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到来对大众消费习惯的改变无疑是巨大的,这种改变并没有像电商兴起时人们预想的那样激烈:即线上销售完全取代线下商业,而是以折衷的方式,催生出“网红店”这种线上与线下“共谋”的“新零售”模式。“新零售”首先影响了大众对空间的认知方式,线下店更多通过“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被人熟知,网络上的空间形象成为影响消费者做出购买决定的重要因素。


▽项目概览© SFAP

vsszan154803171225011.jpg
而如何创造出具有记忆点、足够“新”的空间形象成为决定设计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超级种子”作为“新零售”中的代表品牌,其线下店设计为我们提供了一次深入思考网络时代下商业空间模式的机会。



▽门店外观© SFAP

vsszan154803171225012.jpg


#有关产品陈列的思考


产品陈列是商业空间的核心元素之一,并以此为线索,我们尝试提出一种多用途、互动性和有趣的空间结构。


▽从入口望向店内© SFAP

vsszan154803171225013.jpg
在网络时代,注意力经济是“网红”空间的底层逻辑之一。“新”的空间,或者说区别于同类型商业空间的独特体验,成为“新零售”模式下消费者对好的网红店的必然预期。在我们看来,这种新的体验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建立在对传统空间新的诠释之上。对熟知的功能进行使用方式上的创新,使司空见惯的空间体验发生改变,才能使消费者了解新奇体验出现的原因,从而建立“新”,而不是“怪”的空间认知。


▽主陈列空间© SFAP

vsszan154803171225014.jpg
在本项目中,我们回到定义商业空间最核心的要素之一——产品陈列。我们设想了有别于一般密集货架陈列为主的零售方式,以能上下升降的半透明亚克力方盒作为主要的产品展示载体,场地内设置的168个升降盒构成核心区域。


▽168个升降盒构成核心区域© SFAP

vsszan154803171225015.jpg vsszan154803171225016.jpg vsszan154803171225017.jpg
预设程序定义了两种不同的升降模式,一种为指定性静态展陈形式,由工作人员根据需求指定亚克力盒的运动,成为三种设定高度的任一种;其二是动态运行模式,该模式下设定了7种互动模式,从而满足不同的功能的需求。在满足业主对于产品展示的需求,又极大程度地增加了与客户的互动性。货架系统打破了传统空间内“硬装”和“软装”的隔阂,新的“货架”设计模糊了墙面、地面、天花与货架和灯具在空间中的边界。互动的装置重新定义了货架这一传统功能表现形式,并带来新的空间体验。


▽根据展陈需要采用不同的升降模式© SFAP

vsszan154803171225018.jpg vsszan154803171225019.jpg vsszan1548031712250110.jpg


#有关打卡行为的思考


我们重新思考了网络传播与空间塑造的关系。基于社交媒体的网络传播要求,线下空间能够使消费者形成准确且统一的空间认知,基于空间形象快速判断产品特征,从而做出是否进行线上购买的决定。


▽室内立面© SFAP

vsszan1548031712250111.jpg
▽墙面细节© SFAP

vsszan1548031712250112.jpg
与网红店共同出现的是消费者的“打卡”行为,这意味着线上传播的照片成为消费者建立空间认知的第一步。打卡照片往往由作为前景的“我”和作为背景的空间呈现,消费者和空间的互动不仅提示了空间的使用方式,也帮助未到场的消费者建立了到达现场的空间想象。因此,空间是否能够准确传达产品品牌特征,成为评判“新零售”空间的另一标准。


▽人与空间的互动© SFAP

vsszan1548031712250113.jpg vsszan1548031712250114.jpg
“超级种子”作为以尖端科技为依托的植物功效养肤品牌,其雄厚的科研能力构成了产品核心竞争力之一。作为回应,我们希望借助“实验室”的空间形象,以自然种子的萃取为基础进行空间设计,尝试通过一系列充满科技感的实验室场景为消费者提供“科技”、“严谨”和“值得信赖”的空间想象。


