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szan187265140006091.png vsszan187265140006092.png

从柏拉图的理想国
到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
城市  不仅是现实的社会结构
更是人类生活品质的锚点
以勒·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规划三十一点》为肇始
我们一直沿用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理论框架
以工业社会的逻辑去认知都市社会
试图将都市问题还原为工业问题
于是,城市中的生活
生产和教育等区域被设置得界限分明
刻意划分为相对孤立的板块
这最终造就了城市的疏离
人们住在某处
却似乎从未真正属于那里
……

聚集融合
Convergence& Integration
城市小板块的生长能力,         
对区域健康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大湾区的建设恰好为此
提供了独特的基因。

vsszan187265140006093.png

越秀地产南沙庆盛项目以便利的交通为基础,将住宅、高校和产业园区规划无缝衔接,大盘逻辑也应运而生。五层多功能综合体以垂直街区的概念布局,共生形态的设计在社区生态构建中起到基础性作用。

vsszan187265140006094.gif

“聚集与融合”是现代城市规划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强调通过空间的优化和功能的整合,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社区活力的提升。

vsszan187265140006095.png

在该综合体中,这种聚集与融合体现在多个层面:
知识与技能的聚集
面对毗邻的港科大,商业体结合会议交流、沙龙等功能,使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紧密联系,形成知识创新高地,促成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与技术创新的实现。
经济活力的聚焦
产业园区的引入不仅为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人群提供了就业机会,也吸引了众多企业和创业投资。这种经济聚集效应提升了商业体的投资价值,为整个城市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社区文化的融合
在融合中,人们能够共享资源,增强了社区的包容性和多样性。这种融合有助于形成一种共同的社区文化和认同感。

vsszan187265140006096.png vsszan187265140006097.png

动态交织
Dynamic intertwining
建筑作为一种物理构成,
是连接商业、教育和产业的活跃媒介。
动态交织的流线形成一个互动性强、
功能多样的环境,
它是实现聚集与融合的关键。

vsszan187265140006098.png vsszan187265140006099.png vsszan1872651400060910.png vsszan1872651400060911.png vsszan1872651400060912.png
△1F


在首层至三层的空间当中,公共空间的配置鼓励开放性和灵活性,促进社群自然交流和互动。通过设计灵活的共享工作空间和多功能设施,支持不同背景的产业体和个人之间的协作与交流。

vsszan1872651400060913.png vsszan1872651400060914.png vsszan1872651400060915.png

项目所在地毗邻港科大,自然融入的高等教育资源不仅为商业环境注入了活力和创新的思维,也让年轻人可以直接与经济社会前沿保持交流。生活、校园和商业资源的交织派生出独特的产学研模式,形成内循环,为社群带来了持续更新的动力。

vsszan1872651400060916.png vsszan1872651400060917.png vsszan1872651400060918.gif vsszan1872651400060919.png
△2F


社会学常强调,空间不仅是社会结构的反映,更是塑造社会关系的工具。从沙龙、路演中心到产业展区、放映厅。共享,意味着场所应用的民主化和信息与资源的快速流通,也意味着更多自由蜕变的可能。

vsszan1872651400060920.png vsszan1872651400060921.png vsszan1872651400060922.png vsszan1872651400060923.png vsszan1872651400060924.gif vsszan1872651400060925.png vsszan1872651400060926.png vsszan1872651400060927.png
△3F


多元核心
Polycentricity
当社区的多元性被建立起来的时候,
能够激发人们更丰富的行为,
“场所”由此产生。

vsszan1872651400060928.png vsszan1872651400060929.png vsszan1872651400060930.png

这种多元性体现为功能多样性、文化多维度和包容的社区环境。在生活消费为主的四层和五层,相比产业办公为导向的功能空间,这里拥有更为灵活而生动的围。

vsszan1872651400060931.png vsszan1872651400060932.png vsszan1872651400060933.png vsszan1872651400060934.png vsszan1872651400060935.png vsszan1872651400060936.png vsszan1872651400060937.png

多功能长廊以大跨度弧形将空间流线与城市景观双向结合,廊道的建筑形式也将湾区城市与水的密切关系潜移默化地呈现。

vsszan1872651400060938.png vsszan1872651400060939.png vsszan1872651400060940.png vsszan1872651400060941.png vsszan1872651400060942.png vsszan1872651400060943.png vsszan1872651400060944.png

开放自由的空间对话中,英国艺术家Rob Pepper 的装置画轻巧切入城市艺术的当代语义,让人从传统意义上的数字媒体中抽离。标志性的高明度色彩及玻璃重叠,与环境生成一种微妙的平衡。

vsszan1872651400060945.png vsszan1872651400060946.png vsszan1872651400060947.png vsszan1872651400060948.png vsszan1872651400060949.png vsszan1872651400060950.png vsszan1872651400060951.png vsszan1872651400060952.png vsszan1872651400060953.png vsszan1872651400060954.png

大湾区的城市化进程是对人居生活方式的一种改变和对城市文化的重塑,五层的空间构成是一个城市未来生态的缩影。

vsszan1872651400060955.png vsszan1872651400060956.png vsszan1872651400060957.png vsszan1872651400060958.png
△4F&5F

vsszan1872651400060959.png vsszan1872651400060960.png vsszan1872651400060961.png vsszan1872651400060962.png
△建筑外观


空间流线的立体重叠,让多层次、多功能的商业布局成为磁场,在对城市未来可能路径的探索中形成一个了开放的良性循环——联结、互动、交融、实现。

▽分析图

vsszan1872651400060963.png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 |  越秀N+聚所
室内设计 |  广州共生形态设计
设计总监 |  彭征
主案设计 |  谢泽坤 夏声悦
设计团队 |  谢紫山 郑瑾萱 叶子荣
项目业主 |  越秀商管公司、越秀地产湾区公司
项目地点 |  广东 广州
设计时间 |  2023.06
竣工时间 |  2024.02
设计面积 |  5370.0㎡
项目摄影 |  邹锋翰@4U STUDIO


  • 转自:共生形态设计
  • 图片©共生形态设计
  • 编辑:序赞网
  • 阅读原文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一墨人生2024-6-14 11:03:37
设计时间2023.06,竣工时间2023.02,好家伙时间还能倒流的
Sucre8212024-6-18 14:27:26
小编放假了么  几天都不更新了
木栢2024-7-11 10:06:58


感谢分享!感谢分享!
感谢分享!感谢分享
之欧2024-7-3 09:22:06

感谢分享!感谢分享!
感谢分享!感谢分享!
Xx____偉2024-6-27 10:08:25
很棒的设计,66666666
xu5292024-6-14 16:47:39

感谢分享!感谢分享!
HZ小青年2024-6-14 17:33:00
感谢分享!感谢分享!
Neal2024-6-15 11:24:34
感谢分享!感谢分享!
syhgdesign2024-6-16 21:34:31
感谢楼主辛苦分享
阿茂_design2024-6-17 08:09:04
感谢分享!感谢分享!
_SZUMm2024-6-17 08:32:57
感谢分享!感谢分享!
JOKER—XC2024-6-17 11:34:28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下一页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