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安邸AD》建造了一座藏身于上海衡山路8号的“当代园林”——2022冶园•永续MY CASA,并作为展览开放一个月。作为总设计者,我们对主题“永续”之意进行了三个维度的回应:和自然共存的永续,人作为个体的生活及生存的永续,人文价值的永续,即个人意识的延伸。并希望这些思考能转译融入到人居环境中的一些常用空间,使其产生某种意义上的诠释 、重塑和再造;在中文的语境里提取了几组关键词:格物、正心、修身来回应我们的思考,并试图通过材料与物件之间的对话 、交融来理解家的概念 、意义和愿景。        AD CASA提出若干可能性,也抛出一些问题,我们希望来客带着不唯一的答案,在游园的过程中畅想关于居住和生活的愿景。

当人们从城市开车抵达这里,
从非常放松的状态到经过一个转折,
到达一处空旷的地方。
游走当中,
人们已经通过眼睛扫到了远处的亭子,庭院的倒影……
面对当下,
我们希望三个维度都有不同的对永续的回应:
一是我们和自然的永续;

第二个是我们的个人的生活和生存的永续;
最后就是人类人文价值,也就是家的意义的永续。
AD CASA是生活,也高于生活,
它被圈定在了城市的某一个场地当中,
同时向往自然的那种情境和力量,
再通过人文和艺术的方式,
来得到永续的答案。
我们穿梭在各个空间之间,
互相对话的、对抗相容的这一方天地里。
没有花木,依然为园林。
通过连续的小的序列,
到达意向性的空间。
“格物”是一体两面,
它能反映你和世界产生关系的一种欲望;
经过不同的小空间和心绪的变化,
被朦胧包裹的“正心”,
走到自我对话的“修身”,
再通过一个装置艺术,
就可以回到中庭的一汪水,
四水归堂。

如同自然投射进人间的镜像,
停留、起伏、游走,
我希望让人们的身体和情绪以及自然联系在一起。
一条路,一个亭,
甚至人们在任何场所的视线方向,
这种气象会构成对园林的当代理解和传统追溯。
AD CASA拥有利他的、善意的场所精神,
仿佛是一道光,照亮在现实的世界里,
不给唯一的答案,
对所构成的家的一种愿景。
vsszan185328131655481.png vsszan185328131655482.png
vsszan185328131655483.png
vsszan185328131655484.png

        这里有一个大花园,还有一座空阔的房子。丰茂的植物没有过多人工干预,自在地生长着。首先从园林诞生的人工角度,对场地中的户外花园进行”干预“:在花园起点处设计出改变原来动线的”路“与”亭“。

       ”路“代表”连接“——连接自然和人工、过去及未来;”亭“则是对园林的回应,在中国园林中,”亭“具有停留 的意象。建筑师及艺术家的介入旨在唤醒人工及自然间的对话,引领观者(你)进入/观看/互动于其中,临近与对望,感受园的“天然不规则性”,穿梭于自然的开放和人工的围合之间,实现“人与自然共存”的永续。

    “没有花木,依然成园林”正是“冶园·永续 My Casa”的空间论述。当构想AD CASA时,其方法与设计者个人的生活观是知行合一的——创造一种介乎室内与户外的模糊空间,称其为“朦胧”,是界限的模糊,也是物质与精神间的边界。AD CASA“冶园·永续 My Casa”的形成始于“游园”的动态,设计师在冶园的过程中埋下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指向人与自然的交流,暗线则隐喻人与空间的对话、对抗、相融。

      通过镜面、绢布、宣纸等材料的运用,建构出迂回婉转的路径。正所谓“没有花木,依然成园林”,设计师创造出丰富多变的空间形态,错落有致、曲径通幽。若以狭义的维度想象“园林”,人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大概是曲廊亭榭中的叠山理水之景;而把“园林”的意象运用在更广泛的场景中,其原型是恒久的,无疑也是当代的。

      园林中有文学、有艺术、有在地风土,还有建造者与居住者的个性化想象——冶园之道,放置于任何时空皆可成立。从斯卡帕(Afra and Tobia Scarpa)与巴拉甘(Luis Barragán)建筑作品中,我们也能体会到造园的思维。

vsszan185328131655485.png vsszan185328131655486.png vsszan185328131655487.png vsszan185328131655488.png vsszan185328131655489.png vsszan1853281316554810.png vsszan1853281316554811.png vsszan1853281316554812.png vsszan1853281316554813.png vsszan1853281316554814.png

       作为一个家,AD CASA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它提出若干可能性,也抛出一些问题。我们希望来客带着不唯一的答案,畅想关于居住和生活的愿景。在纷繁的可能性中,我们提炼出”格物My Possessions"、“正心My Minds"、”修身My Bodies"三个切片;期冀每位游园者自由行走,对每个命题开放性作答。

      格物My Possessions”切片于客厅与餐厅中呈现。在一处珍宝阁式的镜面空间内,精美又脆弱的餐瓷、陶艺、玻璃花器密集排列,物欲的张力集中爆发。餐厅中伫立着一座用生姜紧密排列而成的装置,在展期内,植物将随着生命周期自然变化......

