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szan197490280916101.jpg vsszan197490280916102.jpg
业主希望建造一座行业博物馆,不仅希望能够展示圣农集团四十年来在农业科技、生态养殖、食品安全领域的突破性成就,还要为行业专家、科研机构、政府代表提供一个技术交流与产业研讨的高端平台。这座建筑不仅是一个静态的展览馆,更是一个动态的知识枢纽,承载着推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使命。

▽场地鸟瞰© 亮点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3.jpg vsszan197490280916104.jpg
▽建筑半鸟瞰© 亮点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5.jpg vsszan197490280916106.jpg
基地环境:武夷山腹地的生态桃源

项目选址于厂区所在的所在地 – 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这里是武夷山脉的延伸地带,森林覆盖率极高,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圣农集团在此深耕四十余年,建立了完整的生态循环养殖体系,实现了零污染排放,与周边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场地环境© 青橙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7.jpg
▽日景鸟瞰© 青橙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8.jpg vsszan197490280916109.jpg
▽屋顶鸟瞰© 青橙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10.jpg
基地东北侧紧邻水质清澈的富屯溪,东南侧与一条县级公路相临,西北侧是员工生活区,南侧则预留了未来的发展用地。由于光泽县地处山区,距离最近的高铁站和机场均需1.5小时车程,因此整个场地宛如一处隐世的生态桃源。

▽筑与自然环境© 亮点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11.jpg
▽远景© 亮点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12.jpg
▽外观© 亮点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13.jpg
▽近景半鸟瞰© 亮点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14.jpg
站在基地内,可以清晰地看到武夷山的层峦叠嶂,富屯溪的碧波荡漾,以及远处郁郁葱葱的森林。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成为建筑设计的核心灵感来源。

▽剖面路径© 时境建筑
vsszan1974902809161015.jpg
▽道路层视角© 青橙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16.jpg
▽西立面© 亮点影像 /青橙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17.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8.jpg
▽西立面近景© 亮点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19.jpg
▽东立面© 亮点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20.jpg
▽东立面近景© 亮点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21.jpg
设计概念:从大地生长而出的建筑

建筑师的核心策略是让建筑成为地景的延伸,让新建建筑既是功能的载体,也能成为景观的一部分被城市享用 – 而简单的现代人工构筑物。设计采用”再造山景”的概念,通过三片微微翘起的曲面大地延伸而来的屋面,再现了武夷山脉的起伏形态,使建筑与周围的山势、水系自然融合。

▽体量生成© 时境建筑
vsszan1974902809161022.jpg
▽类型学分析© 时境建筑
vsszan1974902809161023.jpg
▽鸟瞰© 青橙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24.jpg
▽远景© 亮点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25.jpg
▽建筑与景观© 亮点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26.jpg vsszan1974902809161027.jpg
▽东立面近景© 亮点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28.jpg
屋面与大地的连续性

建筑屋面并非水平,而是像自然地貌一样轻轻起伏,呈一大两小的形态向上翘起,屋面也就形成三片悬浮的景观庭院。这些屋面并非独立的结构,而是从地面自然滑升而成,仿佛大地被轻轻掀起,形成了下方的建筑空间,分别是主要的展览空间、序厅与餐厅。

▽建筑流线图© 时境建筑

vsszan1974902809161029.jpg
▽建筑屋面呈一大两小的形态向上翘起© 青橙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30.jpg vsszan1974902809161031.jpg vsszan1974902809161032.jpg
▽近景鸟瞰© 青橙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33.jpg vsszan1974902809161034.jpg
屋面之间的交接处采用咬合式形态,使内部既有大空间的相互独立分区,又保持内部的交通的连贯性,而屋面的三个景观也完全可以走通。从外部看,整个建筑就像三片被风拂动的叶片,柔和的曲线与武夷山的轮廓遥相呼应;屋面最大坡度为45度,绿色植被可以生长的同时,行人也可以轻松站上屋面,此时便可以将武夷山、富屯溪、厂区尽收眼底。

