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Preface
纯净、通透、微妙
先有茶,随后触发一切精微在这个连“浪漫”都直来直去横冲直撞的时代中茶室像是某种暧昧的表达避开明确的边界 甩开俗世的牵绊剔除速战速决的时间
人们在当代的观念与审美中流连着东方式的冷静与节制感我们所需要面对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将原本充满商业气息的展示空间营造为都市人逃遁都市生活的茶室创造一种安宁的“非城市”体验
△ 建筑外观
以水为引 / 借水而及
从门厅的岩间潺潺流水开始,体验的基调变得安静。循着弥散的茶香、琴音,岩壁上开凿的肌理交错并置,石的斑驳穿越时间裂隙,和鸣成曲。
- 简化的叠石、筑山、理水概念将“空”隐逸于石林水泽之中。
- 随行进轴线展现的是隐逸都市的茶室场景,整个空间是徐徐展开的状态,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延伸至材料层面。
水,解身体之需,茶,冶心灵之渴。《茶疏》有云:“精茗蕴香,借水而及,无水不可论茶也”。
△ 前厅
目遇成色 / 耳得为声
中国美学的微意所在,就是表面无论如何热闹,本质依然崇尚自然恬淡。
△龙舟设计线稿
- 在下沉的洽谈区,视线自然降低,自顶面笼罩的木构宛若茶亭。
- 取自清溪当地传统竞渡的龙舟凝固成一种想象,品茶之“静”相较于龙舟之“动”,如涟漪之于水,激发着心灵和身体的感知。
- 人群之中,自由主义意兴阑珊,多是泛泛的交谈。茶为人们打开了一个“唯心”的窗口,心外无物,言浅意真。
- 作为端景的各色茶具展示在洽谈区两侧,日用即道,形而上悟道。虽是先有茶再有茶器,但茶器却反过来升华了茶。
△下沉式卡座区时间一往无前,人与人的关系,在无数有茶的片刻被赋予特殊的含义。
茶不移本 / 植必子生
- 茶砖,一种古老的制茶形式;拼贴,一种现代的艺术呈现。
- 尽管今天我们对整个世界的理解和观看变得非常碎片化,但依然可以在细微的颜色、纹理的变化中体味茶之“九难”,由此发现,茶有如此精微却广阔的道场。
在洽谈区,展示陈列着丰富的茶种,个中自有滋味。当下所处的时代,“茶”或许早已跳脱出我们对"饮茶"这件事本身的认知和理解,更多时候,它是一种隐喻似的存在。
正如布置茶席,造境,才是造景的终极目标。一个我们可以轻松投射自身的场所,比那些习以为常的景象更迷人。
△VIP室诗人透过茶汤,看到人间沧桑;商人通过茶的调味,打造现象级的流行饮品。
一个展厅,是城市文化的制造者和传播者,怎样思考、表达、介入,通过空间体验感提升场所价值?或许精致、细腻、凝练、震撼都不是要义。
△水吧区需余韵无穷。
正如一杯好茶,专注平静,荦荦大端。
△平面图
- 项目名称:保利清溪堂悦花园营销中心
- 设计单位:广州共生形态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设计内容:室内设计、软装设计及工程
- 设计总监:彭征
- 设计管理:范捷
- 主案设计:覃方杰、黄文秀
- 参与设计:伍永濠、李海乐、邝燕喜
- 深化设计:朱国光、莫伟和、张娴
- 项目后期:李永华、朱云锋、朱文烽
- 项目业主:保利湾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业主代表:邱武钊、云玲娟、甘力、仇潇莹
- 项目地点:广东东莞
- 设计时间:2021.05
- 竣工时间:2021.11
- 设计面积:750.0㎡
共生形态
彭 征
共生形态(C&C DESIGN)创始人、设计总监
- 广州共生形态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公司的核心团队由知名设计师彭征先生以及一百多名优秀职业设计师组成,设计业务涵盖酒店、商业、地产、办公等领域,为客户提供建筑、室内以及软装陈设的一体化设计服务。“共生形态”屡获国际设计大奖,包括2017年德国iF设计(室内建筑类别)唯一金质奖、连续四年蝉联美国室内设计杂志Best of Year Awards金奖、德国红点设计大奖、香港亚太室内设计金奖。
- “共生形态”是一个正在成长和壮大中的设计团队,我们的名字就决定了我们的包容性,同时,我们也感兴趣“共生形态”这一词组的所有内涵。在当今发展中的中国,大规模、巨量、高速的建设状态鼓励社会性的设计实践,对于设计师来说,拥有的机会不但是设计一件作品去影响和改变生活,更是致力于当代中国面貌的成形过程,这是对“共生形态”设计团队,对中国的类似工作的最终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