      器皿、食物、花卉的组合不禁让人联想起西方的虚空画派,警醒人们生命的转瞬既逝,身后的名利与物质皆为虚妄。在琚宾看来,“物”之于人既是慰藉,又是牵绊。“当我们与世界产生关系时,‘格物’是个一体两面概念,它折射出欲望,也体现个体人文价值的输出——用显性的‘物’表达隐形意志与情趣。”

vsszan1853281316554815.png vsszan1853281316554816.png vsszan1853281316554817.png vsszan1853281316554818.png vsszan1853281316554819.png


      书房、琴房、茶室与冥想空间构画出第二个切片:“正心My Minds”。这里有自然中的石与木,也有雅趣盎然的茶、画与书。回应的是家给予人心的平静。深圳家中的书房,是琚宾独处时的禅静空间,他喜欢在里边儿习字、看书、打坐,让心灵充实能量,回归正途。“是因为当下生活的节奏太快,我们才更加需要这些能让自己安静下来的空间,去倾听内心的声音。”


vsszan1853281316554820.png vsszan1853281316554821.png vsszan1853281316554822.png vsszan1853281316554823.png vsszan1853281316554824.png vsszan1853281316554825.png

       第三个空间切片“修身My Bodies”探讨身体的“我”及“家”之间的亲疏关系。它将身体的象征置于非日常的场景之中,讲述“我”在家中袒露与包裹的不同状态,也是或亲密、或疏离的人我关系。
      这里铺散着被赋予身体及边界隐喻的家具与艺术品,充满柔软与尖利的对抗,以视觉与触觉的感官体验激发出身体的不同感受。空间内的建构之物都能被消解,只有看不见的情感才能给人带来最大的触动。

vsszan1853281316554826.png vsszan1853281316554827.png

        水是一种特别简单的物质,但却别具精神性。水安静时候像镜子,跳动时像乐意,它利于万物而不争,是既浪漫又智慧的生命之源。

       “游”与“行走”,是“观照自身的”途径,《冶园•永续》的游走动线以四水归一收尾。宁静的中庭空间带有玻璃屋顶,水面在光线的折射下泛动微光。取”四水归堂,天人合一“之意,这是我们在室内空间创造”园中园“的点睛之笔。这处名为”向往I am..."的空间看似空无,却又包容着一切,这里是设计师眼中最强的能量场。每位游园者拥有不同的生活阅历与知识结构,与这汪没怎么被定义的浅池对望,大概能倒映出丰盛的想象之境。

      冶园、造家,任何空间的建构与结果终究将落于形而上的场所精神。 对一草一木的呵护与关爱,让所有人都能从空间中感受到不同的意趣。同时,我们希望不要去标榜更高的物欲,也不要在建造时挥金如土地浪费。利他、善意与永续,是一切空间的理想场所精神。

7月26日主题活动日-《游•空间的能量》

vsszan1853281316554828.png vsszan1853281316554829.png vsszan1853281316554830.png vsszan1853281316554831.png

      与对谈嘉宾蔡崇达的相识始于改造“母亲的房子”,这房子正来自后者的散文集《皮囊》。琚宾以“退”的方法做设计,蔡崇达则心怀“谦卑“的姿态去写作——其中关心他人、关心万物的发心是相似的——正因为他们都始终坚守利他的善意,高能量的对谈激发出重重共情。建筑有文学性,文学也有建筑性,悄然间,家、建筑与文学之间产生了”通感“。

      当人们与一个空间、一段文字产生共情,过程本身就包含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朦胧“。在蔡崇达看来,优秀的创作者必定是一个优秀的感知者与共情者。”走向自己的内心,去感受各种感受,其实也是通往他人内心最快的路。“ 蔡崇达将自己的写作方法总结为”过心过脑“:首先要习得短篇写作的方法,这需要理性层面的逻辑思考与长期练习;而当进入长篇写作的阶段,便需要去消解理性逻辑,表达感性内心......关于理性与感性的交织,琚宾也提出了建筑实践中的类比。”建筑师完成感性思考后,要用特别理性的方法把一个个细节编织起来,变成衡量长、宽、高的数字,最后回到感性的出发点,构成一个完整的圆。“

vsszan1853281316554832.png vsszan1853281316554833.png vsszan1853281316554834.png
《冶园•永续》

项目名称|2022 AD MY CASA冶园•永续
项目地点|上海衡山路8号
艺术总监|朱隽Judy Zhu
空间设计 | 水平线设计
艺术策划|香格纳画廊
植物装置|笠·Hanagasa Flora
展陈策划|朱隽、秦震、许佩佩
摄影|朱海、合众能量
助 理|顺子
文字|陈桑雨
图片视频|安邸AD
主持合伙人|琚宾、刘胜男
设计团队|杨文浩、廖纯赟洢、陈茂生、黎珠
技术团队|胡凯
项目面积|室内430.0m²,户外花园820.0m²
设计时间|02/2022-03/2022
建造时间|06/2022-07/2022


在这个真实可爱的空间里,更有有趣的故事发生。
《夏日琴弦上的欧忒耳佩》
一首写给所有创作者和艺术缪斯们的情诗。
一个美丽的夏日早晨,一位在创作中陷入焦灼状态的艺术家,梦见缪斯女神欧忒耳佩正在悄然穿入他的庭院,他对她紧追不舍,在不同空间里上演了一出追逐与共舞的故事,最终,新的灵感令他的创作得以升华。
本片灵感及拍摄场地来自于由《安邸AD》杂志主办的展览AD Casa “冶园·永续My Casa” 。

a film by Two Rock Pushers & Xu Liang
联合导演Co-director 诗人Poet
王小邪 Wendy Wang
联合导演Co-director 摄影DP 后期Editor
徐亮 Xu Liang
艺术表演 Performing Artists
Jared Mimm(饰艺术家 as the artist)
赵莹Camilla Zhao (饰欧忒耳佩 as Euterpe)
配乐 Composer
宝尔金 Baoerjin



    • 转自:水平线设计
    • 图片©水平线设计
    • 编辑:序赞网
    • 阅读原文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syhgdesign2024-3-14 16:24:00
    感谢楼主辛苦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