▽建筑流线图© 时境建筑
vsszan1974902809161035.jpg
▽屋面绿化© 亮点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36.jpg vsszan1974902809161037.jpg
▽鸟瞰© 青橙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38.jpg
▽近景鸟瞰© 亮点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39.jpg
▽台阶与座椅© 亮点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40.jpg vsszan1974902809161041.jpg
▽水景© 亮点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42.jpg vsszan1974902809161043.jpg
立面设计:受挡土墙启发的折面混凝土语言|Facade Design: Folded Concrete Language Inspired by Retaining Walls

建筑师采用了挡土墙常见的折叠钢板的形态作为建筑立面的灵感来源,采用一系列折叠的混凝土折板,设计为立面元素的肌理和空间构成要素 – 这些折面围绕了整个建筑的轮廓,既是崭新的立面语言,又是新形态的空间构成载体:在低矮区域,折面贴近地面,具有挡土墙的稳固感;在建筑入口和公共空间,高耸的折面逐渐内收,结合高耸的玻璃幕墙,形成室内空间,构成了入口、餐厅等空间; 在建筑立面上,这些折面被轻轻分开,形成缝隙可以引入光线和外面的景观;大的折面上还拥有更细一级的斜纹折面肌理,在这里,雨水可以顺着肌理流下,同时也内藏了建筑所需要的各种通风百叶。

▽立面生成© 时境建筑

vsszan1974902809161044.jpg
▽立面生成© 时境建筑

vsszan1974902809161045.jpg
▽立面分析© 时境建筑

vsszan1974902809161046.jpg
▽东立面近景© 亮点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47.jpg
▽折叠钢板的形态作为建筑立面的灵感来源© 青橙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48.jpg vsszan1974902809161049.jpg
▽北立面近景© 亮点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50.jpg vsszan1974902809161051.jpg
▽立面细部© 亮点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52.jpg
▽“缝隙”般的开窗© 时境
vsszan1974902809161053.jpg
▽立面近景© 亮点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54.jpg vsszan1974902809161055.jpg
▽外观细部© 亮点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56.jpg vsszan1974902809161057.jpg
▽西立面细部© 亮点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58.jpg vsszan1974902809161059.jpg vsszan1974902809161060.jpg vsszan1974902809161061.jpg
▽立面细部© 青橙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62.jpg vsszan1974902809161063.jpg vsszan1974902809161064.jpg
空间组织:无柱展览与生态节能

筒仓结构转化成展览空间

主展厅采用四个巨型筒仓状剪力墙作为主要支撑结构,它们由高强度混凝土现场浇筑而成,直径达25米,筒体内部容纳了展厅、楼梯、电梯。筒仓之间形成了具有天光的高达25米的垂直中庭,作为展览路线的最后下行通道。

▽分区图© 时境建筑

vsszan1974902809161065.jpg
▽高达25米的垂直中庭© 亮点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66.jpg vsszan1974902809161067.jpg vsszan1974902809161068.jpg
▽天窗© 亮点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69.jpg
▽中庭与流线© 亮点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70.jpg vsszan1974902809161071.jpg
这种设计使展厅完全无柱,提供了连续、开阔的展览流线,并且高大的中庭空间适合未来展出大型装置、模型,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具有精神属性的室内聚集空间。中庭顶部开设北向的带有百叶的天窗,让剧烈的日照可以以柔和可控的方式进入展区中庭,为漫长的展览路径提供舒缓的氛围。

▽中庭细部© 亮点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72.jpg vsszan1974902809161073.jpg vsszan1974902809161074.jpg
▽中庭细部© 亮点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75.jpg vsszan1974902809161076.jpg vsszan1974902809161077.jpg
气候适应性设计

