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吹起一波医疗空间新浪潮,台湾有越来越多医疗空间展现不一样的面向,有别於以往一片冷白,医病之间有相当大距离的印象,我们看到许多空间设计师和业主,开始致力於在医疗环境里,藉由空间氛围营造结合品牌初衷和风格,同时注入更多人性面的关怀与温度。这次 HC 邀请几位空间设计师,与我们分享现今设计医疗空间有哪些不同以往的新思维,以及是如何运用设计,在符合实际操作面的情况下,颠覆众人对医疗空间的既定印象。
良好的医疗环境设计,为人们带来舒适的感受与正面影响。除了常见的一般诊所、牙医,各式各样的医美诊所亦如雨後春笋般陆续开业。
在这个提倡的本质内容即关乎於「美感」的场域,要怎麽兼顾各方面的需求考量,整合规划一处体现质感与温度,细腻传递品牌诉求理念,同时又戏剧性十足的医美空间?我们以円设计近期完成的「恒.美学诊所」为例,探问设计师吴启安在策划时的思维与看法。
洞察社会现状与核心价值
刚开始接触这个案子,吴启安便深入探讨医美空间的核心价值。他提到不同於治疗生理疾病的医疗空间,医美诊所实则更关注人们心理层面的照护;透过不同的疗程服务,让想提升外貌和改善体态的大众,能因形貌的精进改变,从而产生自信及自我认同。
尽管时下许多男女性都曾想要尝试医美疗程,不过在这件事变得更为普及之前,社会观感仍对此抱持些许保留的态度,甚至部份人士还会带有异样的眼光。洞察到这些现状,吴启安进而从心理层面的剖析和观察切入,作为整体设计的出发点。他将医美场域调和入纯净柔美的空间气息,在宛如咖啡店的诗意场景里,迎接每位期待变得更加亮丽的访客到来,让人们紧张的心情,逐渐获得抚慰和释放。
透过多次沟通,获取详尽的细节资讯
空间要能够有缜密的安排,充足的事前功课绝不可少。除了了解品牌主轴理念,吴启安也投注许多心力和品牌主理人、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沟通讨论,藉此掌握品牌营运模式,亦试图从中抽丝剥茧,找出未来在新设计里可以具体提升之处。
View fullsize
View fullsize
他分享了几个沟通过程中发现的有趣特点:像是我们多半对於疗癒的光线认知,会以如同自然光色温的光线为主;不过执行医美服务的过程,谘询师必须不受其他色光干扰判断,因此空间需要高度明亮的白光。加上院方格外重视客户是否认真聆听谘询师的专业说明,所以尽管希望客户能舒适地待着,但沟通时还是需要一定的谨慎态度,不可以过度放松。同时间,环境周遭也得让非必要的装饰降到最低,避免影响交谈时的专注力。
於是诊所无论在硬体和软件家饰的基调上,皆以一致温润的线条造型为主,先经由大型的弧形沙发,将彼此间的距离围绕得更为靠近,待进入诊疗室内部,再藉由刻意选用的无扶手座椅,於无形中树立起双方审慎看待的心绪。另外即便是白光的照明安排,设计师依然尝试玩转材质和色彩特性,营造出一片温暖且雅致的优雅质地。
「经由这样的设计,我们想拉近医病之间的距离,使医师或谘询师可以充分展现专业能力,客户能够仔细聆听给予的建议,如此双方便可以搭建彼此间的信任感,让後续疗程进行更加顺利。」
当空间不仅为容纳的载体,更可以是行为和事件的催化剂,设计者的任务便不只单纯打造具有美感的场所,他还须整合多重的价值理念,梳理出可以减低抗性、增加吸引力的元素与传达脉络,带领我们迈入别於以往的新世代。那麽或许未来将如同吴启安前面所述,人们看待「医美」的观感,因为有了更多理解而日渐改变,追求美丽也不再会被过度放大。
View fullsize
View fullsize
Design/ 円设计/ YUAN DesignImages/ Hey!CheeseText/ ChichiL
ChichiL- 转载自:Hey!Cheese
- 图片©Hey!Cheese
- 语言:繁体中文
- 编辑:序赞网
-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