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壤酒店选址于一处连排的鱼塘,东侧是烟波浩渺的太湖,北侧紧邻沙塘港河,南侧依傍竺山,西侧与社区市集相接。面对这个具体且多样的环境肌理,我们尝试寻求一种适宜的空间机制,向外回应四个方向,向内组织空间,以唤起蕴含当地风土精神的空间经验。

▽北立面© Luo Canhui 罗灿辉 / Vector Architects 直向建筑
vsszan197132110946411.jpg
▽太湖与北立面© Luo Canhui 罗灿辉 / Vector Architects 直向建筑
vsszan197132110946412.jpg
▽鸟瞰© Luo Canhui 罗灿辉 / Vector Architects 直向建筑
vsszan197132110946413.jpg
我们选择“院子”作为空间组织的基本单元。每个院子对应一个功能,再通过平面与高度的设置,将多个院子聚合在一起,形成“并置的群院”——建筑体量也因此得以化整为零,避免单一体量的过大尺度对环境带来的压迫感。

▽从书院水塘看向香樟水院© Luo Canhui 罗灿辉 / Vector Architects 直向建筑
vsszan197132110946414.jpg
▽餐厅滨水就餐区© Luo Canhui 罗灿辉 / Vector Architects 直向建筑
vsszan197132110946415.jpg
▽穿过灌木看向连桥© Luo Canhui 罗灿辉 / Vector Architects 直向建筑
vsszan197132110946416.jpg
建筑底层的室外游廊系统一共串联着九个院子,由西向东延伸,根据氛围对应不同的自然主题,构成群院格局中多个带有鲜明特征的节点。地面标高顺应原始地形,由西向东下沉,最终嵌入山脚的水塘,形成半层高差的微地形。

▽北立面局部© DONG建筑影像 / Vector Architects 直向建筑
vsszan197132110946417.jpg
▽西入口廊院© Luo Canhui 罗灿辉 / Vector Architects 直向建筑
vsszan197132110946418.jpg
▽西入口廊院© Luo Canhui 罗灿辉 / Vector Architects 直向建筑
vsszan197132110946419.jpg
▽西入口廊院© Luo Canhui 罗灿辉 / Vector Architects 直向建筑
vsszan1971321109464110.jpg
▽柱廊空间© Luo Canhui 罗灿辉 / Vector Architects 直向建筑
vsszan1971321109464111.jpg
砖墙体量上方的水平檐口从竺山向运河一侧逐级叠落,端头朝向河口处立有一座玻璃光塔。这些微妙的动作最终结合在垂直方向上的漫游步道和体量开合,呈现出一个空间的立体游走系统。

▽连桥和光塔© Luo Canhui 罗灿辉 / Vector Architects 直向建筑
vsszan1971321109464112.jpg
▽光塔庭院© Luo Canhui 罗灿辉 / Vector Architects 直向建筑
vsszan1971321109464113.jpg
▽光塔内景© Luo Canhui 罗灿辉 / Vector Architects 直向建筑
vsszan1971321109464114.jpg
▽光塔内景© Luo Canhui 罗灿辉 / Vector Architects 直向建筑
vsszan1971321109464115.jpg
▽从全日餐厅看向竺山© Luo Canhui 罗灿辉 / Vector Architects 直向建筑
vsszan1971321109464116.jpg
在我们的构想中,每一个院子就是一个“小的世界”——各自拥有不同的光、风、尺度、景和氛围。空间界面和自然光的明暗组织调动身体的游走,视野角度随之变换,在若干个“小的世界”之间创造出了一种复杂的关系,像是蒙太奇般的空间切换。日常光线被引入西侧的廊院,在地面层营造出多个近人尺度的花园。

▽石庭© DONG建筑影像 / Vector Architects 直向建筑
vsszan1971321109464117.jpg vsszan1971321109464118.jpg
▽花接铺地庭院© DONG建筑影像 / Vector Architects 直向建筑
vsszan1971321109464119.jpg
▽花接铺地庭院© DONG建筑影像 / Vector Architects 直向建筑
vsszan1971321109464120.jpg
雨露阁作为整个建筑群的空间枢纽与多个院子相接,圆形青铜雨斗被放置于高16米的空间顶部,作为屋檐汇集疏导雨水。樟树水院尺度最大,东侧朝太湖方向敞开,南北两侧由两层通高铜网包裹的客房走道环绕界定。河岸边高耸的光塔呼应太湖之水,塔顶高24米,通体采用玻璃砖砌筑而成,映射着天光的变化。

