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住宅, 更新项目, 泰安, 中国
  • 建筑师:gad·line+ studio
  • 面积:2216 .0m²
  • 项目年份:2020
  • 摄影师: 章鱼见筑, 潘杰
  • 主持建筑师:孟凡浩
  • 专案设计:陶涛(建筑)、祝骏(室内)、李上阳(景观)
  • 设计团队:胥昊、黄广伟、袁栋、李三见、谢宇庭、郝军、徐天驹、邓皓、张思思、邱丽珉、金剑波、池晓媚
  • 软装设计:杨钧设计事务所
  • 业主:鲁商朴宿(泰安)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 文本:孟凡浩、陶涛、付钰
  • City:泰安
  • Country:中国
  • 场地为典型的坡地村落,植被茂密,一条小河穿过其间,登至村落山顶,可遥望泰山,尽揽壮阔景色。项目启动之初,地块内已经没有村民居住,只留下十二组石屋,以及一些残破的石头墙壁和少量曾被作为猪圈使用的生产用房,有的为近期新建,有的已有多年的历史。
  • 面对多重挑战——如何将存量宅基地及集体建设用地有效利用?如何为贫困村引流,产生经济效益,使其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双线并行的设计策略,一是做针灸式的改造,在保持宅基地边界不变的情况下,以存量建筑的空间激活和原有环境的生态修复为切入点,从而实现旧村落的新生,二是通过建立公共空间来激发可以引流的媒体效应。将场地内现有宅基地改造更新为度假酒店,利用少量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打造一组具备媒体引流效应的公共建筑,兼顾酒店的公共配套。
  • 设计之初面临的矛盾,主要来自以下三个层面:一是“新”功能与“旧”场地。如何在保留原有村落肌理的同时,在内部功能上实现突破,进而满足 “新”的客房需求。二是“新”要求与“旧”施工。设计如何将这些施工因素考虑在内,保证建筑的完成度和设计品质?三是“新”建筑与“旧”传统。在现代建筑文化的语境下,建筑师面对传统建筑的形式语境,应该如何延续整体风格?建筑师面对新的空间需求与材料条件,又应该如何反映当代?
  • 2018年10月,鲁商集团党委书记高洪雷、首席战略官赵衍峰及朴宿文旅创始人马春涛一行专程来浙江考察了我们在杭州、松阳、莫干山等地的一系列乡村项目,并来访我们事务所,邀请我们在山东做一个类似于东梓关影响力的乡村振兴样板项目。高书记人文情怀与决心以及赵总的执行魄力促使我下定决心,与他们一起迎接这次挑战。
  • 东西门村旧建筑所遗留的传统石墙,来自村内石头匠人娴熟的手工技艺,而设计的首要问题,便是如何处理这些石墙。设计前期仔细地测绘了现场留存的石屋和石墙,选择质量比较好的部分进行标注和保留。由于质量问题无法保留的石墙,也将石头堆放保存,再按照原来的位置重建。我们将这些旧的石墙视为“锚固”新建筑的重要依据,这样,新与旧,自然而然地有了一种延续与传承。
  • 我们在设计中将原来毛石墙体的承重作用去除,转化为围护结构,内侧增加了砌块墙体,砌块墙体与毛石之间依次加入保温层、防水层、保护层,以提高新建筑的热工性能,保证新建筑满足现代的使用要求。
    新的建筑则以钢框架的形式植入旧的毛石墙中。仔细考虑了现场的施工条件后,我们选择了建材市场上最常见的工字钢做为主要建材。梁和柱均采用200x200的工字钢,檩条则采用100x14的工字钢,便于现场采购及加工。同时在设计中仔细设计了框架的组合和材料的交接,主体的框架采用刚接,檩条与主体框架采用搭接。
  • 这种框架体系可以根据不同的宅基地,灵活地采用一字型,L型,U型等布局,很好的应对了复杂的宅基地和场地特征。小尺度的框架成了廊,大尺度的框架便成了房间。这种由原型框架生成单体,再生长为整体的方式,与传统聚落的构成方式完全一致。这种框架体系在施工过程中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清晰简单的结构体系不仅节约了造价,同时也让施工人员能够准确的理解设计者的意图,将现场施工犯错的空间控制到最小。
  • 十二个院子的具体策略如下:
    一、二、四号院,场地现存建筑为近期新建的石屋。设计保留了部分毛石墙体,梳理了建筑和场地的关系。一号院有一棵树木,建筑围绕树木形成内庭院。二号院和四号院形成L型的围合院落。


