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策略:栈桥式亲水生态湖岸
针对上述问题与挑战,本案例中尝试了栈桥式亲水湖岸的設計。具体做法有三点:
a.梯田式种植台:在最高和最低水位之间的湖底修筑3~4道档土墙,墙体顶部可分别在不同水位时掩没,墙体所围空间回填淤泥,由此形成一系列梯田式水生和湿生种植台,它们在不同时段内完全或部分被水淹没。
b.临水栈桥:在此梯田式种植台上,空挑一系列方格网状临水步行栈桥,它们也随水位的变化而出现高低错叠落的变化,都能接近水面和各种水生、湿生植物和生物。同时,允许水流自由升落,而高挺的水际植物又可遮去挡墙及栈桥的架空部分。人行走其上恰如漂游于水面或植物丛中。
c.水际植物群落:根据水位的变化及水深情况,选择乡土植物形成水生 – 沼生 – 湿生 – 中生植物群落带,所有植物均为野生乡土植物,使岐江公园成为多种乡土水生植物的展示地,让远离自然、久居城市的人们,能有机会欣赏到自然生态和野生植物之美。同时随着水际植物群落的形成,使许多野生动物和昆虫也得以栖居、繁延。所选野生植物包括:水生的荷花,茭白,菖蒲,旱伞草,茨菇等;湿生和中生的包括芦、苇象草,白茅和其他茅草,苦苡等。
▼凌驾在水面之上的栈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