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szan194773150127151.png
△二楼跑马廊俯瞰内院和外廊 ©形在空间


山岫茶宿·叙永‍
泸州首个山野美学民宿
项目坐落于四川泸州市叙永县红岩村,背靠缥缈俊秀的丹山,面朝悠然广阔的茶田。这里的山石均为红色,红岩村和丹山因此得名。

vsszan194773150127152.png
vsszan194773150127153.png
△山岫鸟瞰 ©小隐建筑

vsszan194773150127154.png vsszan194773150127155.png
△山岫鸟瞰 ©存在建筑

vsszan194773150127156.png
△茶田里的山岫 ©形在空间


建筑及室内设计均由小隐建筑出品,整体延续了小隐建筑一直以来乡野建筑营造的基调,低调内敛而又特立独行,适宜的融于环境之中。川南民居与现代建筑的结合,辅以当地元素的点缀,将东方美学洒落在这片川南田野之中,山林、雨雾、霞光的浸润,赋予了山岫诗意与灵气,在朦胧间演绎隐逸之美。

vsszan194773150127157.png vsszan194773150127158.png
△大雾笼罩的茶田与山岫 ©存在建筑

vsszan194773150127159.png
△山林掩映的山岫 ©形在空间

vsszan1947731501271510.png
△浓雾中的山岫 ©存在建筑


停车信步,穿过竹林小径,一条条整齐的茶垄扑面而来,茶田的尽头,层叠的山峦挂在天边。

vsszan1947731501271511.png vsszan1947731501271512.png
△茶田与丹山 ©形在空间


空气里弥漫着淡然的茶香,山岫从茶田中探出一角。

vsszan1947731501271513.png vsszan1947731501271514.png
△夜幕下山岫一角 ©形在空间

vsszan1947731501271515.png
△山岫前院 ©形在空间


前行数十步,得一长廊,廊以围院,院中植茶,茶田上站着三五杂树。

vsszan1947731501271516.png vsszan1947731501271517.png vsszan1947731501271518.png
△山岫前院的长廊 ©存在建筑


穿廊渐进,绕过一块红色巨石,是一个爬满翠云草的静谧小院,抬头望去,一方天空顺着瓦片滑入眼帘。

vsszan1947731501271519.png
△山岫前院的长廊 ©小隐建筑

vsszan1947731501271520.png
△山岫前院的长廊 ©存在建筑

vsszan1947731501271521.png
△入口连廊夜幕内景 ©小隐建筑

vsszan1947731501271522.png vsszan1947731501271523.png
△山岫内院的一方天地 ©小隐建筑

vsszan1947731501271524.png
△茶室看向前院的长廊 ©存在建筑


巨石对面通透的落地玻璃勾画出远处匍匐在山坡上的茶田,还有若隐若现的远山,扑面而来的巨幅画卷和入口处的隐蔽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种曲径通幽处的豁然开朗让人心旷神怡。

vsszan1947731501271525.png
△山岫内院俯瞰 ©小隐建筑

vsszan1947731501271526.png vsszan1947731501271527.png
△山岫多功能厅及外廊 ©形在空间

vsszan1947731501271528.png
△山岫多功能厅外广阔的茶田与远山 ©形在空间


入院后的身心 自然松弛。看似随意的窗洞和隙口,都框着一幅幅如画山色,画随人动。

vsszan1947731501271529.png vsszan1947731501271530.png
△山岫二楼客房阳台景观 ©形在空间

vsszan1947731501271531.png
△山岫茶室窗景 ©形在空间

vsszan1947731501271532.png
△山岫接待厅窗景 ©形在空间

vsszan1947731501271533.png
△山岫观景台的三角取景框 ©存在建筑


竹林摇曳发出莎莎的声响,鸟语虫鸣穿透山林,萦绕在充满茶香的空气中,更透着些许山野禅意。

vsszan1947731501271534.png
△从屋面缝隙中出挑的观景台 ©小隐建筑

vsszan1947731501271535.png
△树林环绕的茶室 ©存在建筑

vsszan1947731501271536.png
△夜幕中茶田远望山岫 ©存在建筑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vsszan1947731501271537.png vsszan1947731501271538.png
△夜幕中茶田远望山岫 ©存在建筑

