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下的游客中心© 存在建筑Arch-Exist

vsszan174501031123141.jpg
海南四季常春,因其得天独厚的热带岛屿自然风光,全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往。2019年底,MUDA慕达建筑接到业主委托,为海口市西秀公园内设计一座游客中心,旨在尊重场地与自然,将海口深厚的精神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与建筑相融合。经历了3年时间的设计与建造,游客中心已于2023年3月落成开放。它如一颗被拾至岸边的圆润卵石,卧于盎然绿意之中,枕着海浪涛声,为到访椰城的游客增添了一处体验独特的空间场所。、
▽游客中心与周边景观融合© 存在建筑Arch-Exist

vsszan174501031123142.jpg
▽绿意盎然的公园© 存在建筑Arch-Exist

vsszan174501031123143.jpg
背景与灵感

海口地处中国华南地区南渡江入海口区域,是一座以热带旖旎风光与滨海特色闻名的城市,其热带环境资源呈现多样性。随着海口西海岸城市的开发与发展,该地区致力于城市文化氛围的塑造,海口西秀公园正逐步成为城市新的门户展示空间与城市名片。
▽建筑融入景观© 直译建筑摄影

vsszan174501031123144.jpg
▽如岸边鹅卵石的游客中心© 直译建筑摄影

vsszan174501031123145.jpg
▽建筑鸟瞰© 直译建筑摄影

vsszan174501031123146.jpg
游客中心位于海口西海岸南片区西秀公园入口处,紧邻城市干道与北区地下停车场。设计以最大程度尊重自然,且考虑地标性,使其成为城市风貌名片之一。为契合公园整体规划的线型肌理,设计以流线型的椭圆融入景观,巧妙回应地块的椭圆形边界,与景观和谐统一。
▽屋顶鸟瞰© 直译建筑摄影

vsszan174501031123147.jpg
▽夜景立面© 直译建筑摄影

vsszan174501031123148.jpg
▽屋顶局部© 直译建筑摄影

vsszan174501031123149.jpg
MUDA慕达建筑充分考虑在地性因素,使建筑设计适应热带气候且融入海南水滨文化。设计从当地传统坡屋顶民居中汲取灵感,学习其适应当地气候的传统建筑特色。建筑形态以创新的手法,由当地传统坡屋顶形式镜像而生,在满足原有遮阳避雨等基础功能的前提下,创造一种新的屋顶形式。建筑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既满足了使用需求,也呼应了海口雨水丰沛,光照强烈的热带海洋性气候。三维曲面的反坡屋顶,既实现了’四水归堂’的雨水收集,同时也在人视点界面,为游客创造了丰富的曲线体验空间。
▽设计灵感© MUDA慕达建筑

vsszan1745010311231410.jpg
▽绿色建筑分析© MUDA慕达建筑

vsszan1745010311231411.jpg
▽入口空间© 直译建筑摄影

vsszan1745010311231412.jpg
▽镜像翻转的屋顶© 直译建筑摄影

vsszan1745010311231413.jpg vsszan1745010311231414.jpg
▽四水归堂© 直译建筑摄影

vsszan1745010311231415.jpg
形体与幕墙

游客中心的主要形体由出挑的屋顶构成,屋顶根据曲线划分为四个跌级层次,由高到底直落到地面,这既是对水的姿态的抽象表达,也是对传统民居建造形式的致敬。建筑外立面全部采用高透的超白钢化中空玻璃,使室内空间更加开放与自由,游客在室内游览的同时也可以观赏到360°的公园景观。通透的玻璃幕墙也让屋顶形体,以轻盈的姿态悬浮于雨林之上。
▽轴测图© MUDA慕达建筑

vsszan1745010311231416.jpg
▽游憩中的游客© 直译建筑摄影

vsszan1745010311231417.jpg
▽玻璃幕墙与出挑的屋顶© 直译建筑摄影

vsszan1745010311231418.jpg
▽曲面屋顶© 存在建筑Arch-Exist

vsszan1745010311231419.jpg
外立面的玻璃幕墙上配有铝制穿孔遮阳百叶,长度不一。遮阳百叶末端可连接形成一条形似水波的曲线,使建筑整体流动的韵律如波浪起伏一般,以此呼应着海滨文化,亦使立面看起来更加灵动。遮阳百叶和出挑的屋顶,一起为玻璃幕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阳光直射,以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
▽与景观融合© 存在建筑Arch-Exist

