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保留,从内部生长而出……如果是总结,章堰文化馆便可以就此总结了。我很喜欢“生长”这个词语,过去未来及现在都可以被囊括在其中,包含着除开“生命”本身的等等引申义。

石拱桥、城隍庙、灰瓦白墙——这是个传统到一定层面并且本身就拥有完整意境的外环境,似乎很应该按照常规的手法,从对象符合观念的方式去理解和构建新的存在。但同时也可以换个角度,回到先天结构,回到人与天地本身,借助外界所获得的感觉经验、直觉、印象等等,将人面对这片土地时的种种情感现象融合,从主体建立起客体,由客体承载起主体。

玻璃、残砖、白色混凝土坡屋顶——我一向喜欢“关系”一词。不单一固定,多种组合关系,拼接、比对、承前顾后,而浑然是一个整体。用两年半的时间,在有限的空间内造出好似无尽的园,游走的动线得丰富,心理预期得调足,水不止是水,墙也不止是墙,与树、与鸟、与香味,排列组合成数列的幂次方。我一直觉得空间不仅仅是空间,还是五感的集合点,需要有着耐品的对比和张力,身在其中才能产生完整且多重感。

章堰文化馆的意义是以“时间”为前提的。历史、当下与未来之间的并置探讨,并不只是对废墟与新生的考量,而是一种重叠与重构,是在时间轴线上讨论一种非单一线型叙事手法的可能性。当新的变旧,旧的消融进时光,更新的又再会出现后,此时的新旧又是怎样的一种姿态,进入怎样一种日常?

两棵古树依然在原地高耸着,随着天光变幻,年复一年。

——2020.02. 琚宾于深圳

章堰村位于上海西郊的重固镇,是上海古文化发源地,福泉山文化的代表之一。这座拥有千年故事的古村落从唐宋年代起临水而筑,那时的章堰十分繁华,章楶,苏轼,任仁发,米芾等贤士皆在诗文中提及或到过此处。

经过历史变迁,章堰村空心化严重,现已不复以往的繁华,村里现存有清代、民国建筑和建国后洋房。在新型城镇化的政策背景下,章堰村迎来改建与复兴。

▼远景鸟瞰,项目位于千年古村之中

01-Zhang-Yan-Cultural-Museum_Horizontal-Design-960x719.jpg

生存,生长,新生,是我们对章堰村以及中国现状下同类村落的改造和复兴策略,不是推倒重建,不是修旧如旧,而是遵循历史的发展脉络,将当下的发展观念和功能需求置入其中,重新梳理和组织布局、功能业态、新老关系等。

▼设计草图,design sketch ©琚宾 / 水平线设计

30-Zhang-Yan-Cultural-Museum_Horizontal-Design-960x540.jpg

31-Zhang-Yan-Cultural-Museum_Horizontal-Design-960x540.jpg


生存 | Subsistence

“老建筑”是章堰村的历史,文化的沉淀,我们通过加固、修缮等方法,让老建筑以更好的状态「生存」下去。

生长 | Growth

破败、无法再使用其内部空间的老建筑,我们需“清理”破败及无法使用的部分后,从中「生长」出与原老建筑有关联的新建筑,使“新老”建筑共存。

新生 | Reproduction

新建筑是新时代与新功能的呈现。为满足新的使用需求,我们也会从空地中「新生」出一些当代建筑。

▼生存、生长、新生动图演示

38-Zhang-Yan-Cultural-Museum_Horizontal-Design.gif

▼模型,新建筑从老建筑中国生长出来

39-Zhang-Yan-Cultural-Museum_Horizontal-Design-960x720.jpg

40-Zhang-Yan-Cultural-Museum_Horizontal-Design-960x720.jpg

文化馆基地很有代表性。其中更包含了原村史馆(清朝老房子)、章家宅(破败的晚清老房子)、及一部分空地。相邻的房屋有80年代二三层洋房和宗教建筑-城隍庙。

▼项目鸟瞰

02-Zhang-Yan-Cultural-Museum_Horizontal-Design-960x719.jpg

▼项目外观

04-Zhang-Yan-Cultural-Museum_Horizontal-Design-960x966.jpg

▼俯视图,文化馆由展示空间与庭院组成

03-Zhang-Yan-Cultural-Museum_Horizontal-Design-960x778.jpg

根据基地条件。文化馆设计由三个不同特点的展示空间以及水院组成。章家宅残破比较严重。但外墙风貌较好且完整。我们对外墙进行了加固和保护,在保护好的外墙内新建了展厅一。

