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简净之形,纳生活之韵。

形制澄明如素笺,

细节暗藏音律般的流动感。

器物不喧,自有清响。
vsszan196954030048541.png vsszan196954030048542.png
【不拘形制,不囿范式】

是业主夫妇对家的期待

融汇东西美学意蕴,在烟火人间中构筑一方清雅之境。
vsszan196954030048543.png
女主作为国潮乐队的琵琶演奏,

独特的琴音古韵今声,

皆在疏密有致间演绎东方美学的当代转译,

影响着空间的风格走向。

融合工业乖张与东方意境,

既保留了东方文化的深邃与内敛,

又不失朋克的叛逆与张扬。
vsszan196954030048544.png vsszan196954030048545.png
突破地下空间之窠臼,以"自然为韵,工业为骨"为意境,构筑一方兼具雅集功能与艺术气象的当代隐逸之所。
vsszan196954030048546.png
通过空间解构与光影写意,使观影、酌醴言欢、清谈诸般雅事浑然天成,终成疏朗有致、虚实相生的沉浸之境——既得工业肌理之张力,又藏林泉高致之妙趣。
vsszan196954030048547.png vsszan196954030048548.png
为使挑高5.7米的地下室创造出更具层次和灵活的空间,采用半层设计,并保留天窗处挑高,既优化采光又增强上下空间互动。

【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
vsszan196954030048549.png vsszan1969540300485410.png
天窗如砚,泼墨般将四时光影倾泻而下,在素混凝土墙面勾勒出随时间流转的光之画卷。挑空处以青翠为笔,构筑垂直的山水长卷,使地下的幽居与天地之气暗通款曲。
vsszan1969540300485411.png 【大巧若拙】
任由裸露的混凝土立柱与钢梁以最本真的状态示人。那些粗粝的肌理与锋利的钢结构,恰似宋人山水中的斧劈皴法,在虚实相生间勾勒出空间的铮铮风骨。
vsszan1969540300485412.png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园冶》
vsszan1969540300485413.png vsszan1969540300485414.png vsszan1969540300485415.png
上下空间的过度追求视觉的流动性和张力表达,黑色钢构楼梯为核心纽带,构建出融合现代与工业的空间叙事。冷锻钢构件与细腻的莱姆石形成质感上的对仗,散发出一种既轻盈又坚韧的气韵。

vsszan1969540300485416.png vsszan1969540300485417.png vsszan1969540300485418.png 【起承转合】01 vsszan1969540300485419.png
莱姆石小条砖铺陈于墙面,

如时间的微雕,

以其天然纹理的隐秘与色调的细腻渐变,

勾勒出一种超然于世的平和意境。
vsszan1969540300485420.png vsszan1969540300485421.png vsszan1969540300485422.png
错层手法构建多维度的立体空间,重屋累榭的空间序列,各功能区域依势而筑,如精舍般隐于高差变化之中,延续"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空间趣味。
vsszan1969540300485423.png vsszan1969540300485424.png


——

ELEGANT

“人在其中,时而登临,时而穿廊”


工作室以木盒置入,构筑出一片超然于俗的静思场域,氤氲着文化的深沉气息。天然木纹如山水画卷般在墙面上徐徐展开,在间接照明下呈现出丰富的材质层次。
vsszan1969540300485425.png vsszan1969540300485426.png
【音律】

乐音浮游,如半透的云絮洇入宣纸,

一笔一荡,皆是未干的墨韵。

琴弦震颤的刹那,空间便生出褶皱,

格栅筛下疏影,似有还无的声息在梁柱间迂回。
vsszan1969540300485427.png
教学空间以若隐若现的旋转门区隔,在虚实之间勾勒出东方美学的静谧。旋转门开合之间既能完全敞开形成流动空间,又可闭合营造独立场域。
vsszan1969540300485428.png 【淡褐轻涂岁月深, 古韵今风共一吟】
vsszan1969540300485429.png
像是给所有的颜色上蒙了一层灰色的薄纱,中和了原有的艳丽和厚重,透过结构的间隙洒落,化作细碎的辉芒,既清晰又迷离。
vsszan1969540300485430.png
楼梯经三次转折打破线性轨迹,

