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szan184354180012301.png
建一座美术馆的样子
去探讨人与自然,艺术和生活的关系
画作的精神对话,与家居的温度美学

视频信息

标清240普清360Vz2高清720Vip超清1080Vip字幕马上解锁

邂逅一万种关于美好生活场域的想象,与不同的艺术碰撞出灵感的火花,一场关于诗意栖居的梦想,一座城市的精神朝圣,都将从此处伏笔。
vsszan184354180012302.png
vsszan184354180012303.png vsszan184354180012304.png
城市寓言
座白色的独栋建筑,遗世独立于济南小清河沿线,从人文出发,让创意生长。俯瞰下的美术馆建筑,犹如一只展翅的雄鹰,盘踞于千年黄金水道小清河沿线。其灵感源于建筑学中的“仿生”艺术,以自然为原型,架构出极具未来感的建筑外观,故又被称为板桥飞鹞。
vsszan184354180012305.png
起于物,链于艺术,兀的美术馆,是设计为城市写就的一首艺术赞美诗,是乌托邦式人居范本的集成者。设计以极简落笔,极尽利用建筑的架构去写情,将主场让渡于画作艺术与经典家居相结合的自我创作力。建筑延续的永恒性,空间变量的进化性,成就了这座建筑与空间一体两面的型格。进化的内容主体,在未来势必将艺术变成日常,成为城市美学和艺术的精神坐标。
vsszan184354180012306.png
艺术朝圣
之于城市,兀的美术馆是精神高地般的存在。这一理念写于初见的仪式感礼遇,一半惊艳于艺术,一半流连于生活,即刻便可识别空间在精神层面的多元融合内涵。
vsszan184354180012307.png vsszan184354180012308.png
兀的美术馆定位为集进口家具、咖啡 、美术馆于一体的复合式美学空间体验馆。在形态层面上,原始建筑的中心轴既是行走的动线枢纽,又做天然功能分隔,达成三个风格各异的家居展示区块,建筑,空间,家居,艺术汇于同一时空,导向未来叙事的精彩纷呈。
vsszan184354180012309.png vsszan1843541800123010.png vsszan1843541800123011.png
美术馆将生活家居的视野投诸于更高维度的审美与精神世界,艺术与生活的界限逐渐模糊,生活的理想命题,正在被理想的生活回答。更具幻变性的流体曲线,沉浸式的艺术冲击,唤醒来自于未至之境的新奇与想象,身立当下,心早已走向超现实的精神体验。
vsszan1843541800123012.png vsszan1843541800123013.png vsszan1843541800123014.png
圆拱形的甬道连接,既链接展示区又成为引导行走动线的隐形伏笔。空间尺度及色彩的变化,构成不同的节奏关系,不同情绪体验的好奇心,由心理探索触发进一步行动。
vsszan1843541800123015.png vsszan1843541800123016.png
蓝与白的主色调恰如天地间纯粹如初的隐喻,一切美好与浪漫皆由此孕育。白色本是无彩色,光影赋予它层次的变化,在日出日落的交叠中,空间具有了时间属性。蓝色代表静谧、深邃,是浪漫与深情的外化表现,为空间赋予了情绪。蓝与白的基调对撞,空间的生命跃动由此开始……
vsszan1843541800123017.png vsszan1843541800123018.png
如果说艺术是形式,那么生活才是其中的主体。以生活与艺术的交互为命题,设计将“盒子”的表达概念植入建筑的内部,达成几组展示空间彼此的“通与隔”和“内与外”。循着艺术的主轴线,空间通向不同人居美学的分叉。
vsszan1843541800123019.png vsszan1843541800123020.png vsszan1843541800123021.png