▼立面,新建筑从老建筑中生出

05-Zhang-Yan-Cultural-Museum_Horizontal-Design-960x366.jpg

▼项目入口

06-Zhang-Yan-Cultural-Museum_Horizontal-Design-960x684.jpg

▼前院

08-Zhang-Yan-Cultural-Museum_Horizontal-Design-960x452.jpg

▼老宅外墙被保留,新建筑与老墙面脱开

07-Zhang-Yan-Cultural-Museum_Horizontal-Design-960x641.jpg

23-Zhang-Yan-Cultural-Museum_Horizontal-Design-960x653.jpg

展厅一仍沿用了章家宅“四水归堂”的建筑制式,并与老墙脱开最少处三十公分距离,是我们对历史的尊重与致敬;展厅一内部有窗户,建立起与章家宅外墙的联系。

▼展厅一

09-Zhang-Yan-Cultural-Museum_Horizontal-Design-960x516.jpg


▼展厅一保留老建筑的制式,可以看到保留的历史墙面

11-Zhang-Yan-Cultural-Museum_Horizontal-Design-960x498.jpg

10-Zhang-Yan-Cultural-Museum_Horizontal-Design-960x445.jpg

▼从展厅望向庭院

12-Zhang-Yan-Cultural-Museum_Horizontal-Design-960x869.jpg

▼展厅与历史外墙的关系

15-Zhang-Yan-Cultural-Museum_Horizontal-Design-960x771.jpg

▼通向二层的楼梯

16-Zhang-Yan-Cultural-Museum_Horizontal-Design-960x889.jpg

▼连接展厅二的走道

14-Zhang-Yan-Cultural-Museum_Horizontal-Design-960x381.jpg

村史馆保留较好。我们对内部木承重结构做了加固和修缮处理。地面返潮严重,我们重做了地面防潮,改造了地面材料为阳极氧化铝板,与展厅一地面一致,空间产生延续,且让空间看起来更明亮和宽敞。墙面,屋面,内院保留下来。

▼展厅二,保留原本的木结构

17-Zhang-Yan-Cultural-Museum_Horizontal-Design-960x639.jpg

通过复原研究,村史馆北侧空地原为村史馆的二进院,现有基础遗存,我们在原有基础位置上新建展厅三,展厅三墙面,地面及天花板皆为阳极氧化铝材料。均质的金属材料带来某种“未来”感的体验,与展厅一的“当代”,展厅二的“传统”构成一段动态的体验。

▼通向展厅三的楼梯

18-Zhang-Yan-Cultural-Museum_Horizontal-Design-960x1150.jpg

▼展厅外的廊道

20-Zhang-Yan-Cultural-Museum_Horizontal-Design-960x1440.jpg

▼展厅三,富有未来感的空间

19-Zhang-Yan-Cultural-Museum_Horizontal-Design-960x551.jpg

▼二层休息室

21-Zhang-Yan-Cultural-Museum_Horizontal-Design-960x973.jpg

出展厅三便是基地北侧的空地。我们在保留空地上的大树及竹林的基础上新建了休息区和水院,供人们休息和讨论。新建的建筑皆采用白色清水混凝土材质。白色清水混凝土材质呼应了当地建筑外墙纸筋灰。

