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外观©黑水

vsszan150759241538341.jpg
始建于1236年的古村落–徐岙底

徐岙底村位于浙江温州泰顺县筱村镇,拥有完整的古村落建筑群,入选中国传统村落第四批名录。如今,村里还保留有38座院落,以木结构、石头墙或土坯墙为主。自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年)以来,当地的吴氏家族在这片山坳里生活了近800年。行走于乡间,你能看见早年所建的文元院、举人府、忠训庙、吴氏宗祠,村里至今保留有“提线木偶戏”、“乌衣红粬”、“六月六禳神节”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村落全景鸟瞰©墟里

vsszan150759241538342.jpg
传统的晒红粬工艺以地面粬形式制作而成。用徐岙底乌衣红粬酿制的红酒颜色亮红,口感香醇,略带甜味。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吴存经(字玉纶,号郁庭)被选为附贡生,建“文元院”以示来日中举的雄心大志。同是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吴永枫(字尔宸,号华园)中武科举人,从而修建“举人府”。
▽上:文元院©上:墟里,下左:张健,下右:刘江

vsszan150759241538343.jpg vsszan150759241538344.jpg vsszan150759241538345.jpg
墟里与徐岙底

  • “墟里”取自陶渊明的诗“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墟里品牌从2015年三间房的乡舍开始,发展至多元的乡村社区,立志做中国乡村美与价值的再发现者。2018年墟里团队进驻徐岙底,与政府携手对传统村落进行环境整治、民居改造利用、古法技艺开发。根据规划,徐岙底的38幢古民居将划分为民宿区、新乡民生活区、生活方式类集群和公共配套区,以此营造一个宜居宜业的“桃花源”。除入住民宿外,也邀请有意于归园田居的新乡民来此安居乐业。
  • 四年以来,墟里陆续开发了10多幢古建筑,目前已开放运营的有9栋民宿,以及红粬展馆工坊、草木染工作室、茶书房等。在这里,可以包下一栋房子,享受舒适现代的居住环境和体贴细心的管家服务。落日黄昏下,行走于村落田野间,辗转于古朴民宅中,体验乡村生活,仿佛穿越回800年前的平行世界。

▽设计草图©汤汤

vsszan150759241538346.jpg vsszan150759241538347.jpg
前往村里的最高点“顶头厝”,这里现在改造为茶书房。村里原住民依然保留着耕地。城里来的人儿第一次见识新鲜的生姜叶,闻一闻,无比清新。在空旷的举人府里来一场团建,在岁月的痕迹中感受当下。在舒适现代的民宿里聚会畅聊。夜晚,燃起篝火,在星空下举行一场浪漫的草坪晚餐
▽篝火与炉火©左:卢怡燕,右:张健

vsszan150759241538348.jpg vsszan150759241538349.jpg
  • 观堂设计承接了其中三栋民宿的改造与设计。初见之时,既惊叹于老建筑的传统质朴与美丽,也心疼日益荒废下的年久失修与破败。如何将现代的建筑空间技术运用于传统建筑改造,在尽可能保留原始村落古朴风貌的同时,又能融入现代生活所需的便捷舒适,让老建筑在新时代中焕发光彩,让现代人在返璞归真的田园中享受生活 — 这是本次改造的主题与目标。
  • 三栋民宿各不相同,每一栋都相当于一个独立的命题。设计中努力挖掘各自的特点,在统一的基调下营造不同风格,于是便有了最终呈现的“梅”、“柿”与“茶”,仿佛同一户人家的不同兄弟姊妹,一脉相承,却又个性鲜明。

▽“梅”外观©黑水

vsszan1507592415383410.jpg
▽“柿”外观©黑水

vsszan1507592415383411.jpg
▽“茶”外观©黑水

vsszan1507592415383412.jpg
独栋复式 之 “梅”

  • “梅”是徐岙底村中最小的一栋,上下两层,共94平米。

  • 对她的改造进行了多种可能性探讨:
  • – 改为常规客房,2间略局促,1间又显奢侈;
  • – 改做公共空间,尺度不够开阔;
  • – 改为团队自用,也是一种可能。

