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szan69602230044231.jpg vsszan69602230044232.jpg
  • “每每踏上旅途,他便得以更客观地审视自己的生活。他总是能在旅途中保持清醒,并做出平时无法做出的决断。”
  • ― 保罗·鲍尔斯,《遮蔽的天空》

vsszan69602230044233.jpg vsszan69602230044234.jpg
由如恩设计的RED PLUS工作室位于上海静安区陕康里创意园区内。设计师对旧工业厂房的二楼空间进行改造,将表面累积的诸多材料层层剥离。逐渐显露的混凝土骨架勾勒出空间轮廓,自然光穿过原有的屋顶天窗,充盈于内。每一栋建筑,无论是否被烙印为历史的载体,都拥有其独特魅力。如恩发掘了旧建筑的改造潜能,使喧嚣都市中的平凡角落又有了重生的契机。
vsszan69602230044235.jpg vsszan69602230044236.jpg
改造后的工作室空间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设定而灵活多变。这既体现了“游牧性”与“不固定性”的设计概念,也呼应了RED PLUS在时尚及媒体领域的创意工作属性。如今的创意人才穿梭于不同城市之间,提供专业服务,不再受限于地理位置或物理空间。类比而言,往来于RED PLUS的不同人群,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灵活地改变工作空间。翻折于窗户上的台面可以放下来成为办公桌;会议室的玻璃窗能够根据使用场景在透明与不透明之间自由切换;沿墙而置的金属移门满足了不同程度的隐私和照明需求;中央公共空间的投影幕布徐徐降下,形成一个阶梯式的放映剧场。
vsszan69602230044237.jpg vsszan69602230044238.jpg
建筑原有的每一处细节都刻录了鲜明有力的个性。如恩谨慎地落笔,留下新的笔触,使新与旧、当下与过去相互交融。随处可见的金属移门体现了空间的灵活多变性,而设计中使用的材料也反映了不断变化的空间状态。拉丝不锈钢与磨砂玻璃的空灵感,投射出空间环境的流转;镀锌钢与金属网的使用则有意放大了材质的不稳定性,其逐渐显露的腐蚀与褪色渲染了时间留下的烙印。工作室中的家具也由如恩为RED PLUS量身设计,包括办公桌、工作椅及灯具,使空间更具整体性。

vsszan69602230044239.jpg vsszan696022300442310.jpg vsszan696022300442311.jpg vsszan696022300442312.jpg vsszan696022300442313.jpg vsszan696022300442314.jpg vsszan696022300442315.jpg
    • 平面与结构图:
    vsszan696022300442316.jpg vsszan696022300442317.jpg vsszan696022300442318.jpg
    • 相关附件下载:
    vsszan696022300442319.pdf
    867.14 KB,下载次数:17
    • 附件:Neri&Hu Project_RED PLUS Studio_Drawings.pdf
      • 转载自:Archilovers
      • 设计师:Neri&Hu
      • 图片©Neri&Hu
      • 坐落:Shanghai / China / 2022
      • 语言:English
      • 编辑:序赞网
      • 阅读原文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今晚打母老虎2022-9-28 09:33:50
      至少让我在里面办公,我不愿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