▼水院,一侧设有咖啡区

22-Zhang-Yan-Cultural-Museum_Horizontal-Design-960x638.jpg

26-Zhang-Yan-Cultural-Museum_Horizontal-Design-960x524.jpg

▼通透的咖啡区

24-Zhang-Yan-Cultural-Museum_Horizontal-Design-960x427.jpg

▼连接休息区的草院

25-Zhang-Yan-Cultural-Museum_Horizontal-Design-960x401.jpg

▼走道连接的休息室、茶室和书房

28-Zhang-Yan-Cultural-Museum_Horizontal-Design-960x631.jpg

29-Zhang-Yan-Cultural-Museum_Horizontal-Design-960x659.jpg

27-Zhang-Yan-Cultural-Museum_Horizontal-Design-1-960x1318.jpg

▼总平面图,site plan ©水平线设计

32-Zhang-Yan-Cultural-Museum_Horizontal-Design-960x679.jpg

▼一层平面图,first floor plan ©水平线设计

33-Zhang-Yan-Cultural-Museum_Horizontal-Design-960x679.jpg

▼二层平面图,second floor plan ©水平线设计

34-Zhang-Yan-Cultural-Museum_Horizontal-Design-960x679.jpg

▼立面图,elevations ©水平线设计

36-Zhang-Yan-Cultural-Museum_Horizontal-Design-960x679.jpg

▼剖面图,sections ©水平线设计

35-Zhang-Yan-Cultural-Museum_Horizontal-Design-960x679.jpg

▼细部,details ©水平线设计

37-Zhang-Yan-Cultural-Museum_Horizontal-Design-960x576.jpg


  • 项目名称:章堰文化馆
  • 建筑/室内/景观设计:水平线设计
  • 公司网站:www.cnhorizontal.com
  • 联系邮箱:press@cnhorizontal.com
  • 项目设计&完成年份:设计时间:08/2017-05/2018
  • 建造时间:06/2018-05/2019
  • 首席创意设计总监:琚宾
  • 主持建筑师:周志敏、何斌
  • 建筑设计团队:张佳、邓树玉、宋文裕、胡曜、黄平、许炜炜
  • 驻场建筑师:张佳
  • 室内设计团队:韦金晶、盛凌翔 、罗钒予、杨奕溪、岑玉华、聂红明、胡凯、吴鸿展,叶苏菲
  • 项目地址:中国 上海
  • 建筑面积:1064.0㎡
  • 摄影:苏圣亮 / 是然建筑摄影
  • 视频:张铎 / 钛洺文化 Timing Picture
  • 当地设计院: 上海江欢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设计院团队:江春、程之春、石怡、李婧、任维维、吴勇、张希、杜刚、朱旻、张航、王臻、吴立、彭建、陈东、王伟、许健
  • 二次机电团队:深圳华埔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灯光顾问:深圳市君仕坦实业有限公司、炜璧祖诺(上海)商贸服务有限公司
  • 展陈单位: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施工方: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幕墙深化及施工单位:上海旭博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老建筑修复咨询单位:上海交通大学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老建筑修复施工单位:中潇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景观施工单位:上海鸿晟建设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 业主方: 中建(上海)新型城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Ai 分析中……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天堂叛徒2020-4-8 19:45:22
照片拍的漂亮,实际现场的情况一般。整个建筑的体块关系处理手法一般,没有细节的把控。从使用功能,比例尺度关系的角度讲,不怎么舒服,尤其是水院里的玻璃盒子。试验品而已。
昀木川2020-4-6 09:27:12
两棵古树依然在原地高耸着,随着天光变幻,年复一年。
浔夢2020-7-9 11:02:16
本帖最后由 浔夢 于 2020-7-9 11:04 编辑

过去有了................现在有了.....................未来呢个人建议再加一个未来...................过去的现在就是未来,,未来的曾经就是过去,,,,,设计就是过去现在未来
曾献样2020-3-30 23:43:45
太美了,美不是重复,是看了很多能记下来成为知识,锻炼观察能力
花了挺长时间去读他的内容
zenith81882020-3-31 08:48:56
对设计充满热爱和激情,相信设计会创造未来
jujian90162020-3-31 10:38:56
谢谢分享,不错!!!
迪啊哈?!2020-3-31 13:59:18
老宅新生  寓意非凡
K_Sir2020-3-31 15:38:14
完美结合,贴近自然
zhanghaony2020-4-2 09:51:07
发布之前检查一下文章是否有误。
zenith81882020-4-3 09:10:31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woco5252020-4-7 09:09:17
新旧交替更新演绎,舒服
下一页
123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