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匠” VS 现代“工匠”
初次造访位于婺源的上河古镇,你可能会惊诧于远看的朴素白墙黛瓦,走近却是精美绝伦的雕刻世界。
具有典型徽派風格的木雕、石雕、砖雕三种精湛的雕刻技艺在这里处处可见,又以木雕为最,其工艺如栩如生、巧夺天工。匠人们用双手一点一点将原本年久失修,被岁月侵蚀的古建艺术精品恢复原貌,注入新的活力。这里弥漫着的浓郁“匠气”,让人难以忘怀。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1.jpg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2.jpg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3.jpg





而着眼于现代景观层面,“工匠精神”在作为景观設計師的我们身上,以另一种方式得以延续:盛夏大中午走现场,設計師要靠甲方的藿香正气水来续命;为将方案达到最佳状态,日以继夜进行反复推敲;在景观实用、美观、安全三者之间探索出最恰当的平衡点……
无数个难忘的坚持瞬间,组成了这个我们有着特殊感情的项目——水墨上河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4.jpg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5.jpg







为获取最佳体验,请锁屏后,横屏浏览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6.jpg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7.jpg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8.jpg



“新婺源”——水墨上河


在传统文脉与现代创新的撞击之下,婺源的艺术氛围持续氤氲,不断升温,这既是对这里的重新定义,也是对未来的期盼满怀。
出于让艺术家回归至此时,有犹如“家”一般的归属感,水墨上河诞生于此。这片承载着徽州古镇灿烂过往、再现“徽州前世今生”的古村落,以艺术交流平台作为切入口,打造出一个文化旅游新天地,古朴典雅的徽文化与清幽宁静的自然生态于此交融。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9.jpg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10.jpg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11.jpg



设 计 概 述


项目场地位于婺源多个景区必经区域,地理位置优越,面对令人沉醉的自然山水与沉淀深厚的文化建築,我们与来自各个领域的手工匠人一同精心筑就出一座徽州古文化“艺术剧场”——水墨上河。以水墨技艺烘托场所的艺术氛围,打造“新婺源”诗意生活场景,让无数艺术家灵感迸发的美丽婺源,在此触手可及。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13.jpg





项目围绕“水墨上河·我的老家”为主题定位,挖掘场地以“山、林、茶、水、田、村”为代表的特色资源,以及与“徽文化、朱子文化、农耕文化”为代表的特色文脉,围绕“亮水、理景、融文、兴园”明确出主题鲜明的发展方向,設計出一个层次分明的“浸没式”游赏空间。
步入其中,感受心境在自然中卸下防备,渐入佳境,继而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创作灵感。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14.jpg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15.jpg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16.jpg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17.jpg






当水墨技艺中的写意手法,与徽派建築元素相互融合,水墨上河的入口广场便带上了诗意色彩。


入口门墙設計提取徽派建築的粉墙黛瓦,利用高低变化创造台地空间,与徽派建築、婺源的山势梯田及当地独有的秋晒文化相结合,像是在起伏中穿插出的大地雕塑,给予来者“叩门而入·梦回老家”的归乡情怀。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18.jpg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19.jpg



入口手绘設計图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20.jpg





游客中心入口广场以水墨画为主题构思,我们用白色碎石象征流水,嵌入孤立的石块表现山石,犹如水墨笔触的流线型铺装,贴合水墨上河主题之余,引导人行动线。以本土瓦片精心拼接的铺装,凸显着当地文化特色,将山水意向融入在场地之中。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21.jpg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22.jpg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23.jpg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24.jpg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25.jpg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26.jpg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27.jpg










水墨上河酒店的整体設計基调为新中式微派景观,我们用徽派建築的原有元素,如白色墙体,灰色瓦片,结合自然条石与绿植构成围合空间,打造出丰富多维的体验空间,与过目难忘的光影效果。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29.jpg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30.jpg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31.jpg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32.jpg



身处其中,竹子和墙体将视线进行限定和引导,漫步于竹林夹道,继而望见大面的水域,雀跃于水上的汀步;在墙体的虚实交互中,窥见月洞门的巧妙框景,在步移景异的景观艺术庭院中感受传统与现代的撞击感。孤植的造型景观树,是我们用现代的手法,为每一个来者心里种下的禅意悠悠。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33.jpg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34.jpg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35.jpg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36.jpg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37.jpg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38.jpg



酒店周边的商業街道同样充满着古徽州的韵味,在一个个由工匠精心雕琢的石雕与木雕中,感受時光流逝,沉淀下的建築文化魅力。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39.jpg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40.jpg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41.jpg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42.jpg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43.jpg



水是柔软的,总能包容所有的锐利,行进至砚湖,心情也将得到极大的放松。
在这里,或是停留于湖中亭上,环顾360°全景山水与徽派建築交相辉映;或是乘一艘小船荡漾于碧波之上,看鱼儿在身旁穿梭沉浮;或是在湖边別墅空间的阳台躺椅上半眯着眼,感受日落时分,光线从刺眼到柔和再到消逝的过程。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44.jpg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45.jpg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46.jpg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47.jpg



設計的介入,改写着这片山水的命运,既是潜移默化地,又是日新月异地。
自建成开放,水墨上河便成为了婺源区域的热门目的地。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或是前来游览,或是在此长住,逐渐凝聚着人气,也让这里愈发出脱地灵动美丽。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49.jpg



喜欢热闹,你可以在公众假日时造访。本土集市、互动装置、观鸟、写生……丰富的活动体验,让这里的自然美景不断有新的打开方式,无论是田园朴实之美,还是迷离烟火气息,都让都市人为之神往。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50.jpg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51.jpg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52.jpg





喜欢宁静,你可以在人潮散去后停留。静坐于窗边听枫叶缓缓飘落,在青石板路上漫无目的肆意溜达,在匠人精心雕琢的作品前驻足停留……给自己点时间,深度体验具有古徽州人家特色的闲暇幽静之美,感受犹如“家”一般的艺术归属感。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53.jpg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54.jpg





未来的水墨上河
必将有更多可能性等待被发掘
用設計激活婺源如画山水
用匠心凝聚婺源艺术风情
在体验丰富的“艺术剧场”中
让日渐消逝的古村落焕发出全新活力
大抵这些,就是我们的設計
所能为这里带来的改变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55.jpg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57.jpg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58.jpg



用匠心,让艺术在此常驻丨江西婺源水墨上河-59.jpg





|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江西婺源水墨上河
委托业主:江西水墨上河文化开发有限公司
景观設計:广州山水比德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建築設計:黄山市建築設計研究院
场景空间設計:苏州金螳螂建築软装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灯光設計:杭州勇电
景观施工:苏州绿美艺/水墨上河施工团队
项目地点:江西省婺源市
設計面积:234200平方米
設計时间:2017年5月
建成时间:进行中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暂时没有评论,你回一个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