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szan40762171716071.jpg 设计的样貌和姿态有很多种,在这个鼓励跳出舒适圈的创意世代,我们或多或少都期待别於往常的创作形式产生。而一直以来,「怀特设计」总监林志隆持续以他的「白派哲学」,引领不同的室内风潮;多变的作品风格,满足了渴望独特性的使用者,更让我们看见框架之外的天地,是如此迷人而深受启发。 这回,趁着拜访他全新设计基地(怀特 4.0 办公室)的机会,我们来聊一聊关於设计中的变与不变,同时也分享他不设限的生活态度和斜杠产业经验。 vsszan40762171716072.jpg J:你的作品之於很多设计公司,如同逆向往回投的快速直球,完全不在逻辑理解内,对他们会产生满大的冲击。 林志隆(以下简称隆):其实做设计的当下,我并没有觉得自己能带起什麽风潮。不过从厨师转到空间设计的跨领域背景,确实让我的自由度很高,没有太多既定的包袱限制。 之前有设计师朋友跟我说过,他觉得我每个案子会带出一种新的思维或做法,至少是目前没人做的,颠覆他们原本相对只能中规中矩的想像(虽然他这样形容有点夸张)。 有时候本科系的设计师,反而容易被局限在学校习得的框架内,线条就是要笔直才是完整的设计,材质切割的比例方法,也有应当的模式。但对我来说,同样是画直线,就算线条走到一半不小心抖了一下变闪电形,再继续走直线,那也没关系。 vsszan40762171716073.jpg J:那你怎麽拿捏「变」的程度,让作品独特之余,大众还是感受得到这是你的设计? 隆:我们最近的风格其实也跟以往呈现不大一样。我希望能持续提升整体的质感,再沈稳隽永一点,所以试着「收敛」,逐渐把太外放的东西修饰得内敛一些。但是想要给客人的创意还是保留,只是把复杂的想法改用另一种方式转译,在基本的外壳下,试图添加有话题的事物。 vsszan40762171716074.jpg vsszan40762171716075.jpg vsszan40762171716076.jpg 隆:想像一下,如果这间办公室没有光膜的洞,也没有纸屏风和壁面磁砖的交织纹理,是不是就会显得普通?平钉的天花板绝对是我以前不会做的,现在我在平铺直述里加入光膜的亮点,而半实验性意味的纸屏风亦然,整体呈现出来就是我想表达的「转换」。 vsszan40762171716077.jpg J:不断追求作品变化的人,我觉得内心其实对某些东西会特别坚持。对你来说始终不变的是什麽? 隆:内心的初衷吧,对设计的初衷还有做设计的热情。这一定不会变啊!如果说这件事情会变的话,我早就去卖咸酥鸡了~ vsszan40762171716078.jpg J:在极高的设计自由度之下,你认为哪些东⻄还是需要被规范? 隆:颜色会是一种,我尽可能让单件案子控制在4个颜色左右。再来越特别的东西越需要被铺陈,所以「故事性」这件事对我们案子也很重要。 就像看电影一样,从头到尾看完,知道来龙去脉的话,你就能理解人物角色为什麽有那些情绪行为,但若从中间开始看,容易看不懂剧情在讲什麽。所以如果案子有些特点,我们势必会赋予故事去支撑想要做的事情,让客户知道为什麽这样做,进而达成共识。 vsszan40762171716079.jpg 隆:我会先把事情内容想清楚,譬如最近我们在做宠物兔子相关的商空,那麽跟兔子有关的会有哪些东西?再将提出的点子转为设计想法和概念主题,串连在一起,就能创建完整的架构与清晰的脉络。 之前也有个三代同堂 的案子,我们即从传承的意义,延续到圆桌、吃饭的习惯,家族意象,接续引导出一篇属於这个家的故事。这能让屋主很有感觉,提案也相对会顺利许多。 vsszan407621717160710.jpg vsszan407621717160711.jpg J:延续这个话题,你会如何训练自己说故事的能力? 隆:做设计师都要有基本论述的能力。以前的我并没有论述能力,也是透过一半自我训练,一半因外界的演讲邀约,而被迫训练的方式来改变自己。初期我都是用回溯的方式回想,当时为什麽这个案子会这样编排,跟屋主的职业背景有没有关系?