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切尔诺贝利之旅展览
- 设计:balbek bureau \ Slava Balbek, Vitalina Hoshovska, Anastasiia Partyka, Sofia Hupalovska, Sasha Martyniuk, Alyona Tryhub, Anastasiia Vinidiktova, Liuba Myronchuk, Anastasiia Romaniv
- 产品设计:Serhii Havrylov, Alina Vovkotrub
- 采购经理:Daryna Ihnatieva
- 项目经理:Tetiana Romas, Anton Lebediev
项目面积:1900平方米 - 项目面积:1900平方米
- 年份:2021
- 地点:乌克兰基辅
- 摄影: Maryan Beresh
ABOUT | LOCATION | CHORNOBYL TOUR | CONCEPT | PROCESS | DESIGN TASK | DESIGN CHALLENGE | EXHIBITION SPACE | TEAM
标清240普清360Vz2高清720Vip超清1080Vip字幕无马上解锁
'切尔诺贝利。 Journey' 是一个多媒体展览,旨在纪念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灾难 35 周年。 该项目的目标是对切尔诺贝利悲剧形成一个新的视角:帮助人们重新评估历史并引发关于禁区未来的讨论。 组织者渴望以现代方式讲述切尔诺贝利的故事,并使用 VR 等沉浸式技术将观众带入事件的中心。
地点
展览位于乌克兰国家综合体展览中心的主馆内。 它是一座建于 1950 年代的纪念性建筑,顶部是带有 25 米尖顶的圆顶。 这座建筑的盛况强调了切尔诺贝利悲剧的重要性。 在这里,形式和意义交织在一起。
切尔诺贝利之旅
在我们收到项目并评估其挑战后,我们参观了禁区以吸收当地的氛围。 亲眼看到受辐射影响的地方使我们能够深思熟虑地处理该项目,并防止我们做出琐碎的决定。
概念
为了达到逐渐沉浸的效果,展览的结构围绕着文学叙事的原则进行设计:随着故事情节的进展,高潮和结局。决定将入口置于偏离中心的位置:这允许 将参观者直接引导到展览的开始,并传达内容的逻辑。 相反,展馆的中央入口被用作出口。
在“灾难”区域,我们故意复杂化了游客的运动,创造了一个不容易绕过这个街区的迷宫。 这个元素是对切尔诺贝利悲剧对许多人来说必须经历的艰辛旅程的隐喻。情感强烈的街区位于没有窗户的区域,而“原子”和“自然”等教育街区则被放置在充满自然光的区域 . 作为旅程的结局的“森林”被放置在中央圆顶大厅中。
过程
我们渴望将我们的设计尽可能地与展馆的形状和体积相结合。 Expocentre 的管理人员为此提供了帮助,为我们重新粉刷墙壁和拆除上次展览留下的临时金属结构开了绿灯。
接待处后面有一个标准的门口,通向展览空间。 我们建议完全拆除它,而是安装了一个石膏板墙,它穿过门口。 该解决方案帮助引导参观者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将他们直接带入展览开始的主厅。
在展台的设计和安装阶段,需要为交互元素提供充足的空间:触摸框、平板电脑、VR眼镜。 展览的移动部分,稍后将被运送到其他地点,由中密度纤维板制成,而其余结构则由石膏板制成。
照明概念是由 Alight 根据我们的要求开发的。 例如,“灾难”区域被提议充满戏剧性的红色照明。
设计任务
我们的团队负责设计展览空间。 重要的是要连贯地规划参观者的路线,帮助他们反思历史事件并完全沉浸在时代氛围中。 目标是根据展览的概念块对展馆进行分区:从关注 1986 年事件的信息块开始,以“森林”结束——一个有活植物的区域,象征着排除的转变 区进入复兴区。
