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elling Naturally
因山而筑,举折向阳
“居住建筑的本质在于提供生活的多样可能,通过对光线、场地和自然的回应,让建筑成为恰到好处的生活容器,承载人们的情感和梦想。”
—— 朱培栋

vsszan186137300020541.png

历经近四年精心打磨,由line+联合创始人、主持建筑师朱培栋率领团队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的人居社区安吉大家·满园山色实景呈现,实现以“基本设计”为核心,用空间阐释“都市生境”社区营造核心理念,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于塑造日常度假式人居体验,营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代社区。

vsszan186137300020542.png

浙江安吉在地域上被天目山脉东西环抱,拥有独一无二的天赋资源和地脉价值,是江浙一带的度假胜地。大家·满园山色位于安吉城中腹地,伏于营盘山脚,山水环绕之处,是安吉城中区域少有的自然情趣和成熟城市配套兼顾的住宅地块。

vsszan186137300020543.png
vsszan186137300020544.png

“自然共生”是line+联合创始人、主持建筑师朱培栋博士在社区实践中所主张的“都市生境(Community Habitat)”理念的核心。以自然为媒,营造亲生命场景,以细胞级的人居产品,丰富生活的可知觉性,在自然、居民、城市三者间构建可持续的平衡。

vsszan186137300020545.png

在人们对人居社区越来越关注于外在条件的当下,line+坚持回归生活本身,以“基本设计”的手法回应功能、精神、情绪等价值需求,结合光线、空气、景观等环境因素,通过放松的建筑语汇和形式处理,营造生活与自然共生的人居场景,和“日常度假”的生活方式。

vsszan186137300020546.png

01
因山而筑 :
亲生命的场景营造
不同于单一地块的住宅设计,设计团队首先将场地东南侧的营盘山纳入一体化设计,以身心疗愈为导向,通过营造亲生命场景与氛围,将依山而居、栖息自然的传统生命经验融入当代都市的生活,演绎“自然建造(Natural Building)”体系之下的超日常度假生活概念。

vsszan186137300020547.png vsszan186137300020548.png

场地南侧排屋以连续的Z字型锯齿状布局回应东侧的营盘山,不仅能够保证每户都拥有极好的观景视野,而且将单向采光变为多向采光,使得居所内充满阳光,并因此取名为“光之宅”。

vsszan186137300020549.png vsszan1861373000205410.png

连续锯折的平面关系,让原本偏南偏东的房子,矫正为正南向。单体户型结合建筑形体关系形成L型布局,进一步提升观山视线。以首尾相接Z字形布局,让室内多了一个瞰山的面。

vsszan1861373000205411.gif
△ “光之宅”总图布局生成

vsszan1861373000205412.png
△ 组团模型

vsszan1861373000205413.png

02
举折向阳 :
基本形体的可知觉丰富性
“光之宅”的核心理念,基于“本质建造策略(Essential Construction)”。L型体量通过错位排布、顶层消解,在建筑首层形成独立院落,二、三层形成错落露台;置入折板与通透玻璃盒体,丰富建筑形体,也进一步形成无界的观景视线。

vsszan1861373000205414.gif
△ 单体形体生成

vsszan1861373000205415.png
△ 组团户型平面

vsszan1861373000205416.png vsszan1861373000205417.png

通常只有四开间的平层才具备做横厅的条件,多数联排只有两到三开间,因而只能采用纵厅设计。而别具巧思的单体设计通过踞折的形体和视线关系,在室内形成“广角”视野,让山的风景毫无保留的渗透进来。

vsszan1861373000205418.png

南向三开间的大面宽不仅引入更多的阳光,L形平面也使得首层餐客厅与庭院相互咬合,提供内外互动的传统合院居住体验。北立面为功能空间的安排,厨房、卫生间,控制开窗视角,设置金属格栅,确保私密性。

vsszan1861373000205419.png

全新的居住空间——高窗墙比、三面宽景、院落以大幅视野、巨幕视角,形成了一种私密性优于联排,景观获取优于合院的居住格局,将度假的松弛感、居住的安定感贯彻始终。

vsszan1861373000205420.png vsszan1861373000205421.png

建筑崇尚自然璞拙,立面上运用了大面积落地玻璃、仿石漆涂料、金属型材等现代材料,简洁通透,进一步提升观山视野和互动空间。在光影变化作用下,明晰的体块关系与精致的材质细节,丰富建筑的现场感知。