把所有线索从回忆里ㄧㄧ挖掘出来。 不讳言,我一开始做很多作品都没有故事性,纯粹觉得好看,材料很美,我就用在案子上。只是当你用心推敲,很多东西也不尽然单纯为了追求美,依旧存在着个人的思考脉络和操作想法。很多东西是形随机能,可能原本并没有想那样做,而是为了解决问题所延伸出来的形态。(爆雷一下,我下一篇部落格文《那些设计解决的小事》就是谈论这方面的主题) vsszan407621717160712.jpg vsszan407621717160713.jpg J:我跟你个性有个地方蛮像的,很多变也很斜杠,所以我一直很欣赏你。手边不只有你当年设计的灯具,之前热卖的限量单椅也放在我们公司,那张徕卡满喜欢的! 隆:斜杠其实就乱花钱,你不觉得吗? 我们原本做空间,後来设计灯具,又做了椅子桌子,现在还转型做家俱店,那个过程就是不断尝试,想尽各种办法来达成心愿。单椅每一张打样费用都是万元起跳,我们光打样就打了四次,如果没有事先想好要怎麽销售,其实就是个无底洞。 後来计画停摆了两年,我突然觉得不行,都已经花了如此多的时间跟心力做这件事,这样对待我们自己设计出来的产品,态度好像有点不对。应该要找个机会让更多人看到,甚至拥有这张单椅,才又开始动起来。 vsszan407621717160714.jpg 隆:最後找到一间佛心的工厂,只要 20 张就愿意帮我们开模制作,我想在脸书找 20 个朋友应该不难吧,於是就成本价左右公开销售。结果局势超展开,不断有不认识的人转发分享,在底下留言也要购买,最终累积到 70 张的数目。即使後来结算,我还是亏了几万块,不过至少结果是好的。 J:这真的很强!我印象很深,当时应该算募资的热潮期,很多人都会准备完整的影音素材上募资平台。但这种纯以FB募集的方式蛮少见的,执行思想上也改变了一些人,让人觉得设计人自己的魅力,加上对产品的敏锐度和美感坚持,好像也不是不行。 vsszan407621717160715.jpg vsszan407621717160716.jpg J:今年是驱动人们改变的一年。我自己开始写专栏,也创立新的潮流品牌「PERSPECTIVE 」,尝试不一样的风格面向。那你除了搬到 4.0 办公室,撰写部落格文章,还有什麽新计画进行中吗? 隆:我们接下来也会在新竹有新的据点,算是另一个怀特 4.0 办公室,合作的成员也都是斜杠跨领域的背景。新竹办公室是一个三代传承的四合院,腹地很大有两层楼,未来里面除了我们公司,还会进驻一些我想要找去的材料厂商,有点像一个联合的文创小区。 vsszan407621717160717.jpg Jamie 主理新品牌 → 「PERSPECTIVE」 View fullsize vsszan407621717160718.jpg View fullsize vsszan407621717160719.jpg vsszan407621717160720.jpg SOUL CARPET → 「SHOP HERE vsszan407621717160721.jpg 采访|Jamie Lo . 编辑|ChichiL摄影|Weng、Jamie Lo其他 Jamie 专栏文章 vsszan407621717160722.jpg Jamie Yelo关於摄影师这个称谓,其实我没有太多意见,因为这是大家认识的我。但说穿了,我是个喜欢创造的孩子,对创作没有特爱的工具,却有特别的热情。认真起来打拼时有个老灵魂,但对於创新与体验,永远像是实验室里的小朋友。我想分享我怎麽看我的摄影师工作,以及工作上的点点滴滴。Jamie Lo
    • 转载自:Hey!Cheese
    • 图片©Hey!Cheese
    • 语言:繁体中文
    • 编辑:序赞网
    • 阅读原文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暂时没有评论,你回一个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