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分析中……

序赞Ai时刻等待着你的命令!~

与Ai对话形式持续执行相关Ai智能体任务。

添香2010-12-18 11:17:05
041 广州怀圣寺光塔
41.JPG
怀圣寺是我国沿海三大清真古寺之一,位于广州古代阿拉伯商人聚居的“番坊”内。因寺中尚存唐代的光塔,该寺原名为光塔寺。光塔又称邦克塔。因塔身光圆,又夜间塔顶燃灯为船舶引航,故习称光塔。光塔高36.3米,由青砖所砌,外表以观壳灰抹面,富有伊斯三教建筑特色。其建筑形式在国内也是仅存的孤例。光塔造型浑厚,质朴无华,犹如巨笔,直插天际。
042 喀什艾提戈尔清真寺大门
42.JPG
喀什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的座历史文化名城。艾提戈尔清真寺是该城的一座重要礼拜寺,自明代起逐渐发展成为主疆最大的一座清真寺院,可同时容纳万余人礼拜。该寺的大门形式独特,全部用砖砌筑,与两侧体量不的尖塔及墙体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虽不同于内地其他寺院大门的对称手法,却也十分协调均衡。门厅的上部覆盖着 一个半球形穹窿顶,顶中间竖立着色彩丰富而俏丽的小尖塔,使建筑体量更显得饱满。整个大门色调明艳,与环境形成强烈对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043 新疆和田加卖礼拜寺大门
43.JPG
和田是新疆南疆的大城市之一,素以和田玉知名。和田加卖礼拜寺的大门面向南方,作尖拱形,顶部建塔楼。装饰精美,整体效果强烈。

044 喀什阿巴伙加玛札大门
44.JPG
俗称“香妃墓”,是一组庞大的群体建筑,包括4座礼拜寺。该大门装饰蓝白面砖,厚实而高大的体量显得十分壮观。
添香2010-12-18 11:18:45
045 霍城吐虎鲁克贴木儿玛札
45.JPG
玛札在维吾尔语印是墓祠的意思,吐虎鲁克贴木儿是第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汗,是成吉思汗的七世孙。吐虎鲁克贴木儿玛札是新疆现存的早期伊斯兰教的墓祠建筑,外形庄重雄伟,外表面装饰有紫、蓝、绿、褐及白等彩色琉璃花砖,图案丰富多彩,是典型的中亚风格建筑。

046 青铜峡市一百零八塔(百八塔)
46.JPG
塔群位于宁夏青铜峡峡口黄河西岸的一个坡地上,是我国保存完好、布局特殊的古代塔群,约建于元代。百八塔自上而下按1,3,5,7 ……19等奇数排列,组成一个三角形塔群,共108座。最大的塔位于最高处,体量也最大,实心砌筑。外涂白灰,塔身正面开一券龛,下为八角形星座,上承覆钵形塔身。其余的塔式样相差无几,从而形成一种雄伟壮观的整体气势。

047 镇江金山慈寿塔
47.JPG
此塔位于江苏省镇江市西北的金山西麓,是江天弹寺(俗称金山寺)的寺塔,高37米,共七层,平面为八角形。建于清代光绪年间,为一可登高远眺的木塔。江天禅寺是我国著名的佛教禅宗寺院,始建于距今1600年的东晋时期, 规模宏大。因金山体量较小,所以有“寺裹山”的奇特风貌。此外,金山寺还有许多民间传说和文物闻名于世。如《白蛇传》中水漫金山,宋代苏东坡与名僧佛印在此吟咏,韩世忠、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等等。

048 西宁东关清真大寺
48.JPG
该寺为青海省最大的伊斯兰教寺院。
添香2010-12-18 11:22:54
049 布达拉宫
49.JPG
西藏拉萨市西北红山上的布达拉宫是宫堡式建筑群。公元7世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唐联姻,为迎娶文成公主,“乃为公主筑一城以夸后世。遂立宫室以居”。此后历代经修复、扩建至今曰规模。建筑依山叠砌,腕蜒至山顶。宫 体主楼垒积十三层。红宫居中,左右两边是白宫。宫内长廊交错,雕花梁柱林立。

