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贵阳, 中国
  • 建筑师:尌林建筑设计事务所
  • 项目年份:2019
  • 摄影师: 赵奕龙
  • 主持建筑师:陈林
  • 项目建筑师:时伟权
  • 配合设计师:董特(万科集团)
  • 设计团队:时伟权、何雨涵、陈伊妮、赵艺炜(实习)、燕伟娟(实习)
  • 资金捐赠: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慈善捐赠:桂馨慈善基金会
  • 项目施工:中关村人居环境工程与材料研究室
  • City:贵阳
  • Country:中国
  • 项目缘起
    博尔赫斯说“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 六月,万科集团董特老师邀请我们事务所携手桂馨基金会组与社会爱心人士为贵州省贵阳市贞丰县两所小学提供公益图书室。为了更细致地了解村小学的情况,我们去到了贵州贞丰县的云盘小学和者相小学,两所小学均地处偏远,学校寄宿的留守儿童人数较多,且图书室原有书籍寥寥无几,室内光线昏暗,为孩子们设计一个好图书室的念头由此而生。学校亦十分重视本次图书室的建造,专门腾出一间教室作为新图书室。
  • 灵感转化
    贵州多为喀斯特地貌,道路曲折,梯田随处可见,弧线上下连贯,极富韵律,我们便从这种在地化的独特地形景观中获取灵感。
  • 图书室净高3.4米,可满足设计中想营造地形高差关系的需求。方案平面空间的前段为层层抬高的台地阶梯空间,利用阶梯状空间丰富了室内尺度。台地的四级高度分别对应两侧书架的尺寸,台地阶梯空间又分山道台阶和梯田阶梯,从左边山道逐级而上,尔后进入梯田阶梯空间,台地关系丰富。
  • 图书馆的后半部分空间分割为山洞空间和通高的峡谷空间,上下分隔,行走其间宛若山中行。高山崖与低矮洞穴相结合,小朋友们可自由穿梭行走,成人则需弯腰通过。通高部分较高,书架也随之而上,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个可移动的木梯,方便小朋友取到高处书籍。
  • 趣味体验
    小朋友喜欢攀爬、走动,喜欢不常规,观察他人,但他们也喜欢包裹的小空间。方案中营造了许多启发型与体验型的小场景,为其提供多种可视性的体验。其中,阅读的梯田台地式阶梯空间,提供了自由阅读的可能性——可坐可卧,可蹲可立。可穿行的山道空间带给小朋友多样的游走体验——山道时上时下,忽左忽右,既分叉又环绕。




  • 最受小朋友喜爱是夹层的洞穴空间,四周书架环绕,攀爬进入,可肆意而坐,自由阅读;半封闭的洞穴空间用一张拉网取代一块楼板,小朋友们无需正襟危坐,可躺在拉网上阅读,还可与下方的小朋友互动。此外,我们在书架中置入了许多小的洞口,可让小朋友自发地进行探索与互动,同时发挥通风采光的作用,将空间的功能性、趣味性和创造性融为一体。
  • 预制化实现
    如何以极其匮乏的专业施工团队和有限的建造周期(为不影响孩子们上课,我们希望能够在节假日完成施工),营建一处图书室?


  • 本案最终选择了工厂化预制的实施方式 ,考虑到工厂预制的方便性与可操作性,图书室的用材皆为300×30mm实木,可对上大多数的模数尺寸,书架、楼板梁、楼梯踏步等构件皆涵盖其中。地台阶梯按照不同高度模数,做成盒子,像搭积木一样几何列序,与书架的尺寸高度相对应,现场安装之后再铺设木地板。
  • 在施工现场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现场五个工人配合驻场设计师,仅用7天时间便实现了图书室的从有到无。这绝非易事,可以说,前期预制化方案的深入和细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 一件大家具
    图书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像是一件大家具,所有零部件预先在工厂加工好,在各个节点安装方式上,我们最终借鉴了家装衣柜的安装方式,现场拼装放入。因其自身便是一个受力结构独立的空间系统,若没有楼板,整个家具可被整体装吊而出。四周的书架与中间的地台连接在一起,模数尺寸相对应,形成整体的家具模数关系。


  • 为何它可以被称之为家具呢?家具是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和移动性,可组装、可拆分、可运输、可生产、可更换。我们的图书室也具备这样的灵活性,没有过于复杂的技术壁垒。同时基于现代建筑模数概念的设计框架使其具备可复制性,这样的建造思路与实施方式,为在条件有限的场所建造图书室提供了参考。
  • 被复合使用的可能性
    图书室的空间除了供小朋友阅读使用外,也希望得到更多利用。两所学校均缺少教师交流教学、内部培训等活动的空间。所以在图书室的设计中,我们就预想了空间被复合使用的可能性。图书室有四分之三的空间呈台地阶梯状,类似于阶梯教室的变体,配备投影仪、音响和电脑,可供小朋友上阅读课、音乐课、视频教育课等,还能举办师生读书会、开展学校小讲座、分享会、教师内部培训会议、学生家长会等。我们给到空间尽量多的可能性,以便让图书室更好地利用起来。
  • 结语
    在图书室授牌时,学校开放了图书室,并上了第一节图书阅读课。我们做了一个小的调查问卷请小朋友们填写。小朋友们的回答,给了我们莫大的感动。
  • 一张张问卷上的回答,是小朋友们的信任和欢喜。对于参与其中的所有人来说,“值得”二字足矣。因为我们知道,我们设计的图书室,会见证更多的孩子们在这里学习、收获和享受知识的快乐。也会见证,少年的他们,一步一步走出图书室,走出大山,走向社会,实现梦想。
  • 小朋友们写的感人问卷
    1、你第一次进入悦读空间是什么时候?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
    10月17日,我的感受是,进入悦读空间后,有一种兴奋的感觉,而且也特别的激动。
    2、这是你第几次进入悦读空间?
    这是我第二次进入悦读空间。
    3、你会喜欢悦读空间吗?为什么?
    会。因为悦读空间给我带来了很多东西,让我们也知道悦读空间给我们带来了知识。这里的每一本书都值得我们尊重。一本书就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来自:六(1)班 赵福珍
    • 项目完工照片 | Finished Photos
    vsszan4119111500341.jpg vsszan4119111500342.jpg vsszan4119111500343.jpg vsszan4119111500344.jpg vsszan4119111500345.jpg vsszan4119111500346.jpg vsszan4119111500347.jpg vsszan4119111500348.jpg vsszan4119111500349.jpg vsszan41191115003410.jpg vsszan41191115003411.jpg vsszan41191115003412.jpg vsszan41191115003413.jpg vsszan41191115003414.jpg vsszan41191115003415.jpg vsszan41191115003416.jpg vsszan41191115003417.jpg vsszan41191115003418.jpg vsszan41191115003419.jpg vsszan41191115003420.jpg vsszan41191115003421.jpg vsszan41191115003422.jpg vsszan41191115003423.jpg vsszan41191115003424.jpg vsszan41191115003425.jpg vsszan41191115003426.jpg vsszan41191115003427.jpg vsszan41191115003428.jpg vsszan41191115003429.jpg vsszan41191115003430.jpg vsszan41191115003431.jpg vsszan41191115003432.jpg vsszan41191115003433.jpg
      • 转载自:Archdaily
      • 设计师:尌林建筑设计事务所
      • 分类:图书馆
      • 语言:简体中文
      • 阅读原文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qq1810882020-10-5 19:55:50
      这个很喜欢,感觉很不错,既有创意,也很全面,谢谢这么详细的分享
      戏子若水2021-1-22 11:40:19
      很有意思的设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