  • 三号院,现存一些体量较小的石头房屋,为以前老民居的仓储生产辅助用房。设计利用现存的毛石体量,在其之间植入了玻璃盒体连接,每一个石头盒体分别承载卫生间、卧室等功能,玻璃盒体则是供儿童玩乐的游戏共享空间。内与外,大与小,实与虚、封闭与开敞在此形成了强烈对比。


  • 五号院,原建筑共有两部分,南北平行布置。南边部分为长条形农民新建石屋,长度过长,造型呆板,与地形结合生硬。我们将旧的体量打断,分为两部分。西侧保留一字型布局,形成两间客房。东侧则结合地形置入竖向体量,在底层区域建立服务于客房的公共空间,并依据高差走势在内部设置大台阶,使得室内空间层次丰富、功能多变。原建筑北侧是旧民居,旧建筑为L型布局,我们的设计保留了这种空间格局,形成L型的庭院。


  • 六号院原为近年新建的建筑。此处位置临近上山的主要道路,功能定义为民宿的会议聚会空间。考虑到功能的差异性,也希望在形势策略上跳出传统坡屋顶,以金属铝板为材料,以“折叠”作为设计概念,墙、屋面和栏板整体连续,并与化解场地高差的台阶融合,整个建筑表皮呈现出轻薄的折纸效果,再加上角部完全打开的结构形体,更加消解了建筑的重量感。以一种异质的姿态与厚重的客房建筑形成对比。


  • 七、八、九号院,原始建筑均为围合布局的老民居。新建筑顺应旧的建筑肌理及空间形态,做三面围合,在原有空间逻辑上增减体量,形成室内外融合、高差变化的院落空间。其中八号院基地上的古树被完整保留,建筑框架则灵活地围绕其在四周展开,退让之间形成庇护于树荫下的外部庭院及功能整合的内部空间。


  • 十号院,原为新建的L型布局建筑。设计则顺应原空间格局,采用与五号院相同的L型围合庭院,沿地势创造拾级而上的入口关系,形成高于坡面的室外平台,不受任何视线遮挡,直接与远山对话。


  • 十一号院,原建筑为近年新建的建筑,南北两条布局,前后有三米的高差。设计顺应了原建筑的空间布局,调解了前后建筑的视线高差。局部的屋顶增大,增加了共享的公共灰空间及屋顶平台,增加了空间的丰富度。


  • 十二号院位于整个场地的最西侧,考虑其相对比较独立的地理位置,我们将其定位为民宿最高端的独栋客房。场地现存建筑为旧民居,已经破败不堪。新建筑保留了老建筑的毛石墙,植入二层的钢结构双坡屋顶体量。坡屋面简化了做法,大量采用平板水泥瓦,同时但采用现代材料和工艺做法进行诠释。屋顶瓦与檐口的交接采用金属收口,提升设计的精致感,也减少各种瓦屋面装饰配件,降低成本。


  • 建筑主要采用的简洁玻璃界面与粗粝的毛石墙形成对比,屋檐及层间用精致的铝型材收边。再加上屋檐下暖色的竹木墙板,试图营造质朴而不失精致的当代乡村新审美。最终,有别于其它院子以石头质感锚固于大地的稳重,十二号院子以轻盈的姿态在二层悬挑出了大面积的L型转角灰空间,与环境中的原始树木相融合,使来访者可直接与自然对话。