vsszan1745010311231420.jpg
▽儿童与游客中心© 直译建筑摄影

vsszan1745010311231421.jpg
▽屋顶曲线与室外空间© 存在建筑Arch-Exist

vsszan1745010311231422.jpg
▽檐下空间© 存在建筑Arch-Exist

vsszan1745010311231423.jpg
空间与功能

建筑整体形体呈椭圆形,空间格局上分为虚实两部分,建筑内庭院的“虚”与室内空间的“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连续的曲面屋顶采用银白色金属铝板,光亮的质感使建筑在自然环境中尤为凸显,更具标识性;屋顶底部采用与环境对话的木纹铝板,将建筑与自然的感受统一起来。庭院作为游客进入室内的一个过渡空间,内外共享,为人们提供一个休憩娱乐的聚散场所。
▽雨后中庭© 直译建筑摄影

vsszan1745010311231424.jpg vsszan1745010311231425.jpg
▽雨后夜景© 直译建筑摄影

vsszan1745010311231426.jpg vsszan1745010311231427.jpg
进入室内,线条分明的屋面将柔和的光线引入室内空间,室内高低交错的功能盒子丰富了空间层次。室内空间也延续了屋顶造型的层次:开放的接待大厅,多功能展厅和咖啡厅形成了进入主入口的第一个层次;卫生间、母婴室、医疗中心等服务空间及办公、监控等后勤空间,组成第二个层次。白色钢柱贯穿于整个建筑内部和外部空间中,既作为结构支撑,也给穿梭休憩的游客带来有韵律的空间体验。
▽与自然结合的过渡空间© 存在建筑Arch-Exist

vsszan1745010311231428.jpg vsszan1745010311231429.jpg
▽室内空间© 存在建筑Arch-Exist

vsszan1745010311231430.jpg vsszan1745010311231431.jpg
MUDA慕达建筑尊重自然,寻求创新,重视在地性与当代性。设计以亲近自然生态为主旨,充分体现场地公园特性,使建筑形态成为公园景观的一部分,进而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以传统与创新的碰撞,建筑空间的虚实对比,打造出全新体验式的游客中心。
▽黄昏下的曲面屋顶© 存在建筑Arch-Exist

vsszan1745010311231432.jpg vsszan1745010311231433.jpg
▽模型渲染© MUDA慕达建筑

vsszan1745010311231434.jpg vsszan1745010311231435.jpg
▽总平面图© MUDA慕达建筑

vsszan1745010311231436.jpg
▽平面图© MUDA慕达建筑

vsszan1745010311231437.jpg
▽立面图© MUDA慕达建筑

vsszan1745010311231438.jpg
▽剖面图© MUDA慕达建筑

vsszan1745010311231439.jpg

  • 项目名称:海口西秀公园游客中心
  • 项目类型:建筑方案设计
  • 项目地点:海南 海口
  • 项目时间:2019.12-2023.03
  • 项目面积:1996.95平方米
  • 建筑事务所:MUDA慕达建筑
  • 主持建筑师:卢昀
  • 设计团队: 何帆,徐建丹,荣典,李昊,吕晨宇,詹子琪,梅艺璇,贾舒然
  • 项目业主:海口市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 项目整体品控:海南万华投资有限公司/万华集团蜂巢工坊
  • 施工图设计与EPC总承包: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景观方案设计:Lab D+H
  • 结构设计顾问:iStructure
  • 摄影:存在建筑Arch-Exist、直译建筑摄影Archi-translator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HZ小青年2023-7-3 19:49:56
感谢分享!感谢分享!
syhgdesign2023-7-5 03:53:14

感谢楼主辛苦分享 好方案
阿茂_design2023-7-13 13:01:22
感谢楼主分享,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