050 泉州开元寺双塔
50.JPG
开元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初名莲花寺,以后屡毁屡建。寺中的东西双塔为宋代遗构,建造的时间彼此相差十余年,两者的规制基本相同,均为八角五层仿木楼阁式石塔,其中镇国塔(东塔)高48.24米,仁寿塔(西塔)高44.06米。两座塔的基座、梁枋,以及各种门亮、各部位的图案、装饰,均为花岗岩精雕细凿而成,是我国宋代石构建筑中的精品,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51 故宫鸟瞰
                                                                     
51.JPG


052 太和殿
52.JPG
北京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共有24个皇帝居此而统治全中国,始建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年—1420年),是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 筑群。故宫外绕52米宽的护城河,与宫墙一起组成一道森严的防卫屏障。宫内的布局严格按照轴线对称手法,由南向北,沿中轴线将皇宫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后寝、御花园三大部分。外朝是皇帝行使权力的场所。其中的三大殿之首的太和殿,不仅是宫内最大的单体建筑,也是封建社会等级最高的建筑。后寝及御花园又称为内廷,是皇帝及嫔妃们的起居、游乐之处。
添香2010-12-18 11:24:25
053 中和殿
53.JPG
054 保和殿
54.JPG
055 午门
55.JPG
056 故宫角楼
56.JPG
添香2010-12-18 11:26:01
057 故宫养心门
57.JPG
058 琼岛白塔、碧照楼、远帆阁与景山万春亭
58.JPG
琼岛又称琼华岛,是金、元、明、清历代帝王的御苑——北海的中心,自金大定十九年(1179年)在岛上建大宁宫起,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蓝天、白塔、红墙、绿瓦、翠柳和清风,组成一支美妙的园林交响曲。

059 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
59.JPG
长约26米,高约7米,全部用琉璃砌成,两面壁面镶砌预先烧制好的九条龙,衬以云水,色泽艳丽,形态生动,拼接准确,是一件极为珍贵的高级工艺美术作品,代表清乾隆盛期雕塑和琉璃工艺的最高水平。

060 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细部
60.JPG

添香2010-12-18 11:27:30
061 北京妙应寺白塔
61.JPG
建于元代的妙应寺白塔,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喇嘛塔建筑,距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全塔总高50.86米,坐落在一个T字形高台上,通饰白色,塔顶则为金色,金白对衬,显得圣洁而崇高。塔体比例匀称,造型古朴,气势雄壮。有 诗颂此塔:“谁建浮图礼大干,灵光遥身白云莲……”该塔是当时尼泊尔王国著名的匠师阿尼哥所督建。

062 北京天坛皇穹宇全景
62.JPG
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和祈祷丰年的地方.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祈年殿是其主体建筑,光绪十五年曾被焚于雷火,次年遵循旧制重建。祈年殿位于三层汉白玉栏杆围合而成的基座上,整体造型单纯简练、庄重典雅,不仅含义车宣,而且极具纪念性,是我国优秀古建筑的典范。

063 北京天坛圜丘
63.JPG
064 北京天坛祈年殿
64.JPG
添香2010-12-18 11:29:28
065 颐和园佛香阁
65.JPG
颐和园是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不仅有绿荫覆盖的万寿山,而且有碧波荡漾的昆明湖,而点缀其间的各类殿、堂、楼、台、桥、榭、廊、舫等,则更为这湖光山色凭添风采。佛香阁是颐和园万寿山的主体建筑,位于山麓正中的高台之上,平面为八角形,重檐攒尖顶,体量庞大,体态敦厚,与起伏不大的山形十分协调;同时,又打破了山体的轮廓,统领其前后左右的其他建筑,构成一组气势雄浑的建筑群,成为全园的景观中心。

