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j Sabhagruh | Serie Architects | 2024 | 印度

vsszan111047150102381.jpg
vsszan111047150102382.jpg

Serie Architects已经完成了备受期待的Rajsabahgruh,这是印度古吉拉特邦达兰普尔Shrimad Rajchandra道场100公顷总体规划开发中的核心建筑。
vsszan111047150102383.jpg
vsszan111047150102384.jpg

Raj Sabhagruh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综合体,拥有一个5000个座位的礼堂、教室、演讲室、一个1000平方米的博物馆、一家礼品店和一个300个座位的冥想大厅,堆放在一个新月形60米小丘顶端的40米高的建筑内。
vsszan111047150102385.jpg
vsszan111047150102386.jpg

Raj Sabhgruh的设计于2012年通过国际邀请赛授予Serie Architects,其灵感来自Jain Samavasaran,这是一座传说中的寺庙,由逐渐上升的平台组成,容纳了人类、动物和半神,与坐在这个结构顶端的“Tirthankara”进行神圣交流。这座神话般的建筑代表了知识的聚合——通过话语和学习——作为构建块,使奉献者更接近启蒙。这一概念在所有耆那教寺庙中都得到了具体化,在那里,自相似元素的聚集创造了高耸的shikaras——弯曲的金字塔状形状,覆盖着寺庙中心的圣所,似乎伸向了天空。Serie的设计由13个堆叠的房间组成,向上堆叠时旋转45度。这种旋转堆叠产生了一种由薄而平缓弯曲的混凝土剪力墙组成的联锁剪力墙结构,穿孔以引入自然光。这种精益建筑将结构作为立面和空间定义相结合,旨在减少整个建筑使用的材料。从程序上讲,一个人从底层话语大厅的空间向上上升,到第二层博物馆内的体验式学习,第三层教室内的深入学习,最后到顶层冥想大厅内的内省。从演讲到沉默的旅程。
vsszan111047150102387.jpg
vsszan111047150102388.jpg

一个可容纳5000人的圆形礼堂将平面图固定在地面上,通过一个大型的环绕门厅进入,门厅有8个入口,呈放射状分布在主方向和中间方向。四个弯曲和相交的混凝土拱横跨直径54米、高20米的混凝土鼓,形成了一个无柱的内部。在拱门交叉处形成的方形形成了位于礼堂上方的冥想大厅的结构座。
vsszan111047150102389.jpg
vsszan1110471501023810.jpg

一系列同心的木制隔音板从鼓形天花板的中心向外辐射,让人想起古代耆那教寺庙的主要聚集大厅Maha mandapa天花板内雕刻精美的天空圆顶的放射状图案。圆形礼堂位于其东象限,设有大师舞台,吸引观众与他亲密对话和指导。悬挂式阳台为舞台提供了清晰的视线,而平坦的礼堂地板则为各种节目和活动提供了灵活的空间。
vsszan1110471501023811.jpg
vsszan1110471501023812.jpg

位于礼堂上方的300个座位的冥想大厅高出20米,像一盏发光的灯笼一样照亮了建筑,1000多个发光的光针刻在大理石表面上,从达兰普尔的街道上可以看到。作为一个完全黑暗的内部,空间框架的双重结构独立地支撑着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一系列发光的白色声学面板在大厅内部逐渐旋转,将眼睛和心灵向上吸引到深度沉思中。
vsszan1110471501023813.jpg
vsszan1110471501023814.jpg

外部混凝土剪力墙覆盖着50毫米厚、手工雕刻、粗切的Makrana白色大理石砖。这些砖块是从废弃的大理石板中回收的,它们被刻意地设计得很小,以适应陡峭墙壁的曲率,为立面增添了细腻的质感。利用废弃的大理石增强了Serie设计的精益建筑方法,降低了建筑成本。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该建筑的36个面上手工铺设了超过80万块砖,反映了与Raj Sabhagruh前几年完工的耆那教寺庙的整体梁式结构相同的材料。粗糙的切割暴露了大理石的晶体结构,它以多种发光色调和色调在建筑表面折射和散射光线,并在一天中随着太阳的运动而变化。深圆形窗户将日光带入室内,增加了一层视觉深度,并为整体造型增添了活力。
vsszan1110471501023815.jpg
vsszan1110471501023816.jpg

Serie Architects的负责人Christopher Lee和Kapil Gupta解释说:“我们与道场和Pujya Gurudevshri Rakeshji密切合作,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愿望,用建筑理念回应,并在为期两年的设计期内对其进行了讨论性的完善。我们测试了几次迭代,探索神圣形式的类型。人们非常渴望找到一种现代、难忘和永恒的建筑,可以作为年轻、成长中的道场的象征”。
vsszan1110471501023817.jpg
vsszan1110471501023818.jpg

出现的建筑可以容纳广泛的用途,并随着它所服务的精神使命而不断发展。它作为道场生活展开的背景,将其作为获取知识和内在精神体验的地方。
vsszan1110471501023819.jpg
vsszan1110471501023820.jpg

该建筑坐落在一个广阔的基座上,一个从中心向外辐射的大型广场,将其连接到北部的一个大型餐厅,西部的一个可容纳5000人的露天圆形剧场和南部的耆那教寺庙。广场以凉爽、同心的白色大理石环布局,反射出夏日阳光的热量,点缀着成排遮荫的榕树。广场使道场的社交生活得以展开,成千上万的信徒和游客通过他们日常的对话、学习和冥想节奏从一栋建筑搬到另一栋建筑,其间穿插着用餐和休息。建筑西侧的花园位于圆形剧场的两侧,由当地景观设计师Ficus Design设计,其中有一片神圣的小树林,由108种古老的神圣树木组成,沿着山坡倾泻而下。穿过小树林的阴凉小径允许居民在家和广场之间移动。

vsszan1110471501023821.jpg
vsszan1110471501023822.jpg


Project Details
Location: Dharampur, India
Client: Shrimad Rajchandra Mission, Dharampur
Master plan & Design Architect: Serie Architects
Structural Design: Lera
Auditorium Consultant: RMM Designs
MEP Consultant: Arkk Consulting
Acoustical Consultant: Andy Munroe
Lighting Consultant: Clarity
Drawing Manager: Gleeds

    • 转载自:Archilovers
    • 设计师:Serie Architects
    • 图片©Serie Architects
    • 坐落:Dharampur / India / 2024
    • 语言:English
    • 编辑:序赞网
    • 阅读原文
    Ai 分析中……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HZ小青年2025-1-17 11:22:49
    感谢分享!感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