vsszan1947731501271539.png
△客房阳台远眺云雾缭绕的丹山 ©形在空间


山岫,以诗而名,入梦山野。

vsszan1947731501271540.png
△夜幕中茶田远望山岫 ©存在建筑


闲时,煮茶独饮。

vsszan1947731501271541.png
△茶室露台与竹林 ©形在空间

vsszan1947731501271542.png
△茶室与内院 ©形在空间

vsszan1947731501271543.png
△茶室俯瞰 ©小隐建筑


坐看山间四时变幻。

vsszan1947731501271544.png
△多功能厅外廊金色的落日 ©小隐建筑

vsszan1947731501271545.png
△观景台落日美景 ©小隐建筑

vsszan1947731501271546.png
△绿色的茶垄连接红灰相间的瓦 ©形在空间

vsszan1947731501271547.png
△客房阳台俯瞰活动草坪 ©形在空间


置身山林,自在松弛。

vsszan1947731501271548.png
△二楼跑马廊俯瞰内院和外廊 ©形在空间

vsszan1947731501271549.png vsszan1947731501271550.png vsszan1947731501271551.png
△一楼带庭院的客房 ©形在空间


与茶为伴,食山之味。

vsszan1947731501271552.png
△采茶的小姑娘 ©小隐建筑

vsszan1947731501271553.png
△采茶的主理人 ©小隐建筑

vsszan1947731501271554.png vsszan1947731501271555.png
△多功能厅内景和外廊 ©形在空间

vsszan1947731501271556.png
△路过山岫的茶农 ©存在建筑


抄经颂钵,听风阅书。

vsszan1947731501271557.png
△观景台打卡的客人 ©小隐建筑

vsszan1947731501271558.png
△茶室露台放空的客人 ©小隐建筑


在这方乡野的山林间,感受它独有的避世感,
栖居在陶渊明田园仙境的诗中!

vsszan1947731501271559.png
△茶田里赤脚奔跑的客人 ©小隐建筑

vsszan1947731501271560.png
△茶室露台打卡的客人 ©小隐建筑

vsszan1947731501271561.png
△夜色中宁静的山岫 ©形在空间

vsszan1947731501271562.png
△夜色中宁静的山岫 ©存在建筑


「山岫茶宿·叙永」仅打造6间客房,共3种房型,满足不同客群的出行需求。一件家具、一扇窗、一束花、一缕光……没有过多复杂的装修,却处处尽显东方美学。

vsszan1947731501271563.png vsszan1947731501271564.png vsszan1947731501271565.png vsszan1947731501271566.png vsszan1947731501271567.png vsszan1947731501271568.png vsszan1947731501271569.png
△二楼客房内景 ©形在空间


屋顶铺设传统小青瓦,并以红瓦点缀,户外地面满铺当地红岩,暖白色的稻草漆外墙,木结构屋架,将传统川南建筑的神韵勾勒出来。

vsszan1947731501271570.png vsszan1947731501271571.png vsszan1947731501271572.png
△川南民居在山岫中的现代演绎 ©形在空间

