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技术城市”概念,UNStudio与跨领域专家团队合作,为荷兰海牙的“中央创新区”(CID)测试区创建了全新的城市愿景。

▼設計概览
应对未来城市发展及可持续性的全面愿景——社会技术城市-1.jpg

CID测试区覆盖海牙市中心一个一乘一公里宽阔的区域,目前为海牙中央火车站和两个附近车站三角区内的一个主要基础设施枢纽,但在社会技术城市的未来愿景中,它成为一个绿化、能自给自足的双层区域,包括一层由现有的火车轨道基础设施建构的新城市层,提供住房、办公室、城市交通和公园般的公共空间。

▼社会技术城市未来愿景:一个绿化、能自给自足的双层区

应对未来城市发展及可持续性的全面愿景——社会技术城市-2.jpg

未来之城|The City of the Future

能源、食品和交通领域的重大社会转型如何在我们的城市以一种既具有前瞻性又具有吸引力的方式实现?这是社会技术城市設計愿景的基础。UNStudio对海牙的愿景是为“未来之城”所做的研究之一,这是BNA Research(荷兰皇家建築師协会)、代尔夫特理工大学(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三角洲都市协会(Delta Metropolis Association)、多个荷兰市府(包括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乌得勒支和埃因霍温)以及政府部门(包括交通和运输、环境和食水、基础设施和水源管理及场景空间部门)的联合倡议。

▼未来城市
应对未来城市发展及可持续性的全面愿景——社会技术城市-3.jpg

该项目始于2018年1月,当时有十个跨领域的設計团队负责在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乌得勒支和埃因霍温的五个测试地点研究新的城市建设方式。这些团队包括景观設計師、城市规划師、交通专家以及循环经济、能源转型、未来战略、大数据、智能城市等不同范畴的专家。整个团队与市政当局、利益相关者和在重要创新领域的专家们合作实现目标。

社会技术城:对未来关键转型问题的回应|Socio-Technical City: a response to key transition issues for the future

UNStudio的社会技术城概念结合城市未来面临的两大挑战 — 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 — 并专注于以下问题:尽管未来密度极高,但像CID这样的区域如何才能实现自给自足及能源平衡? 这样的市区是什么样的? 您如何将生活和工作所需的技术连接到那里?

▼社会技术概念城市面临的问题领域
应对未来城市发展及可持续性的全面愿景——社会技术城市-4.jpg

门户:接合和创新的催化剂|Gateways: Catalysts for encounter and innovation

由于上层城市层覆盖现有的铁路轨道,UNStudio的城市构想中区分了许多技术“领域”,这些领域涉及我们现时的主要转型问题:能源、循环、流动性、气候适应/食水管理和粮食生产。然后将这些领域设想为“门户”:通过实际的建築,为问题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作为特定主题的有趣符号,比如地热发电站作为能源转换的标志,超高速管道列车站作为流动性的标志性建築,Biopolus水源处理厂是循环的象征。

▼门户将社区与人们联系起来
应对未来城市发展及可持续性的全面愿景——社会技术城市-5.jpg

通过这种方式,社会技术城弥合了基础设施和技术之间的差距,同时平衡生活质量和社会福祉。门户模型是基于创新中的互动概念而建。门户形成催化剂,将社区和人们联系起来,从而建立了创新的滋生地。

移动性门户:大都会超級枢纽|Gateway Mobility: the Metropolitan Superhub

门户的概念受到位置本身的启发。三个位于城市中心的火车站均相互在步行距离内,为将这一区域转变为一个大都会超級枢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好比一个紧密相连的港口系统,规模与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相当。它还让新的可持续移动形式大派用场,以超高速管道列车为例,其包含自由浮动的电动滑板系统以及或可自动驾驶的吊舱,将不同的公共交通方式联系起来。

▼大都会超級枢纽内部
应对未来城市发展及可持续性的全面愿景——社会技术城市-6.jpg

随着上层城市层的建设,大都会超級枢纽可逐渐成为城市中心,该城市将围绕其四周发展并连接到这一城市层,创造荷兰史无前例的密度水平。

▼超級枢纽整体规划
应对未来城市发展及可持续性的全面愿景——社会技术城市-7.jpg

地热能源厂门户:能源大教堂、城市桥梁、冬季花园及初创企业的共同工作空间|Gateway Geothermal Energy Plant: an energy cathedral, city bridge, winter garden and co-working space for start-ups

地热能源厂是能源供应的中心位置,因此是CID的重要门户。研究显示,使用热泵、冷热储存系统、最佳绝缘和太阳能板不足以完全支持这样紧凑的区域。为了使该地区实现自给自足和能源平衡,解决方案是与周边地区建立“能源交换”系统。地热能源厂从距地面2.5公里的热水库中汲取能源,并将其供应给四周的低密度地区,同时这些低密度地区将通过屋顶太阳能板产生的过剩能源输送到新的高密度建築。

▼能源门户构想
应对未来城市发展及可持续性的全面愿景——社会技术城市-8.jpg

▼能源分析图
应对未来城市发展及可持续性的全面愿景——社会技术城市-9.jpg

能源门户不仅是一个地热发电厂,而且还是连接社区、冬季花园和初创企业共同工作空间的桥梁。但最重要的是,它是能源转型的象征:能源大教堂。

▼作为空间连接桥梁的能源门户
应对未来城市发展及可持续性的全面愿景——社会技术城市-10.jpg

Biopolus门户:城市灌溉系统,包括河谷、供水广场、运河和瀑布|urban irrigation system with wadis, water squares, canals and waterfalls

在社会技术城市,Biopolus形成了另一个门户,一个提供当地食物和饮水供应的循环系统。Biopolus确保来自新建城区的废水得到净化,同时释放的养分被用于种植农作物。 污水通过管道泵送到最高层,然后通过各种净化过程流到最低水位,产生饮用水,然后再次进入系统。 本地化循环就此完成。然而,Biopolus不仅仅是一个净水工厂,它也是一个城市农场、垂直公园和循环经济的象征。

▼Biopolus门户全景
应对未来城市发展及可持续性的全面愿景——社会技术城市-11.jpg

▼食物和水供应的循环系统
应对未来城市发展及可持续性的全面愿景——社会技术城市-12.jpg

气候适应门户:供水广场|Gateway Climate Adaptation: Water plazas

气候变化是该地区的主要风险因素,如洪水和过热。 目前雨水、污水和中水都通过一个排水系统处理,而在社会技术城市中,它们被分成列到不同的系统。污水通过地下管道排出,但相对干净的雨水会被重新使用,用于公共空间的水景中:这是运河、供水广场和瀑布的灌溉系统。

▼包括运河、供水广场和瀑布的灌溉系统
应对未来城市发展及可持续性的全面愿景——社会技术城市-13.jpg

应对未来城市发展及可持续性的全面愿景——社会技术城市-14.jpg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暂时没有评论,你回一个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