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项目是为来自中国成都的大熊猫“毛笋”和“星二”設計的位于哥本哈根动物园的新家,旨在为它们带来平静又自然的居住环境。哥本哈根动物园是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动物园之一,本次新建的熊猫馆(占地2450平方米)在其中形成了一个气氛和谐的场景空间外花园,为两只大熊猫创造了自由玩耍的空间以及理想的交配条件——这也是保护脆弱物种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熊猫馆概览
哥本哈根动物园熊猫馆,为中国熊猫创造最自由、最自然的生活环境-1.jpg

▼設計示意图:熊猫的相互依存(阴阳)
大熊猫对于生存环境十分挑剔,仅有数只大熊猫在中国之外的动物园繁殖。
为了促进繁殖,两只熊猫在一年中的大多数时间应避免相互见面、听见彼此的声音甚至闻到彼此的气味。
哥本哈根动物园熊猫馆,为中国熊猫创造最自由、最自然的生活环境-2.jpg

熊猫馆整体被自然环境包围,毗邻动物园的中央广场、北欧馆、猴子屋和大象馆。毛笋和星二的圆形小屋被分成两个部分,其形式呼应了“阴”和“阳”的符号,旨在为它们的日常生活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创造最自由、最自然的环境。

▼熊猫馆的圆形設計与园内的其他场馆形成了和谐的关系,
以围墙划分的场地呼应了“阴”和“阳”的符号,为两只大熊猫提供了两个独立的区域
哥本哈根动物园熊猫馆,为中国熊猫创造最自由、最自然的生活环境-3.jpg

▼抬升于地面的围墙创造了自然的斜坡,
使游客能够尽可能多地看见大熊猫
哥本哈根动物园熊猫馆,为中国熊猫创造最自由、最自然的生活环境-4.jpg

▼从室外斜坡上观看大熊猫
哥本哈根动物园熊猫馆,为中国熊猫创造最自由、最自然的生活环境-5.jpg

哥本哈根动物园熊猫馆,为中国熊猫创造最自由、最自然的生活环境-6.jpg

▼带有大熊猫浮雕的围墙
哥本哈根动物园熊猫馆,为中国熊猫创造最自由、最自然的生活环境-7.jpg

对于大熊猫和参观者来说,空间的分隔都不容易被发现。抬升的围墙提供了保护,其他设施则被置于地下,与景观融为一体。“阴阳”区域的两端分别抬升于地面以形成起伏的景观,使观者可以直接看见熊猫的栖息环境。

▼从场景空间观看大熊猫
哥本哈根动物园熊猫馆,为中国熊猫创造最自由、最自然的生活环境-8.jpg

参观路径沿着环形的围墙逐渐下降,人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深入地了解动物园职工、兽医和园艺師的工作。熊猫馆分为两个楼层:一层是融合了法国和亚洲風格的PanPan小餐廳,客人们可以一边用餐一边观察熊猫和大象;二层是充满北欧植物的花园,此外还有一条通往茂密竹林的小路。

▼主要交通环:沿着环形的围墙向下走,
游客们可以看到熊猫馆背后的一些功能设施,包括培训区域和竹子冷藏设施等
哥本哈根动物园熊猫馆,为中国熊猫创造最自由、最自然的生活环境-9.jpg

▼参观路径沿着环形的围墙逐渐下降
哥本哈根动物园熊猫馆,为中国熊猫创造最自由、最自然的生活环境-10.jpg

▼餐廳位于熊猫馆和大象馆的围墙之间,
游客们可以在用餐时同时看到两只大熊猫
哥本哈根动物园熊猫馆,为中国熊猫创造最自由、最自然的生活环境-11.jpg

▼位于一层的PanPan餐廳
哥本哈根动物园熊猫馆,为中国熊猫创造最自由、最自然的生活环境-12.jpg

▼厨房
哥本哈根动物园熊猫馆,为中国熊猫创造最自由、最自然的生活环境-13.jpg

场景空间的各个角落都能够望见葱郁的景观,带来充满野生气息的沉浸式体验。熊猫馆的植被和景观密切模仿了熊猫原来的栖息地,园中遍布着大量的竹子。大熊猫不仅同时需要阴凉和充满阳光的空间,还要能够及时获取水和树叶。設計团队在园中创建了两个不同的森林:幽深的雾气森林和明亮的绿竹森林,让毛笋和星二能够在不同的季节和温度条件下,根据自己的喜好来灵活地探索两种不同的景观。

▼中央场地:在场地一侧,绿色景观与大象馆的屋顶融为一体,
另一侧与北欧动物区相连
宽阔的绿色中心使游客能够从不同的楼层观察大熊猫
哥本哈根动物园熊猫馆,为中国熊猫创造最自由、最自然的生活环境-14.jpg

▼充满野生气息的沉浸式体验
哥本哈根动物园熊猫馆,为中国熊猫创造最自由、最自然的生活环境-15.jpg

▼园中遍布着大量的竹子
哥本哈根动物园熊猫馆,为中国熊猫创造最自由、最自然的生活环境-16.jpg

▼围墙细部
哥本哈根动物园熊猫馆,为中国熊猫创造最自由、最自然的生活环境-17.jpg

哥本哈根动物园熊猫馆,为中国熊猫创造最自由、最自然的生活环境-18.jpg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暂时没有评论,你回一个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