为了有效利用空间,我们对展馆进行了分析,仔细测量并拍摄了该区域,然后构建了 3D 模型。 这有助于我们确定自然光的来源,形成构图中心并与空间的体积正确交互。另一个重要目标是使空间具有包容性:所有区域都必须可供残疾人士使用。
设计挑战
该项目的主要挑战是其严格的时间表。 我们有五个星期的时间来分析空间、设计概念然后构建它。 这促使我们寻找可以迅速实施的解决方案。 这个过程的复杂之处在于,设计阶段与最终文物和展品清单的协调同时进行。
建筑地标的地位决定了技术限制。 由于建筑无法安装在墙上或固定在地板上,我们必须提前计划如何设计具有最大稳定性的独立建筑。 展览结束后,部分展览计划搬迁,这意味着一些元素必须是可移动的。
考虑到检疫规定,看台的间距必须允许保持社交距离。
展览空间
展览将七个叙事块结合起来:“1986”、“灾难”、“普罗米修斯”、“原子”、“人”、“自然”和“今天,明天”。
第一个街区——“1986”——是对当时乌克兰和世界事件的一次游览。
接下来,我们看到“灾难”街区,专门用于纪念普里皮亚季市和切尔诺贝利灾难。 决定将这个区域和中央大厅之间的通道堵住,只留下一扇小窗,可以俯瞰活生生的森林,仿佛在展望未来。
在街区的尽头,矗立着一个 6 米高的雕塑“普罗米修斯”模型——普里皮亚季的象征。 由设计师 Sergii Holtvyansky 设计的风格化轮廓由泡沫塑料制成,图像印在 PVC 上。
当我们经过“普罗米修斯”并穿过屏幕时,我们发现自己身处一个有大窗户的空间。 遮光区和自然光区之间的过渡传达了即使在悲剧发生后生活仍在继续的感觉。 教育板块由两部分组成:“原子”谈论原子能,“自然”——关于切尔诺贝利自然保护区。
在大厅的中央,我们看到一座木制的“房子”。 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展览,讲述了那些被灾难改变了生活的人们的故事:它记录了清算人及其亲属、车站工作人员、被迫离开家园的人以及出生在这一年的人的故事。 悲剧。 我们希望观众下意识地吸收房子的意象,但尽量不要让它变得平淡无味,而且太在鼻子上。 我们选择了一种非标准配置和切割屋顶的设计,象征着受灾家庭生活中的裂痕。
“房子”有两个私人房间,游客可以在那里分享自己关于切尔诺贝利悲剧的故事。
另一个屏风后面是一个带木凳的大厅,在那里举行讲座和电影放映。 圆顶天花板让人联想到反应堆盖,上面有切尔诺贝利区标志的投影,该标志旨在逐渐消失。 为了在该区域实现最大程度的黑暗,我们使用了遮光窗帘。
“今天,明天”板块引发了关于切尔诺贝利未来的讨论。 展览以平克·弗洛伊德 (Pink Floyd) 的“Marooned”音乐视频的投影来总结。
展览以“森林”结束——即使在灾难之后也重生的自然象征。 我们团队的任务是设计绿色区域,使其成为人们想要铭刻在他们记忆中的地方。
装有树木的花盆被隐藏在金属框架下,并为苔藓建造了一个假地板。
森林中间矗立着一座桥,您可以穿过这座桥,完全沉浸在自然保护区的氛围中。 圆形长椅被放置在树下,让游客可以休息并思考所经历的旅程。
“切尔诺贝利”项目。 由通信机构 Gres Todorchuk 领导的“旅程”的概念和实现,成为巴尔贝克局的第一次场景设计体验。 我们的团队很高兴参与一种新的形式,并有机会将我们的经验和创造潜力引入这个激动人心的项目中。
加入一个由志同道合的人组成的庞大团队对我们来说很有价值:策展人、内容创作者、历史学家、科学家——他们都付出了难以置信的努力,与广大观众分享他们对切尔诺贝利灾难的看法。 我们有幸实施了我们的第一个政府委托项目,加入了一项有助于重新评估乌克兰历史的倡议。
团队
- 转载自:behance
- 作者:slava balbek
- 语言:英语
- 编辑:序赞网
-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