  • 最终决定打破常规,做出一种新的尝试,将其打造为“一户建”式的复式独栋客房,将度假进行到底,更添趣味与奢侈。

▽改造前后的“梅”©左:黑水,右:汤汤

vsszan1507592415383413.jpg vsszan1507592415383414.jpg
▽“梅”的平面布局©观堂

vsszan1507592415383415.jpg
“梅”的原建筑三面夯土+一面木板墙。改造过程中,保留了原始屋顶与三面夯土墙,将入户面的木板墙拆除、改为通透立面,帮助更多的光线进入房间。随着日升月落时间变化,阳光能够直达房间最深处,带来光明与温暖。夜晚,灯光亮起,整栋房子自内而外散发出家的温馨。
▽“梅”外观©黑水

vsszan1507592415383416.jpg
▽通透的立面©汤汤

vsszan1507592415383417.jpg
室内原建筑的老木结构美丽而震撼,令人折服于古人的就地取材与建筑审美。改造过程中全部保留并裸露,从而在老建筑内形成材料新与旧对话,也掩映出传统空间与现代生活的融合。
▽入口空间©黑水

vsszan1507592415383418.jpg
▽保留原本的老木结构©黑水

vsszan1507592415383419.jpg
一楼是起居和卫浴空间。客人抵达之际©黑水

vsszan1507592415383420.jpg
二楼是卧室和露台。利用原有的老木结构,将二层空间轻轻“放置”于屋架之上,局部巧妙地运用弧线进行挑空,弧形轮廓在二楼继续顺延,穿透至室外带来一步阳台,外立面也随之更生动有趣。
▽卧室©黑水

vsszan1507592415383421.jpg vsszan1507592415383422.jpg
“梅”是民宿区里最小的一栋,是情侣入住的理想选择,起居空间坐塌一侧的加宽设计也为一家三口的家庭入住提供了加床的便利性。取名为“梅”,合梅花傲寒的意思。数九寒天,百花凋零,能见墙角一枝梅花破蕊,是莫大的喜乐。两个人窝在独栋的loft里,赏花吹风,或低声细语,或静心读书,最是浪漫。
▽床榻©黑水

vsszan1507592415383423.jpg
弧线轮廓在二楼延伸,从室内穿透至室外,带来有趣的一步阳台。
▽弧线轮廓延伸成为阳台©黑水

vsszan1507592415383424.jpg
亲子入住首选之 “柿”

徐岙底大部分的房屋都面朝北,而“柿”这栋独自面西,且入户正对门直冲,在村子里尤显突兀。改造过程中,对她的动线进行调整并局部增加灰空间,从而大大提升了舒适度与体验感。
▽改造前后的“柿”©左:黑水,右:朱间

vsszan1507592415383425.jpg
▽“柿”的平面布局©观堂

vsszan1507592415383426.jpg
一层入口,将原本的正中直入调整至房屋左侧,增加缓冲区与玄关,调整入户节奏,便于客人抵达时的停留与换鞋,增加体验感。而这个缓冲空间的顶部,又正好成为二楼客房的露台,一举两得。
▽左侧加盖了新的玄关©黑水

vsszan1507592415383427.jpg
▽入口©黑水

vsszan1507592415383428.jpg
原始的入户门,保留了其老旧的木门框,下方封上透明玻璃、上方改造为玻璃上翻窗,设置为眺望窗台,既加强了内外空间的互动与关联,又将更多光线引入屋内,形成一道新的风景。
▽原本的入户门改为了凭窗远眺之处©黑水

vsszan1507592415383429.jpg
一层室内为起居室和一间客房。客厅一改传统的形式©黑水
vsszan1507592415383430.jpg vsszan1507592415383431.jpg
沙发的面料选择了接近自然的亚麻材质,颜色则以当地红粬为灵感,将民宿与古村联系起来。客厅中央的“蹦床沙发区”,深受客人们的喜
▽沙发区©黑水

vsszan1507592415383432.jpg
▽角落里通往一层卧室的门©黑水

vsszan1507592415383433.jpg
推开起居室角落的门可以进入到一层的客房。这间客房为紧贴老房的夯土墙面新建而成©黑水
vsszan1507592415383434.jpg
二层设置了两间客房,客房的分户墙刻意偏离原始的木结构布置,拙而美的木结构在墙面的衬托下从而成为房间内最漂亮的装饰。各地淘来的老板凳用作床头柜和边几,同时也装点着客房。
▽二楼的客房©黑水

vsszan1507592415383435.jpg
▽露台©汤汤

vsszan1507592415383436.jpg
“茶” – 组团度假的理想之选

“茶”位于村子的最里头,植被掩映,群山环绕,建筑体量相对大些,功能完善,改造后实现了共享客厅+茶空间+4间卧室的布局,整栋出租,成为几户家庭组团出游的理想选择。
▽改造前后的“茶”©左:黑水,右:汤汤