创造出类似电影蒙太奇般的空间体验,

使居者在行进中,

视线被刻意引导至不同的空间片段。
vsszan1969540300485431.png vsszan1969540300485432.png
地下暗室,

光显得格外重要,

墙面开窗,

借入光线勾勒关键转折点,

形成停顿与转折的节奏变化。
vsszan1969540300485433.png vsszan1969540300485434.png
一楼作为生活空间,

丰沛的采光和开阔的布局,

不仅回应了实用,

更是饱满了情绪在空间中的存在感。
vsszan1969540300485435.png vsszan1969540300485436.png
茶室与阳台的过渡空间,以一道半透的移门屏风完成衔接。恰似宋代绢画,将外界景致过滤为隐约的轮廓,唯见光影在纸面上游移。
vsszan1969540300485437.png
vsszan1969540300485438.png
开阖之际,温情浮动。屏展时,阳台的清风携着晨光入席,茶香与家人的闲谈便随着光影舒展;

轻阖后,素影婆娑,将外界的纷扰滤远,独留一室暖语低徊——所谓隔断,原是为让相伴更显珍贵。
vsszan1969540300485439.png vsszan1969540300485440.png
视角转向,门厅的木盒造型楔入茶室与餐厅之间,设计以减法为加法,将实用隐入虚无。那些必需的琐碎,在此化作建筑本身——不是附加之物,恰是空间自身的绵长。
vsszan1969540300485441.png vsszan1969540300485442.png
梳理外归的尘嚣,

又指引内室的清幽。

利落线条切割出几何秩序,

温润木纹暗藏岁月温度。
vsszan1969540300485443.png vsszan1969540300485444.png
木色幽深,光线昏暧时,

连寂静都成了低音部,压住一轴泛黄的山水,不让它飘起来。
隐 现 之 间                 
vsszan1969540300485445.png vsszan1969540300485446.png vsszan1969540300485447.png
厨房与餐桌之间,隔着一道恰到好处的距离——不远不近,刚好够一句"尝尝咸淡"的传递,也容得下一盘刚出锅的菜带着热气上桌。这里没有严格的边界,只有自然而然的流动。
vsszan1969540300485448.png vsszan1969540300485449.png
每个区域都保持着恰好的距离,视线可以自由穿行,在转折处遇见新的景致,而脚步始终遵循着最舒适的节奏。最好的动线设计不是刻意为之,而是让行为不着痕迹地融于日常。
vsszan1969540300485450.png
vsszan1969540300485451.png
【不催促,也不挽留】

门与门之间的留白,恰是余韵。

偶然开启的缝隙里,透露出不同时空的片段。
vsszan1969540300485452.png
【光在此学会收敛】

窗帘筛进的天光,床头垂落的暖调,都自动调节至适合沉思的亮度,衣柜的推拉门以哑光质地消解存在感,方寸之地便自动切换成适合做梦的频率。
vsszan1969540300485453.png vsszan1969540300485454.png MERRY
不张扬存在,却始终在场;

不刻意挽留,却让人心甘情愿地归来。

业主回访

这是我们在同一小区设计的第三个项目,当初业主夫妇也是看了同小区的工地后敲定了云行

男业主妈妈说“想把北京的房子卖掉,在南京再装一套”

女业主即将生产,还来到现场鼎力支持我们

用心装好每一个家,真诚永远是必杀技

✧剖面图
vsszan1969540300485455.png
✧原始结构
vsszan1969540300485456.png vsszan1969540300485457.png
✧平面布局
vsszan1969540300485458.png vsszan1969540300485459.png vsszan1969540300485460.png
  • 项目名称 / 清律
  • 项目地址 / 江苏 南京 紫京叠院
  • 主创团队 / 云行空间建筑设计
  • 项目周期 / 2023.09-2024.10
  • 建筑面积 / 315.0㎡
  • 项目类型 / 全案设计+全案托管 落地服务
  • 空间摄影 / 黄秉文
  • 主要材料 / 海洋板 洞石 亚克力 金属 双饰面 艺术涂料
  • 转自:云行空间
  • 图片©云行空间
  • 编辑:序赞网
  • 阅读原文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syhgdesign2025-4-5 03:40:08
感谢楼主辛苦分享  
阿茂_design2025-5-31 08:25:22
感谢楼主辛苦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