066 颐和国多宝琉璃塔
66.JPG
067 颐和园镜桥
67.JPG
068 颐和园谐趣园
68.JPG
这是一组著名的园中之园,始建时以无锡寄畅园为蓝本,以水面为中心,以水景为主景,厅堂楼轩亭榭,环列于池东、南、西三面,并以曲廊串联,间植垂柳修竹,池北叠山,作成跌落的“玉琴峡”,引活水入峡,丁冬有声,使此地成为一绝景妙处。
添香2010-12-18 11:31:10
069 颐和国玉带桥
69.JPG
位于北京颐和园昆明湖长堤之上,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蛋尖形桥拱特别高耸,好似玉带,栏板雕刻精美,使整座桥显得格外富丽堂皇。

070 大正觉寺金刚宝座塔
70.JPG
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金刚宝座塔,其原型是印度人为纪念佛诅释迦牟尼成佛而建的五塔佛陀伽耶大塔。此塔虽仿自印度,但在风格上已融入了中国传统艺术特点。该塔由宝座和石塔两部分组成。外表雕刻精美,题材丰富,有金刚界五部部主的座骑,有天玉、罗汉、菩萨、佛等等。佛教传说须弥山上有五座U峰,是诸神聚居处。此处金刚宝座的台座象征须弥山,而五座小塔则象征须弥山上的五峰。
071 北京园子监琉璃牌坊
71.JPG

072 北京国子监前跨街牌坊
72.JPG
国子监始建于元代,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重修扩建,是元、明、清三朝的最高学府。国子监的 东面是文庙,两家所在的街上建有四道跨街的牌楼,署榜“国子监”。 漫步街上可领略到旧北京朱坊重叠、青槐夹道的街景。
添香2010-12-18 11:32:52
073 北京钟楼
73.JPG
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城市的报时台。通高33米,楼顶四周有汉白玉石栏。楼内正中有八角形木框架一座,下悬高大铜钟一口,两边各吊有2米长的圆木一根,用来撞钟。

074 北京德胜门箭楼
74.JPG
德胜门原为明、清两代北京城九门之一,由城楼、箭楼和瓮城组成。箭楼建于明代(1439年),楼高19.3米,正楼七间,正楼前面开有三座大门,通向城台顶上。

075 北京鼓楼
75.JPG
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重建,是城市的报时台。通高45.7米,下面城台是无梁式砖石结构,第二层楼为木结构,内有36根大柱,墙外有走廊供游人俯视景色;第三层是暗层。八国联军侵入北京,鼓楼文物被破坏。

076 清东陵石桥
76.JPG
位于河北省遵化县,采用汉白玉作建桥材料,造型舒展流畅,石雕精美无比。
添香2010-12-18 11:34:35
077 北京慈寿寺永安塔
77.JPG
慈寿寺于1576年由明代神宗 母李太后出资兴建。该寺约毁于清代后期,现只存这座十三层八角密植的永安万寿塔。塔身有四正门,上面都有很精细的砖雕;塔身以上 是重叠十三层的塔檐,塔顶用葫芦结顶。它是北京地区最大、最精巧的明塔之一。

078 北京房山县云居寺北塔
78.JPG
北塔在云居寺北侧,又名舍利塔或红塔。塔全部用砖砌造,建在方形台基上。塔的下面两层是平面 八角形,上面有半球形覆钵,再上面砌出九层相轮和天盖,呈圆锥形,最上面加宝珠。从塔形和细部雕刻看,是辽代所建。

079 北京天宁寺塔
79.JPG
天宁寺塔是北京地区现存建造年代最早的古代建筑,原来的天宁寺已毁,唯留此建于辽代的密檐式实心砖塔。此塔平面八角形,高57.8米,飞檐十三层,立于方形平台上。天宁寺塔依层高渐次内收,轮廓呈梭形,造型极为丰满,不仅总体外观具有一种雄伟豪壮的气质,而且细部处理亦颇为华丽细美,是现存辽代古建筑中的精品。

080 北京昌平县银山大延圣寺元代墓塔
80.JPG
自唐代僧人邓隐峰在银山隐居以来,历代多在此建寺。大延圣寺建于1125年,寺现已被毁,只存一组墓塔,共七座。其中一座五层密檐,塔身每面均内凹,是元代墓塔。
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