vsszan1861373000205422.png
△ “光之宅”墙身大样

vsszan1861373000205423.png
vsszan1861373000205424.png

03
生活起居 :
高弹性与包容度
“光之宅”室内以一种极高的弹性和包容度,以“去精装风格”为宗旨,抛弃表面的风格化设计,围绕通透、高效、互动而设计的LDKG一体化空间,回归深层次的诉求,让使用者最大化地感知“山的风景”,给予当代家庭以足够的社交场景和空间。

vsszan1861373000205425.png vsszan1861373000205426.png

洋房整体南偏西10度的楼栋排布,保证南向的阳光和观山视野,建筑采用了高效的核心筒,确保户内有更大的使用面积,同时南向开间10-15米不等的展开面,以获得最大限度的采光。

vsszan1861373000205427.png
△ 洋房墙身大样

vsszan1861373000205428.png vsszan1861373000205429.png vsszan1861373000205430.png

室内根植于使用需求,去风格化的设计手法,将各功能区相互连通融合,形成自由共享的流动空间,实现静隐、流动的东方空间特质,强调“住宅的本真是生活”。

vsszan1861373000205431.png vsszan1861373000205432.png vsszan1861373000205433.png vsszan1861373000205434.png

04
茶山客厅山色共鸣 :满园山色的景观概念同样源自对场地地形的解读,以自然缓坡与山景的对景关系为灵感,将茶田形态进行抽象转译。北区以南北景观中轴为茶骨,依据地势变化梳理塑型,以9-10米自然缓坡地形,将齐整的线条顺地形之势落于地块之上,打造立体的“缓坡台地花园”。曲径通幽,拾曲而上,以有机共生的方式将茶园山色融入居住场所,营造栖居山野的松弛体验。

vsszan1861373000205435.png vsszan1861373000205436.png vsszan1861373000205437.png vsszan1861373000205438.png

“光之宅”地块,设计以更加细腻的手法将景观与建筑相融合。通过精心设计的植被和地形,静谧的氛围与自然的山色相辅相成,营造出一种深邃、宁静的居住体验。

vsszan1861373000205439.png

从“借景”到“造景”,设计强调人与自然的互动,微地形的台地设计串联口袋花园、社区会客厅、FUN PARK、下沉庭院等全龄段活动空间,形成立体漫游式体验路径。在满足容量平衡的商业逻辑下,结合多重景观设计手法,营造“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在地度假感受,促进邻里间松弛健康的交流互动。

vsszan1861373000205440.png

05
结语 :
在住宅产品快速迭代的背景下,line+坚持对居住本质、生活本源的思考,更关注自然等亲生命要素,倡导健康松弛的新型生活方式和多元生机的活态社区,以此构筑可持续的城市生境。

vsszan1861373000205441.png

作为大家房产落地安吉的首个“度假式社区”作品,line+通过叠山、理水、筑园、造景等策略,创新低密住宅产品,营造高端品质与自然气质兼备的生活系统——既是可持续的人居社区,也是松弛愉悦、令人向往的家。

vsszan1861373000205442.png


项目名称: 安吉大家·满园山色建筑、景观
设计单位:line+建筑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项目主创:朱培栋
设计团队:肖卫星、李彬淼 、黄芸婷、杜梦颖、杨霄御、张琦琪(建筑);李上阳、饶非儿、金剑波、苏陈娟、张文杰(景观)
业主:杭州市城建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施工图合作单位:汉嘉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位置:浙江,湖州,安吉
建筑面积:115120平方米
设计周期:2020/06-2021/02
建设周期:2021/02-2024/03
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
材料:石材、涂料、铝板、型材
摄影:陈曦工作室、line+


  • 转自:lineplus
  • 图片©lineplus
  • 编辑:序赞网
  • 阅读原文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syhgdesign2024-3-30 00:35:18
感谢楼主辛苦分享
HZ小青年2024-3-31 09:57:45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