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边多山,山有深林。

▼群山环绕的村子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1.jpg

拾云山房位于浙江省金华武义县一处山林古村之中,村子保留了完整的夯土民居面貌,村中建築依山势高差而建,群山环绕,村口处尚存几颗繁茂的古树,已上百年。书屋坐落于村口广场不远处,旁边是保留完好的夯土三合院民居,场地原址有一个牛栏房,坍塌后被拆除。

▼建築区位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2.jpg

▼村子全貌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3.jpg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4.jpg

建造书屋,是为了给古村提供一个阅读的空间,一个让人静下心的地方,从而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和小孩子回到山里;也希望能够创造出一个丰富而安静的场所,让小孩子和老人都能在这座建築中里感受到自由和愉快。

▼俯瞰建築,融入周边民居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5.jpg

▼鸟瞰书屋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6.jpg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7.jpg

▼书屋融合在层叠的屋顶关系里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8.jpg

让空间与乡村友好
Bring the space and the village closer

把书屋的一部分空间留给村民,是我们設計初始阶段就有的想法,也是一种直觉性的感受,在书屋的首层做一个架空的半室外开放空间,用十根结构柱架空整个书屋首层,实体空间都设定在二层,两个空间通过一部室外楼梯进行连接,只在首层局部设置了一个小水吧,可以提供水饮,其他的空间完全公共开放,山里的村民们可以在此喝茶聊天,小孩们也可以在这个空间玩耍打闹,用这个开放空间把各种活动的可能性都串联起来。

▼书屋融合在村子环境中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9.jpg

▼从西南角看架空的书屋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10.jpg

▼书屋西立面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11.jpg

▼村民在书屋首层喝茶聊天场景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12.jpg

▼剖透视图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13.jpg

同时站在场地关系的角度思考,书屋用地处于一个三角地带,南侧是该村落的主要步行干道,北侧有一堵三米高的石坎墙,石坎墙上面是一片儿童戏玩区,在設計策略上抬高书屋的实体空间部分,让建築体首层与道路之间形成空间的退让,路上的行人也可以随时到书屋下休息。而书屋的二层则和儿童戏玩区在同一空间层面上,这样的处理,一方面便于儿童进入书屋看书或者在儿童区玩耍,另一方面,方便父母在书屋里阅读的同时能关注到孩子。无论是站在场地属性的角度还是站在对乡村生活理解的角度,在乡村設計建築,我们都希望建築与村民、与乡村环境都能保持一种最友好的状态。

▼书屋北立面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14.jpg

▼建築与场地的高差处理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15.jpg

▼书屋首层与村道的关系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16.jpg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17.jpg

天井与时间性
Patio and time

天井作为空间核心被安放在书屋中,尺度怡人,在首层天井底部下方留出一片水面,下雨时,雨水从天井落入书屋水池,在书屋就可以听到滴滴答答的声音;晴天时,阳光可以直接照射进来,形成独特的光影效果。之所以在很小的书屋里去营造一个天井,也是为了让这个小房子能与自然、时间、空间产生更多的关联性,这可能就是一种我所认为的时间性。

▼天井与水院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18.jpg

▼天井内侧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19.jpg

▼柱脚局部细节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20.jpg

天井空间的设置,就是在等某个特定的时间——阳光洒进来,形成一道光影;雨水落入水院,产生一点涟漪;空气流进来,感受一缕微风。在这样的时刻,天井被设定为一个等待此时间点的特殊意义空间。我所理解的乡村建築的精髓,是一种人与空间、人与自然、人与时间和谐共处的状态。阳光、雨水、空气都可以通过天井被纳入场景空间空间。

▼透过天井看到对面的阅读空间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21.jpg

▼天井与书架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22.jpg

回廊与交流
Corridor and communication

在书屋二层設計了两圈回字形的书架,书架围绕天井和中间的阅读空间形成一个回廊,一米左右的宽度,尺度舒服,由首层结构架空悬挑而出。通过这样一个回廊,让人游走在其中,能产生类似园林游走的体验;同时,回字形书架上根据书架的模数尺寸,打开了很多洞口,它们高低错落、大小不一,让视线穿透,空气流动。

▼书架回廊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23.jpg

▼入口与上夹层的楼梯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24.jpg

读者漫游于回廊时,视线和空间通过洞口突然被打开,空间的边界便消隐了。当人站在洞口的另一边,透过窗口,不但能看到坐在窗台上看书的人,还能看到更远的窗外,远处的山林和大树。通过屋内层层递进的透视感能产生空间与人,与环境的交流和对话。

▼儿童阅读空间的多种状态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25.jpg

▼与阅读状态相结合的书架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26.jpg

▼通透的书架关系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27.jpg

▼书架框内窥视阅读空间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28.jpg

实验性的尝试
Experimental attempt

实验性是我们一直在坚持的建築設計研究方法,在书屋的設計中,我们做了两个实验,一个是形态类型上的实验,一个是材料运用上的实验。

▼形态演变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29.jpg

形态类型上,把书屋实体空间部分抬高,实体部分延续当地民居的双坡屋顶形式和坡度,以及传统的屋面顺水做法和小青瓦的铺设,却在屋顶的屋脊上做了微小的設計动作,让屋脊的角度做了6.5°小偏转。使书屋的屋顶形态发生一点微妙的形态变化,屋顶的檐口一高一低,场景空间屋顶的倾斜结合均质书架的空间,让空间发生变化。

▼設計策略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30.jpg

▼阅读空间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31.jpg

▼书架对应的屋顶结构关系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32.jpg

材料运用上,书屋的书架选择3公分厚的松木板模数化布置,用统一的模数尺度语言控制,书架的竖档和屋顶的结构梁用材一一对应,形成整体的语言逻辑体系。在外立面上,采用乡村比较少见的阳光板,让整个房子变成了一种半透明的状态,场景空间的光线透过阳光板变得很温和,给书屋场景空间形成一种舒适的阅读环境,同时,半透明的材料可让场景空间的人对室外景观有一种若隐若现的朦胧美,实现一种半通透性的空间感受和氛围的目的。

▼温和的光阅读环境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33.jpg

▼若隐若现的室外景观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34.jpg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35.jpg

▼卡布隆版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36.jpg

乡村对于很多建築師来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很多建築師也逐渐参与到乡村中不断做尝试。我们也是一样,抱着探索和融合的心态,以建築師的身份尝试介入乡村,很多时候,設計的灵感不仅只来自建築師的直觉判断,而且需要根植于乡村本身,让在地性与创造性很好的结合。其实乡村没有标准,没有固定法则,没有唯一性,好坏只能让乡村自身来判断,我希望这会是一个好的开始。

▼傍晚的书屋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37.jpg

▼模型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38.jpg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39.jpg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40.jpg

▼结构分解示意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41.jpg

▼首层平面图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42.jpg

▼二层平面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43.jpg

▼夹层平面图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44.jpg

▼南立面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45.jpg

▼北立面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46.jpg

▼东立面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47.jpg

▼墙身详图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拾云山房,浙江-48.jpg
Ai 分析中……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暂时没有评论,你回一个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