vsszan1507592415383437.jpg vsszan1507592415383438.jpg
▽“茶”的平面布局©观堂

vsszan1507592415383439.jpg
“茶” 的一层为公共使用的客厅、餐厅、厨房以及茶室。客厅下沉式的设计拉进围坐者之间的距离,往真火壁炉里添入木柴,点起篝火,屋内立马有了暖洋洋的温度。
▽一层公共空间©黑水

vsszan1507592415383440.jpg
客厅原有一左一右两个土灶,改造中保留了餐桌边的土灶,老房子的记忆得以封存并展现,同时兼顾了备餐柜的功能;另一侧的土灶则拆除、为楼梯间腾出空间。拆除后的烟道便成了通向室外的瞭望窗。
▽保留餐桌边的土灶©黑水

vsszan1507592415383441.jpg
为更好的展示老建筑拙而美的木结构,整个空间在加固过程中尽可能采用了最少的可见钢结构。
▽空间中少见钢结构©黑水

vsszan1507592415383442.jpg
▽空间一角连接庭院的游戏区©黑水

vsszan1507592415383443.jpg
▽庭院©黑水

vsszan1507592415383444.jpg
客厅东侧植入一间榻榻米茶室,茶室三面均为格栅移门,将其打开便能获得270°的景观环绕。敞开门,郁郁葱葱的山景扑面而来;关上门,整个世界都是你的。这一处独立的茶空间,是喧嚣世界里的一寸净土。一室之间,可以悦己可以悦人,恬静淡然。
▽茶室外观©黑水

vsszan1507592415383445.jpg
▽茶室室内©黑水

vsszan1507592415383446.jpg
▽恬静淡然的空间©卢怡燕

vsszan1507592415383447.jpg
老房子的右侧原本有间用来存放农具的柴房,在改造中与客厅打通,变为一间格外隐秘的客房。二楼设置了三间客房,房内均以榻的形式呈现,无论大床、标间或是加床统统得以满足。
▽一楼由柴房改造而来的卧室©黑水

vsszan1507592415383448.jpg vsszan1507592415383449.jpg
▽二层的客房©黑水

vsszan1507592415383450.jpg
▽二层的露台浴缸©黑水

vsszan1507592415383451.jpg
暮色降临,在古老的村落里享受远离城嚣的安宁。
▽夜晚的“茶”鸟瞰©黑水

vsszan1507592415383452.jpg
vsszan1507592415383453.jpg vsszan1507592415383454.jpg vsszan1507592415383455.jpg vsszan1507592415383456.jpg vsszan1507592415383457.jpg vsszan1507592415383458.jpg vsszan1507592415383459.jpg vsszan1507592415383460.jpg vsszan1507592415383461.jpg vsszan1507592415383462.jpg vsszan1507592415383463.jpg vsszan1507592415383464.jpg vsszan1507592415383465.jpg vsszan1507592415383466.jpg
  • 项目名称:墟里·徐岙底 之 柿 | 茶 | 梅
  • 项目地址:温州泰顺筱村徐岙底
  • 项目面积:800平米
  • 竣工日期:2022年2月
  • 业主单位:墟里泰顺乡村旅游投资有限公司
  • 空间设计:杭州观堂室内设计有限公司
  • 工程施工:温州言青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室内家居:木墨、失物招领
  • 主要材料:水磨石、木地板、艺术涂料、老木板
  • 空间摄影:黑水、汤汤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REDPANDA2022-9-22 09:41:05
非常有韵味的几栋房子,能在舒适化改造的同时留下原本建筑的精髓,真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省略号2024-6-6 18:03:37
哈哈哈,首先感谢楼主辛苦的整理和热心的分享;也感谢评论里的复制评论逗笑了我~我以前看帖基本不回帖,后来我发现,这样不但会花掉我的金币,而且不厚道。于是我把这段文字保存在记事本里,每看一个帖子,就复制上去,以表达我对楼主的谢意,把帖子顶起来,顺便帮自己挣点金钱。学习中,谢谢
胡须.zhang2023-10-25 09:29:25
有意思的改造,希望楼主多多出精品
gshxhj2022-11-22 15:15:54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_SZUMm2022-8-25 08:08:30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xiongxiaochuan2022-8-25 08:15:59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清风泽木2022-8-25 09:12:46
感谢分享!感谢分享!
杀生丸2022-8-25 17:48:22

感谢分享!感谢分享!
Travisjc2022-8-26 09:30:56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_SZUMm2022-9-17 09:24:16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陌上客2022-9-17 19:54:20
谢谢分享,值得学习!!!
下一页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