▽充满科技感的实验室场景© SFAP

vsszan1548031712250115.jpg vsszan1548031712250116.jpg
在高度集成的产品陈列装置的一侧设有5个用作产品体验的“实验室”,通过不同形式的金属展柜及体验台,凸显“实验室”特有的冷静有序的空间特性。


▽“实验室”© SFAP

vsszan1548031712250117.gif
▽从实验室“实验室”望向主陈列区© SFAP

vsszan1548031712250118.jpg vsszan1548031712250119.jpg
在材料的选择上,大面积的发光亚克力和金属板材构成了科技感和未来感,传达了品牌的科研调性。点缀于空间内多样化的植物展陈形式,以及适当运用的木材与软布,使得整个空间在具有科技感的同时,也不失浪漫。


▽展台和展架© SFAP

vsszan1548031712250120.jpg vsszan1548031712250121.jpg
▽展陈细节© SFAP

vsszan1548031712250122.jpg vsszan1548031712250123.jpg vsszan1548031712250124.jpg


#有关预制化的思考


在我们看来,新的空间模式不仅带来了新的设计手法,同时为设计过程的创新提供了可能。

建立在空间体验创新基础上的“新零售”空间要求更多专业外的创意方共同参与到设计的过程中。这意味着空间设计不再是基于灵光一闪的创意而出现的创作“黑盒”,而应该成为更为透明、准确和可控的系统。以产品设计为原型的预制化设计为实现这一目的提供了可能。


▽大面积的发光亚克力和金属板材构成了科技感和未来感© SFAP

vsszan1548031712250125.jpg
▽天花细节© SFAP

vsszan1548031712250126.gif
在“超级种子”项目中,我们将灯光、电路和道具安装等众多现场工序全部集成于产品陈列装置内,全部由工厂加工完成。现场施工仅为升降系统的受力结构和陈列装置的安装。为了同时保证呈现的效果和升降结构的稳定性,在多次打样测试后,我们选择了钢绳及绞线装置作为吊挂升降盒的构件,而不是钢质套管。与此同时,我们通过升降速度的测试,选择了最适中的20mm/s的运动速率,来保障上下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工厂内的装置调试成为施工过程中占时最长的工作,基于设计过程的视觉创新也成为突破既有设计方法的途径。

▽室内空间© SFAP

vsszan1548031712250127.jpg
▽模块化家具© SFAP

vsszan1548031712250128.jpg vsszan1548031712250129.gif
我们借由“超级种子”项目对传统线下空间设计提出了挑战,其意义不仅局限于单一空间的呈现,而在于对新设计逻辑的思考。我们希望众多隐藏于空间之下的设计思考,能够为消费者带来独特的空间体验,并成为探索未来商业空间模式的一次有价值的尝试。


▽展陈装置细节© SFAP

vsszan1548031712250130.jpg
▽平面图© F.O.G. 建筑事务所

vsszan1548031712250131.jpg

vsszan1548031712250132.jpg vsszan1548031712250133.jpg vsszan1548031712250134.jpg vsszan1548031712250135.jpg vsszan1548031712250136.jpg vsszan1548031712250137.jpg vsszan1548031712250138.jpg vsszan1548031712250139.jpg vsszan1548031712250140.jpg

  • 项目位置:杭州
  • 项目面积:300 .0m²
  • 设计团队:邓野,邹德静,侯绍凯,张婉怡,蒋璐,郑宇,詹迪
  • 灯光设计:立本社 张旭
  • 装置深化:斐仕道具设计制作(上海)有限公司
  • 结构顾问:陶辛未
  • 深化配合:海纳设计传媒(深圳)有限公司
  • 工程总包:有龙金胜(www.youlongjinsheng.com
  • 空间摄影:SFAP
  • 撰稿:曹筱袤,白勺
  • 美术编辑:鹿由器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陈Bn4e622023-1-7 09:45:20
感谢楼主的分享
q1219510742023-3-29 17:32:47

感谢楼主的分享
ZWDong2023-7-31 10:44:16
很好看,感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