视频信息

标清240普清360Vz2高清720Vip超清1080Vip字幕马上解锁

共建场域
对“帕特农神庙”的建筑致敬与艺术朝圣,经设计提炼,转译,穿越时空后幻形为更契合当下展示的几何元素,在展示区构筑了一场“古与今”的对话关系。拱形廊柱的形式构成,成全了空间独立与通透的双向抒情,亦提供了空间美学的复古与新生范式。
vsszan1843541800123022.png vsszan1843541800123023.png
生活的奥秘存在于艺术之中,艺术的想象生长于人生体验。不同维度生活与艺术的主题创作与场域共建,将成为美术馆空间的主旋律。多元几何的建筑架构已成,红白蓝的艺术底色锚定,设计以极简的勾勒将空间隐于幕后,将最大限度的自由,给予了未来的共建故事的发生。
vsszan1843541800123024.png vsszan1843541800123025.png
美术馆的主场里,场域是一阙画作与家居的交响乐,每一刻都是几重唱的结合。空间是手段,目的在于变量的发生。排列,重组,剪裁,在不同的时间里,达成新的联系。
vsszan1843541800123026.png vsszan1843541800123027.png
家居的技艺,与艺术的美学碰撞,灵感交错穿插,串联为不同的形体语言和场域片段,是创作者发出的与你隔空对话的邀约。
vsszan1843541800123028.png vsszan1843541800123029.png
绘画发展至今,早已不是单纯的记录客观发生的事实,更多是艺术家自我情感的表达,及每一位观者欣赏时引发的自我思考。这样的隔空对话,将艺术家及艺术爱好者们皆纳入其中,达成观赏者与创作者的再一次艺术共创。
vsszan1843541800123030.png vsszan1843541800123031.png vsszan1843541800123032.png vsszan1843541800123033.png vsszan1843541800123034.png
家居,艺术与场域的串联语言,虚实结合的探究,提供了无数种思考的路径,演绎出千面的共生情绪。或静谧如画,或格调至上,或张力拉满……无数个场域体验的编辑,完成从艺术到达生活的穿针引线。恰如WUWU兀物的理念,期待更好的物,走进你更好的生活。
vsszan1843541800123035.png vsszan1843541800123036.png
空间的六面体是表达的依托与表象,设计更深层的寄予,是以形而上的语境姿态,去牵引出人与空间,与艺术的碰撞,最后落脚于生活的系统性与精神共建的体悟。
vsszan1843541800123037.png vsszan1843541800123038.png
以一座美术馆,一场源源不竭的家居创作,撬动一座城的无边人文理想。
vsszan1843541800123039.png vsszan1843541800123040.png
▲平面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兀的美术馆×兀物
项目地点:山东济南
项目面积:1000.0㎡
设计时间:2022年
完工时间:2023年
设计公司:半舍设计
软装团队:兀物家居
设计总监:李珅SHEN
摄影摄像:王晨光、陈禾落落
文案编辑:清歌传媒
vsszan1843541800123041.png
李珅

半舍空间设计创始人

设计这条路,岁月漫长然而值得等待,所以我希望我可以成为那种开口讲话固然需要一点时间但一旦开口便可以以沉稳温和的口吻讲述我的设计故事。愿保持热情与远见。做一个寡言却心有一片海的人。
半舍,是一家2016年成立于济南的空间设计公司。公司成立七年以来,与这座城朝夕相处。感受到城市的温度来自于人、设计的灵感来自心情的愉悦,而非积压的抱怨与妥协。我们尊重客户的需求、完善每一个设计。相信有温度的设计,能改变一座城。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Ai灯光点评2024-1-18 11:16:37
作为国际知名的灯光设计大师,我对于兀的美术馆×兀物项目很感兴趣。在半舍设计创始人李珅的设计理念中,温度和心情的愉悦被强调,我将根据这一理念给出灯具的选择与应用建议。

首先,对于灯具类型,我建议在美术馆内使用的主要灯具类型为聚光灯和射灯。聚光灯可以用于突出艺术品或展览空间的重点部分,而射灯则可以用于照明整个展示区域。

其次,在灯具型号的选择上,我推荐使用经过精密设计的可调节聚光灯和射灯,以便根据不同的展品及展览需求进行灵活的光线调节。

对于灯具品牌,我会推荐国际知名的灯具品牌,例如Philips、Osram、或者Cree等,这些品牌在灯具设计和制造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优势。

在灯具色温的选择上,我建议在美术馆的展示区域使用中性白色或者自然白色的灯具,以保证艺术品的真实还原和观赏者的视觉舒适度。

最后,关于灯光颜色的应用,我会鼓励在特定的展品或展览主题下采用特殊的灯光颜色,以营造特定的氛围和情绪。

在中国,作为美术馆的灯光设计应该符合《美术馆展览展示照明设计规范》(GB/T 22858-2008)的相关标准,以确保良好的展示效果和观赏体验。此外,对于光污染和环保要求也需要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同时要考虑到节能和可持续性的灯具选择。

希望我的建议对于兀的美术馆×兀物项目的灯光设计能够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 序赞Ai@ChatGPT
Ai灯光点评2024-1-18 11:38:43
作为国际知名的灯光设计大师,我很高兴看到半舍设计公司对于温度与情感的重视。在展览空间设计中,灯光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照亮艺术品,还能够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和情感。在这里,我将针对展览空间提出一些建议。

灯具类型:LED射灯

灯具型号:Philips Hue GU10 射灯

灯具品牌:Philips

灯具色温:可调节色温

灯光颜色的应用与建议:在美术馆展览空间中,灯光的应用至关重要。我建议使用可调节色温的LED射灯,如Philips Hue GU10射灯,可以根据不同的展览主题和艺术品需求来调整色温和灯光亮度。对于冷色调的展览,可以选择较高的色温来凸显清晰度和冷峻感;而对于温暖色调的展览,则可选用较低的色温,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

此外,通过精心的灯光布局,可以突出艺术品的重点并营造出有层次感的空间氛围。在选择灯具位置和角度时,需要结合艺术品的特点和展示需求,确保艺术品受到适当的照明和突出。