vsszan1947731501271573.png
△川南民居在山岫中的现代演绎 ©存在建筑

vsszan1947731501271574.png
△被掀开的木结构大屋面 ©小隐建筑


红黑相间的瓦片构建起宽阔的瓦屋面,似两片茶叶的嫩芽分裂开来,裂缝中探出一个红色的悬挑观景台,赋予了山岫独特的形象识别性。

vsszan1947731501271575.png
△类似叶芽裂开的大屋面 ©小隐建筑

vsszan1947731501271576.png vsszan1947731501271577.png
△从大屋面裂缝中出挑的观景台 ©形在空间

vsszan1947731501271578.png
△从大屋面裂缝中出挑的观景台 ©存在建筑


入口和后院伸展出的长廊,像是山岫张开的臂膀,将自然更好的揽入怀中。置身山岫,或是山林藏于屋后,亦或是屋舍藏于林中,一切都自然而然。

vsszan1947731501271579.png
△伸入茶田竹林的外廊 ©形在空间

vsszan1947731501271580.png
△山岫鸟瞰 ©存在建筑

vsszan1947731501271581.png
△茶室看向入口的连廊 ©形在空间

vsszan1947731501271582.png
△林中望向入口连廊 ©存在建筑

vsszan1947731501271583.png
△竹林下的茶室 ©形在空间


室内整个空间延续了阴翳淡然的气质,淡雅柔和的色调与温润的木材结合,将度假感和自然感巧妙融合在了一起。通透的落地门窗将室外自然引入室内,每一个角落都散发出不动声色的东方之美。

vsszan1947731501271584.png vsszan1947731501271585.png vsszan1947731501271586.png vsszan1947731501271587.png vsszan1947731501271588.png
△二楼客房内景 ©形在空间

vsszan1947731501271589.png vsszan1947731501271590.png
△剖面图

vsszan1947731501271591.png vsszan1947731501271592.png
△平面图



建筑主创团队|小隐建筑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潘友才
设计总监|杨喆(合伙人)
技术总监|陈仁振(合伙人)
设计团队|杨锐、胡沁梅、赵亚线、苟源君、黄宇婷
施工图团队|成都美厦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业主单位|叙永县叙永镇人民政府
施工单位|四川成鸿建业投资有限公司
项目摄影|存在建筑-建筑摄影、形在空间摄影
撰文|潘友才、葛祥鑫
项目地址|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叙永镇红岩村
建筑面积|693.0㎡
项目材料|稻草漆、铜铝复合板、中空超白玻、木纹漆、小青瓦(混搭)、熔岩板、微水泥、云杉实木板
建成时间|2024年6月


vsszan1947731501271593.png
陈仁振、杨喆、潘友才(左至右)

小隐建筑事务所主创团队



vsszan1947731501271594.png

2015年4月小隐建筑创立于中国成都。意象建筑论的开创者和践行者,意象建筑流派的先锋代表。将创造全新多维空间体验,营造具有感情和生命力的诗意空间环境作为核心理念。小隐建筑秉承“以意赋象,以象见意”,诗画创作结合东方哲学思考的建筑创作方法。意象作为人与自然相通的媒介,是一种“场景化”的存在,包含了现实与想象。意象建筑以自然和人文意象中提炼出来的原型构建场景,赋予建筑强烈的可读性和可识别性,进而形成叙事性的建筑空间,表达出特定的审美观点和艺术性的文化共情感,实现建筑的艺术升华。在建筑实践中追求美学性和适用性的平衡,保证建筑的功能要求和视觉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精神审美需求。意象建筑希望将建筑转化为一种“建筑形象语言”,让建筑能同文字一样,被大众更容易地解读理解,为抽象的理论概念变为具体新颖的设计表述,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力图成为中国文化及文明的传播者和创造者。


    • 转自:环球设计
    • 图片©小隐建筑
    • 编辑:序赞网
    • 阅读原文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Sucre8212025-2-15 14:55:55
    感谢分享!感谢分享!
    笛子2025-2-17 00:43:14
    感谢分享!感谢分享!
    syhgdesign2025-2-17 00:58:53
    感谢楼主辛苦分享
    工具箱2025-2-17 09:25:05
    感谢楼主辛苦分享
    ljwei10152025-8-8 11:33:01
    支持赞序网,美学与功能平衡的很好,简约而富有秩序美,期待更多优秀作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