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公共接待和工坊功能的折山院是在村庄里的一个建筑改造项目,设计因地制宜地通过一个连续翻折的屋顶重新定义了建筑的形态,与周围的山体呼应;并通过正反坡和大高窗产生抽象而又有趣的内部空间。多变的开窗方式和传统材料的使用,又赋予了折山院硬朗、粗犷的的北方山村气息。
▽视频© UKStudio / MAT

视频信息

标清240普清360Vz2高清720Vip超清1080Vip字幕马上解锁

▽院子、村庄和远山© UKStudio

vsszan169496061213001.jpg
折山院位于北京市密云区西邵渠村,在这个三面环山的大村庄里,现有房子多为传统样式的北方农家院。项目的业主方与村里合作,将村中越来越多的空置院落整体盘活,作为休闲和周末民宿使用,由村民提供运营服务。折山院就是这一系列院子中的一个,由于其良好的交通条件从而规划为公共使用的接待和工坊功能。
▽村里的新朋友© UKStudio

vsszan169496061213002.jpg
▽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和环境© MAT

vsszan169496061213003.jpg
该院子之前已经进行了一轮重建,在我们接到委托之时,建筑的主体混凝土框架结构和部分屋面已经完成。建筑占地约180平方米,由一个正房和一个厢房组成,正房和厢房都是一样高的双坡屋顶,并沿东西向作为长轴方向,但厢房进深比正房大,比例不是很协调。
▽山村里的房子© UKStudio

vsszan169496061213004.jpg
▽南立面© MAT

vsszan169496061213005.jpg
如何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造是设计的出发点,我们基于原有的混凝土框架结构,通过这一个连续翻折的屋顶重新定义了建筑的主次秩序和建筑形态:正房被局部加高,厢房的屋顶由两片变为四片。连续的屋顶抽象了村子周围的山脊形态,并带来了建筑南北侧的高窗。从外部的村子里看过来,南侧的大高窗定义了该建筑公共功能的属性,并可以在夜晚具有很好的标识性;从建筑内部看,南北侧的两个高窗给厢房里的工作坊空间带来了挑高空间和明亮的光线。
▽改造前后对比© MAT

vsszan169496061213006.jpg
▽从村庄主路上看主入口©MAT

vsszan169496061213007.jpg
▽院子里© UKStudio

vsszan169496061213008.jpg
材料使用

设计采用了片岩作为折山院的建筑外墙和景观地面材料,结合着土法砌筑的毛石围墙,让建筑、景观和环境浑然一体,也希望能够因此延续中国北方山区乡村原有的粗犷有力的建筑性格。折山院的入口是一个放大了的雨棚,采用小块木模板的混凝土一次性浇筑完成,在增加了粗野感的同时,在色彩上与村里普遍使用的灰白色围墙产生呼应。
▽折山和石墙© UKStudio

vsszan169496061213009.jpg vsszan1694960612130010.jpg
▽主入口近景© UKStudio

vsszan1694960612130011.jpg vsszan1694960612130012.jpg
▽入口雨棚© UKStudio

vsszan1694960612130013.jpg
空间架构

改造设计新加的屋顶为钢结构,落在原有的混凝土框架上。连续翻折屋顶产生的单坡和反坡空间给折山院带来了不同的内部空间体验,厢房内原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梁柱与其上方正反向坡顶一起形成了一个理性的结构逻辑;建筑外部的正向坡屋顶形态在内部反转为一个倒扣的反坡空间。此外,这一整套线+面的架构组合因为其偶然性、无预设和非对称的特征,也加强了该空间的建筑抽象性。
▽连续屋顶© MAT

vsszan1694960612130014.jpg
▽工坊空间© UKStudio

vsszan1694960612130015.jpg
▽架构之下© UKStudio

vsszan1694960612130016.jpg vsszan1694960612130017.jpg
▽反坡下的空间© UKStudio

vsszan1694960612130018.jpg
窗的体系

相比于其他居住功能的院子来说,折山院主要是作为公共活动使用,因此设计中大幅度增加了窗的使用从而加强了建筑内外的互动和空间渗透。根据使用位置的不同,我们设计了四种窗的样式:南北立面反坡顶下的大高窗、朝向院子里的落地窗、观景和通风的组合窗、以及高处采光的小方窗。这种多样式、多方向的开窗方式,让建筑中各个地方都有角度看到近处的树林和远处连绵的山。
▽窗的体系© MAT

vsszan1694960612130019.jpg
▽折顶下的空间© UKStudio

vsszan1694960612130020.jpg
▽内外空间通透© UKStudio

vsszan1694960612130021.jpg
▽围绕天井的走廊© UKStudio

vsszan1694960612130022.jpg vsszan1694960612130023.jpg
▽休闲空间与茶室© UKStudio

vsszan1694960612130024.jpg
▽坡顶下的工坊© UKStudio

vsszan1694960612130025.jpg
▽茶室细部© UKStudio

vsszan1694960612130026.jpg vsszan1694960612130027.jpg
在城市之外的乡村环境进行设计工作时,我们希望能够完成一个转换的过程——在当代的建筑语汇和建造系统中部分地使用传统材料,使之在消费需求、乡村环境和建筑形式等多个要素之间达到平衡。折山院通过置入连续翻折屋顶调整了建筑形态,并因为这一组空间操作带来了建筑中一系列采光和观景的窗的体系,以及正反坡的屋顶下方的特别空间体验。设计将院内原有的两栋独立的房子转变为互相关联的一组建筑,产生了一个干燥、有力的,具有有北方山村特征的整体形式,形成了村里的“新的面孔“。
▽黄昏的村庄© UKStudio

vsszan1694960612130028.jpg
▽清晨的入口与夜晚的灯光© UKStudio

vsszan1694960612130029.jpg vsszan1694960612130030.jpg
▽晚间的院子© UKStudio

vsszan1694960612130031.jpg
▽屋顶施工过程© MAT

vsszan1694960612130032.jpg
▽区位图© MAT

vsszan1694960612130033.jpg
▽屋顶平面图© MAT

vsszan1694960612130034.jpg
▽平面图© MAT

vsszan1694960612130035.jpg
▽南立面图© MAT

vsszan1694960612130036.jpg
▽剖透视图© MAT

vsszan1694960612130037.jpg vsszan1694960612130038.jpg vsszan1694960612130039.jpg
▽墙身细部© MAT

vsszan1694960612130040.jpg
vsszan1694960612130041.jpg vsszan1694960612130042.jpg vsszan1694960612130043.jpg vsszan1694960612130044.jpg vsszan1694960612130045.jpg vsszan1694960612130046.jpg vsszan1694960612130047.jpg
  • 项目名称:折山院—西邵渠民宿接待中心
  • 项目业主:北京首创大河投资有限公司
  • 项目地点:北京市密云区西邵渠村
  • 建筑设计:MAT超级建筑事务所
  • 设计团队:唐康硕,张淼,刘友鹏,谭小丹,魏雅婷(设计表达)
  • 建筑面积:180平方米
  • 院落面积:295平方米
  • 设计时间:2020.03-2020.07
  • 建设时间:2020.06-2021.03
  • 建筑材料:片岩,毛石,防腐木,沥青瓦,小模板混凝土,红砖
  • 建筑摄影:UKStudio,MAT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HZ小青年2023-5-7 12:23:48
优秀的作品,谢谢分享
gshxhj2023-5-21 09:53:41
感谢分享!!!!感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