▽从雨露阁看向花接铺地庭院© DONG建筑影像 / Vector Architects 直向建筑
vsszan1971321109464121.jpg
▽雨露阁© Luo Canhui 罗灿辉 / Vector Architects 直向建筑
vsszan1971321109464122.jpg
▽从雨露阁首层仰望青铜雨斗© DONG建筑影像 / Vector Architects 直向建筑
vsszan1971321109464123.jpg
▽青铜雨斗局部© Luo Canhui 罗灿辉 / Vector Architects 直向建筑
vsszan1971321109464124.jpg
▽青铜雨斗鸟瞰© Luo Canhui 罗灿辉 / Vector Architects 直向建筑
vsszan1971321109464125.jpg
▽从雨露阁看向樟树水院© DONG建筑影像 / Vector Architects 直向建筑
vsszan1971321109464126.jpg
▽樟树水院© Luo Canhui 罗灿辉 / Vector Architects 直向建筑
vsszan1971321109464127.jpg
▽从樟树水院廊下看向叠水景观© Luo Canhui 罗灿辉 / Vector Architects 直向建筑
vsszan1971321109464128.jpg
▽樟树水院雨景© Luo Canhui 罗灿辉 / Vector Architects 直向建筑
vsszan1971321109464129.jpg
▽盐洞与天光© Luo Canhui 罗灿辉 / Vector Architects 直向建筑
vsszan1971321109464130.jpg
▽通往盐洞的步道© Luo Canhui 罗灿辉 / Vector Architects 直向建筑
vsszan1971321109464131.jpg
▽泡池与天光© Luo Canhui 罗灿辉 / Vector Architects 直向建筑
vsszan1971321109464132.jpg
湖、河、山、市远近各异,我们通过穿透的视线将其纳入群院,不同景别的自然要素与空间相互叠加。细柱、片墙、檐口化作剪裁的框架,水面的波光、摇曳的树影与河上缓行的船帆若现其中,人或探索或偶遇,步移景异,现实与想象不断转换。

▽茶阁© Luo Canhui 罗灿辉 / Vector Architects 直向建筑
vsszan1971321109464133.jpg
▽光塔夜景© Luo Canhui 罗灿辉 / Vector Architects 直向建筑
vsszan1971321109464134.jpg
▽模型照片© 直向建筑
vsszan1971321109464135.jpg
▽草图© 董功
vsszan1971321109464136.jpg
▽总平面图© 直向建筑
vsszan1971321109464137.jpg
▽首层平面图© 直向建筑
vsszan1971321109464138.jpg
▽二层平面图© 直向建筑
vsszan1971321109464139.jpg
▽三层平面图© 直向建筑
vsszan1971321109464140.jpg
▽四层平面图© 直向建筑
vsszan1971321109464141.jpg
▽五层平面图© 直向建筑
vsszan1971321109464142.jpg
▽屋顶平面图© 直向建筑
vsszan1971321109464143.jpg
▽剖面图© 直向建筑
vsszan1971321109464144.jpg
  • 项目信息
  • 地理位置:无锡市宜兴市周铁镇大有秋,江苏,中国
  • 建筑/室内(公区)/景观设计:直向建筑
  • 主持建筑师:董功
  • 项目建筑师:管世鹏
  • 驻场建筑师:姜鸣
  • 设计管理:赵亮亮、冯超颖
  • 施工管理: 赵亮亮、李锦腾
  • 项目成员:李舒阳、闫旭、姜鸣、马小凯、黄天植、王颖、翁启程、毛博、李莫非、黄雄深
  • 合作设计院:无锡拈花湾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 合作设计院项目建筑师:韦星
  • 合作设计院建筑师:王伟
  • 结构设计:骆正琦
  • 机电设计:张琳、王慧想
  • 室内设计:直向建筑、上海禾易室内设计有限公司
  • 景观设计:浙江蓝颂园林景观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机电顾问:上海维致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幕墙顾问:北京标高时代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灯光顾问:上海艾特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 标识设计:上海壹恩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 声学顾问:创艺建声咨询有限公司
  • 绿建设计:江苏兆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业主:宜兴大拈花湾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施工方: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清水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园林机施有限公司
  • 结构类型:框架结构、钢结构
  • 建筑材料:彩色清水混凝土、陶土砖、青铜、玻璃砖、不锈钢金属网、喜马拉雅盐砖、水磨石、石
  • 建筑面积:16674.87平方米(地上11,881.94平方米、地下4792.93平方米)
  • 占地面积:5027.00平方米
  • 用地面积:9140.04平方米
  • 设计周期:2021.09-2022.12
  • 建设周期:2022.04 -2024.08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syhgdesign2025-4-13 18:20:58
感谢楼主辛苦分享
HZ小青年2025-4-14 14:14:53
感谢分享!感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