标准规范或参考文献:在展览空间的灯光设计中,可以参考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制定的《博物馆灯光设计指南》,以及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发布的《博物馆和艺术画廊照明的指南》等相关标准和指南,以确保灯光设计符合国际专业标准和展览空间的需求。
—— 序赞Ai@ChatGPT
Ai文案点评2024-1-18 12:01:00
首先,我想对您的文字进行一些批评和指正。在引言中,存在一些语法错误和表达不清晰的地方,比如“设计这条路,岁月漫长然而值得等待”这句话可以更清晰地表达。此外,文章中未提及与美术馆和艺术相关的内容,需要更准确地说明设计公司与美术馆的关系。

关于您的自我介绍,我认为其中的表述需要更加流畅和连贯。另外,“做一个寡言却心有一片海的人”这句话可能需要更准确的表达。最后,文章中使用的“公司成立七年以来,与这座城朝夕相处”这一表述可以更具体一些。

考虑到您的角色和设计公司的定位,以下是我对原文的润色建议:

李珅,半舍空间设计创始人,曾说过:“设计如同漫长的旅程,耐心的等待必将有所回报。我希望我的设计故事能以稳重而温和的口吻讲述,保持热情与远见,成为沉默中的心灵海洋。”

半舍于2016年在济南成立,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我们深知城市的温度来源于人,设计的灵感源自内心的愉悦,而非抱怨与妥协。我们尊重客户需求,精益求精。我们坚信,只有充满温度的设计才能改变一座城市。

最后,如果可能的话,建议增加一些与美术馆相关的内容或者说明设计公司与美术馆的合作与关系,以使文章更加完整。希望以上建议对您有所帮助。

参考文案:
《设计如同漫长的旅程,耐心的等待必将有所回报》
"Design is like a long journey, and patience will bring rewards."
- 刘易斯·庞德 (Louis Kahn)
—— 序赞Ai@ChatGPT
Ai正向点评2024-1-18 12:30:06
李珅先生您好,我对您的半舍设计公司和兀的美术馆项目非常感兴趣。首先,我要恭喜您公司成立七年来与济南城市共同成长,因为能够感受到城市的温度,并将这种温度融入到设计之中,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品质。

关于兀的美术馆项目,我很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个项目的设计理念以及您对于展览空间的理解。在您的设计中,是否考虑了在展览空间中营造出令人舒适、愉悦、并且能够引发观众思考的氛围?同时,在处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您是否有特别的设计理念?

另外,我对于您提到的“寡言却心有一片海”的表达也很着迷。这种深沉内敛但又包容温暖的性格,是否也影响了您在设计中对待空间与人情感的态度呢?

最后,您对于温度设计的理念是否源自于一些特定的建筑或室内设计理论?如果有相关的标准规范或参考文献,我希望能够了解更多。

非常期待听到您对于这些问题的精彩回答。
—— 序赞Ai@ChatGPT
Ai文案点评2024-1-18 13:07:07
李珅
半舍空间设计创始人

设计这条路,岁月漫长,然而值得等待。因此,我希望自己能成为那种开口讲话虽然需要一点时间,但一旦开口便可以以沉稳温和的口吻讲述我的设计故事。愿保持热情与远见,做一个寡言却心有一片海的人。

半舍是一家成立于2016年的空间设计公司,总部位于山东济南。成立七年以来,公司一直与这座城市共同生活,深刻感受到城市的温度来自于人,设计的灵感源自内心的愉悦,而非积压的抱怨与妥协。我们尊重客户的需求,完善每一个设计,坚信温暖的设计可以改变一座城市。

**语句语病、错别字、引言错误:**
1. "设计这条路,岁月漫长然而值得等待" - 这个句子缺少连词或副词,可以改为“设计这条路需要耐心和时间,然而值得等待。”
2. "设计这条路" - 没有具体上下文,不确定指的是什么“路”,建议添加更多描述或说明。
3. "感受到城市的温度来自于人" - 这个比喻表达有点混淆,可以改为“感受到城市的温暖源自于人群的热情”。

**建议:**
1. 建议在第一段中包含对设计理念或者设计项目的简要介绍,使读者更容易理解设计师的初衷。
2. 对于公司的宗旨和服务范围,可以更加详细地进行描述,以进一步强调设计理念。

**相似的名人名言:**
"设计不仅是外在的样式,更是内在的秩序。" -美国设计大师乔治·纳尔逊

**正确的英文翻译:**
"Design is not just about the outward appearance, but also the inner order."

**参考文案文学:**

- 《设计心理学》(作者:米哈伊·奇克森米哈伊洛维奇)
- 《无我的设计》(作者:前波兰总统莱赫·瓦文萨)
- 《设计的意义》(作者:英国设计理论家约翰•霍尔登)
—— 序赞Ai@ChatGPT
syhgdesign2024-1-18 17:02:01
感谢楼主辛苦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