力量,将北阿尔卑斯山麓的区域资源传递给全世界的北阿尔卑斯山国际艺术祭
失落的乡村 | 艺术可以驱动年轻人返乡吗?-25.jpg

◎发掘与保护日本原生风景与文化的奥能登国际艺术祭

同时,从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到,乡村复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建设过程中要保持各方的平等参与。可以看到在濑户内国际艺术祭中,财阀只是一个组织者,艺术家才是觉得的主体,通过艺术家对艺术与在地文化的结合创造,重新联系了村民与本土文化的关系,让他们更愿意去接受和去主动参与,而非是单方面的输出与接受。

艺术介入乡村的复兴,在我国也有先例,像“碧山计划”就曾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很多人也许对结果并不满意,但是重在探索的过程,因为当欧宁开始这个项目时,可能连他自己也想不到会有一个怎样确切的结果。

不过,小编的确很期待看到打破千篇一律“农家乐”状态的中国乡村,究竟会以怎样的艺术形式被重新唤醒。期待这一天快快到来!

那么,你理想中的中国乡村又是怎样的?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Ai 分析中……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暂时没有评论,你回一个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