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户门原本是对着狭长的过道,玄关无储物空间,经改造后,回家后拥有一个沉浸式的独立玄关。
黑色的地铺石、木质隔断 、竹编吊灯、原木长凳以及古韵的挂画和轩窗,都为空间增添了自然质朴的氛围。
功能上辟出了一个储物间,以麻布帘相隔,进出方便,回家后可以进入其中,换鞋换衣放下零碎物品,收纳便捷,不影响室内的整洁,也节省了大量储物柜造成的空间拥挤。
满墙书柜前,一家人可以围桌而坐,煮茶温习,相互陪伴。
卧室的阳台保留开放的状态,而客厅的阳台空间封闭后纳入客厅,窗前刻意留了小沟池,种上高低错落的绿植草被,放上两盏小灯,一直延伸至开放的室外阳台,内外一体。在高楼林立的城市外景下,为自己打造一片自然天地。
女儿房和阳台之间打造了一个鱼缸窗口,自由的鱼群带来治愈松弛的氛围。
女儿房的学习区域采用成品的组合家具,为紧绷的学习时间营造一些呼吸感,也保留调整改动的可能性。
北阳台的宽度本有些窄,独立出去相对鸡肋,反其道内扩,作为开放的养殖区域和手工区域,满足男主人的生活里的一些爱好,同时也可以和家人之间有一个很好的交流和陪伴。
狭长的过道尽头封闭出一个储物间,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少了过道的狭长感;隔墙则是留白,有序的方形孔洞配以简单的陈设,打造禅意的家居氛围。
书房满足持续可变的功能需求,储物,休闲,办公及运动等等扩展需求。
主卧室和开放阳台之间以玻璃门相隔,花池从客厅阳台延伸至此,为主卧创造了良好的景观效果,提升居住体验。床边空间围合成步入式的衣帽间,床尾的墙体嵌入一组柜子做隔夜衣的收纳,满足日常生活的仪式感。
一 楼 平 面 布 置 图 | Ground Floor pl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