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个性化的教学空间,尊重学生的每一个兴趣与选择,这里有功能完善的教学综合体,充分鼓励学生的思考、互动、交流。北京亦庄实验中学,我们用建築的语言,诠释教育理念的进步与更迭,我们用专业与创新,打造走班制绿色智慧新校园!


北京亦庄实验中学 | 打造走班制绿色智慧新校园-1.jpg



项目实景图▲

走班制教学 释放学生自主学习天性

北京亦庄实验中学由北京市十一學校与大兴区政府共同创办,项目总建築规模12万平米,設計理念传承十一學校走班制教学特色,打破传统初高中教育阶段以班級为基础的教育模式,提倡尊重孩子的兴趣及自我选择,让孩子自主选择课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北京亦庄实验中学 | 打造走班制绿色智慧新校园-2.jpg




校园包含初中部、高中部及国际部,教学楼共6栋。教学楼一层均設計为公共空间,为学生图书阅览、上网、相互交流提供便捷的场所。

二层、三层为小班教学的教室,区别于传统學校固定的教室模式及规模,走班制教学对每一个学科都进行了多层面的细分,匹配大量不同规模小班教室,可便于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北京亦庄实验中学 | 打造走班制绿色智慧新校园-3.jpg




另外,校园还设有综合教学区——提供学生服务、教師办公、学生兴趣选择及自主活动的多功能区域,包含游泳馆、篮球馆、食堂、礼堂、及大型的特色教室,如联合国教室等。形成了区别于普通教育建築的一个非常完整的教学综合体。


北京亦庄实验中学 | 打造走班制绿色智慧新校园-4.jpg



北京亦庄实验中学 | 打造走班制绿色智慧新校园-5.jpg




“可以说,北京亦庄实验中学包含了十一學校数十年对走班制教学的研究及经验累积,我们将这些需求进行充分梳理,同时用建築的语言进行转化,提出了系统解决的方案。”北京亦庄实验中学项目负责人薛晶表示,“因为每个教学空间承载的功能各不相同,我们本着更高效、更优化的理念将规划细化到每一个教室,每一条走廊。充分考虑梳理走班制教学背景下,学生的动线和需求,进行完整而细致的规划設計。最终实现了诸多功能区之间既相互独立,又通过动线設計很好的串联和衔接,为走班制教学体系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细节至上 打造人性化智慧新校园

在常规的基础课程之外,对于一些特色课程,我们也“量身定制”了专门的教室进行匹配,其中包括服装設計、机器人設計、汽车設計等等,教室规模在200~300平左右。在教学楼顶楼,还设有地理星空教室,教场景空间有穹幕屋顶并配有天文望远镜。


北京亦庄实验中学 | 打造走班制绿色智慧新校园-6.jpg




同时,我们充分考虑每一个老師的教学特色,在教场景空间保留了很多可变化的可能,以便于不同的授课老師,依据自身特色进行教室的布置及变化。


北京亦庄实验中学 | 打造走班制绿色智慧新校园-7.jpg




“丰富多样的教室設計,充分传达了十一學校人性化定制化的教学特色,但同时,对設計師来说,也带来了大量的隐形工作量,尤其是精装部分的設計工作。”薛晶表示,“很多特色教室,其实已经超出了我们对传统教室的认知范畴,或者说,并没有太多可参考的案例告诉我们这类教室应该如何来做, 所以我们花了大量时间去十一學校本部考察调研。在我院副总建築師李俐,居住事业部建築室主任尤文菁的带领下,設計師们在校园中与校长、老師、甚至学生充分沟通,充分了解大家管理、教学、学习的需求,并通过建築的语言进行实现。”


北京亦庄实验中学 | 打造走班制绿色智慧新校园-8.jpg




在學校的走廊中,我们采用裸顶的設計方式,学生可以看到所有的管线走向,看到消防设施如何工作,看到电灯电路如何串联;

在教室中,我们尽量避免过多的软装设计,让学生可以看到感受到各类陈设、材料、设备的本质,收获更多可被直观认知和感知的东西;


北京亦庄实验中学 | 打造走班制绿色智慧新校园-9.jpg




在户外景观的設計上,我们运用了多种绿色建築手段,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屋顶绿化等等,潜移默化的将绿色节能的生活理念进行传递。

多专业整合 不忘使命与责任锻造精品

多元化教学功能的实现,基于专业丰富的教学空间的設計与布局,基于建築、结构、设备、电气、精装、景观等多个团队成员的共同参与与付出。

项目前期有着大量与校方的沟通工作,校长、老師、学生每一条建议,每一个期望,我们都仔细推敲,深入研讨,进入到真正的图纸設計阶段时间又非常紧张,高强度的工作下,大家都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和考验,践行了我们对专业的执着,对学生的责任,以及对细节的不懈追求。


北京亦庄实验中学 | 打造走班制绿色智慧新校园-10.jpg





北京亦庄实验中学 | 打造走班制绿色智慧新校园-11.jpg




目前,项目已经落成并投入使用,完美的呈现了当初的設計理念与設計方案,获得了校方充分肯定及好评。同时荣获2019北京市优秀工程勘察設計奖中“公共建築综合奖”三等奖!

谈及项目成功背后的经验,薛晶表示:“首先,我院参与設計了多个如北京小学、十一學校、陈经纶中学等业内颇具代表性的教育建築,因此对前沿的教育理念及教育建築的发展有着很强的理论储备及实践经验。同时,多专业协同的工作模式也为项目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走班制教学着力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就让建築本身承载了诸多综合的功能属性,不是单独一个专业或者一个部门能够解决的。我院协同的工作模式,让我们突破了专业的限制,能让各专业的精英团队扬其所长,形成合力,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保证了项目整体的顺利实施。”


北京亦庄实验中学 | 打造走班制绿色智慧新校园-12.jpg




这是一次对走班制教学理念的圆满实践,它为未来走班制學校的設計提供了诸多新的思路与想法,同时也推动着教育建築、教学模式的更新与迭代。以建築之力,给予每一个孩子长大的更多可能,北京亦庄实验中学,我们用专业创造精品,我们用细节践行责任!



项目主创团队:

项目负责人:李俐 薛晶

建築负责人:尤文菁 王跃颖 马磊 陈怡如 朱艳婷

结构负责人:朱瑞青 谢伟伟 朱跃 李化 李健 兰东 宗立阳 苏工

设备负责人:闪其骏 袁艺 曹爽 苗维 王毅 朱小红

电气负责人:李树仁 李熙 白学琪 孙志国 李晓培 张成楠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暂时没有评论,你回一个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