    • 项目完工照片 | Finished Photos
    vsszan9650111823411.jpg vsszan9650111823412.jpg vsszan9650111823413.jpg vsszan9650111823414.jpg vsszan9650111823415.jpg vsszan9650111823416.jpg vsszan9650111823417.jpg vsszan9650111823418.jpg vsszan9650111823419.jpg vsszan96501118234110.jpg vsszan96501118234111.jpg vsszan96501118234112.jpg vsszan96501118234113.jpg vsszan96501118234114.jpg vsszan96501118234115.jpg vsszan96501118234116.jpg vsszan96501118234117.jpg vsszan96501118234118.jpg vsszan96501118234119.jpg vsszan96501118234120.jpg vsszan96501118234121.jpg vsszan96501118234122.jpg vsszan96501118234123.jpg vsszan96501118234124.jpg vsszan96501118234125.jpg vsszan96501118234126.jpg vsszan96501118234127.jpg vsszan96501118234128.jpg vsszan96501118234129.jpg vsszan96501118234130.jpg vsszan96501118234131.jpg vsszan96501118234132.jpg vsszan96501118234133.jpg vsszan96501118234134.jpg vsszan96501118234135.jpg vsszan96501118234136.jpg vsszan96501118234137.jpg vsszan96501118234138.jpg vsszan96501118234139.jpg vsszan96501118234140.jpg vsszan96501118234141.jpg vsszan96501118234142.jpg vsszan96501118234143.jpg vsszan96501118234144.jpg vsszan96501118234145.jpg vsszan96501118234146.jpg vsszan96501118234147.jpg vsszan96501118234148.jpg vsszan96501118234149.jpg vsszan96501118234150.jpg vsszan96501118234151.jpg vsszan96501118234152.jpg vsszan96501118234153.jpg vsszan96501118234154.jpg vsszan96501118234155.jpg vsszan96501118234156.jpg vsszan96501118234157.jpg vsszan96501118234158.jpg vsszan96501118234159.jpg vsszan96501118234160.jpg vsszan96501118234161.jpg vsszan96501118234162.jpg vsszan96501118234163.jpg vsszan96501118234164.jpg vsszan96501118234165.jpg vsszan96501118234166.jpg vsszan96501118234167.jpg vsszan96501118234168.jpg vsszan96501118234169.jpg
      • 转载自:Archdaily
      • 设计师:gad·line+ studio
      • 分类:独立住宅
      • 语言:简体中文
      • 阅读原文
      Ai 分析中……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大广通2021-2-2 11:42:37
      感谢楼主辛苦的整理和热心的分享,一如既往的喜欢.
      卡珀92622022-9-14 14:41:51

      哈哈哈,首先感谢楼主辛苦的整理和热心的分享;也感谢评论里的复制评论逗笑了我~我以前看帖基本不回帖,后来我发现,这样不但会花掉我的金币,而且不厚道。于是我把这段文字保存在记事本里,每看一个帖子,就复制上去,以表达我对楼主的谢意,把帖子顶起来,顺便帮自己挣点金钱。学习中,谢谢
      magicluo8310052022-4-25 14:03:21
      哈哈哈,首先感谢楼主辛苦的整理和热心的分享;也感谢评论里的复制评论逗笑了我~我以前看帖基本不回帖,后来我发现,这样不但会花掉我的金币,而且不厚道。于是我把这段文字保存在记事本里,每看一个帖子,就复制上去,以表达我对楼主的谢意,把帖子顶起来,顺便帮自己挣点金钱。学习中,谢谢
      晓生i2021-1-13 10:41:06
      哈哈哈,首先感谢楼主辛苦的整理和热心的分享;也感谢评论里的复制评论逗笑了我~我以前看帖基本不回帖,后来我发现,这样不但会花掉我的金币,而且不厚道。于是我把这段文字保存在记事本里,每看一个帖子,就复制上去,以表达我对楼主的谢意,把帖子顶起来,顺便帮自己挣点金钱。学习中,谢谢
      houyunfei2021-6-17 09:55:53
      我以前看帖基本不回帖,后来我发现,这样不但会花掉我的金币,而且不厚道。于是我把这段文字保存在记事本里,每看一个帖子,就复制上去,以表达我对楼主的谢意,把帖子顶起来,顺便帮自己挣点金钱。学习中,谢谢
      jjooan2021-1-12 07:44:38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66666666666
      11897872021-1-12 07:48:03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头像被屏蔽
      adarkhorse2021-1-12 08:58: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220549632021-1-12 10:47:31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wx_设计师_qVe6e2021-1-12 11:08:14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sinoliner6022021-1-12 12:09:00
      设计的真心不错,很值得学习
      艺能2021-1-12 16:23:50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jiejieniuniu02021-1-12 16:48:32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下一页
      1234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