福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湿热多雨、太阳高度角大,本建筑采取多项被动式节能策略。建筑采用了倾斜屋面,它坡度经过计算,既能快速排水,雨季植被构造也能充分吸收雨水;建筑的屋面花园拥有60cm以上的屋面覆土,形成了优良的热容效应,阻挡热量进入室内;建筑的采光更加精准,设计之初就有意通过功能布置控制博物馆展厅的封闭空间需求与公共功能空间对光线的需要之间的合理化关系 – 主要展厅采用封闭式的人工照明、并处于项目的南部,东西南立面均为大面积实墙;在北向方位设置公共空间,如入口和餐厅,并设置大面积玻璃幕墙;中庭的天窗也是北向天窗,避免直射阳光带来的温控能耗;

▽建构爆炸图© 时境建筑
vsszan1974902809161078.jpg
▽北向设置大面积玻璃幕墙© 青橙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79.jpg
▽入口大厅© 青橙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80.jpg vsszan1974902809161081.jpg vsszan1974902809161082.jpg vsszan1974902809161083.jpg
▽细部© 时境建筑
vsszan1974902809161084.jpg
▽餐厅© 亮点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85.jpg
▽展厅© 亮点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86.jpg vsszan1974902809161087.jpg vsszan1974902809161088.jpg
▽傅光明先生展厅© 亮点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89.jpg vsszan1974902809161090.jpg vsszan1974902809161091.jpg
▽历史展厅© 亮点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92.jpg vsszan1974902809161093.jpg
▽其它展厅© 亮点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94.jpg vsszan1974902809161095.jpg
隐藏式设备层

所有暖通、排烟设备均隐藏在三个屋顶的三角形技术层内,上部是覆土种植的屋面,从远处看,建筑就像一座绿意盎然的小山,摆脱了上人屋面公共活动空间需要与设备共存的处境。

▽屋顶、设备与花园一体化© 时境建筑

vsszan1974902809161096.jpg
▽屋顶花园© 亮点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97.jpg
▽屋顶空间© 青橙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98.jpg vsszan1974902809161099.jpg
社会意义:向城市开放的生态客厅

建筑落成后,迅速成为整个武夷山片区的工业旅游之起点。白天,它是行业博物馆,展示中国现代农业的辉煌成就;夜晚,屋面景观平台向市民免费开放,成为纳凉、观星、聚会的公共空间。许多当地孩子喜欢在曲面屋顶上奔跑,远眺武夷山的日落;老人们则坐在折面阴影下聊天,享受富屯溪的微风。这座建筑不仅属于圣农集团,更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诠释了”建筑与环境共生”的理念。

▽夜景© 亮点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100.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01.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02.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03.jpg
▽夜景© 青橙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104.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05.jpg
▽夜景细部© 青橙影像
vsszan19749028091610106.jpg
结语:一座献给土地与未来的建筑

圣农博物馆以其崭新而又自信的姿态,重新定义了工业展览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它不仅是企业技术的展示窗口,更是中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象化表达。在这里,建筑不再是征服自然的象征,而是与山川、河流、社区共同呼吸的生命体。未来,这座建筑将继续讲述圣农集团的故事,同时也将成为武夷山生态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页。

▽模型© 时境建筑
vsszan19749028091610107.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08.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09.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10.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11.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12.jpg
▽建筑语法图谱© 时境建筑

vsszan19749028091610113.jpg
▽节能与透明度分析© 时境建筑

vsszan19749028091610114.jpg
▽总平面图© 时境建筑

vsszan19749028091610115.jpg
▽一层平面图© 时境建筑

vsszan19749028091610116.jpg
▽二层平面图© 时境建筑

vsszan19749028091610117.jpg
▽三层平面图© 时境建筑

vsszan19749028091610118.jpg
▽立面图© 时境建筑

vsszan19749028091610119.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20.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21.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22.jpg
▽剖面图© 时境建筑

vsszan19749028091610123.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24.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25.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26.jpg
  • 项目名称:圣农博物馆
  • 项目甲方:福建圣农控股有限公司
  • 设计机构:时境建筑
  • 施工单位: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项目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圣农集团厂区内
  • 建成时间:2024;设计时间:2022-2023
  • 建筑面积:6800平米;用地面积:11000平米;造价:1.4亿元
  • 建筑设计:时境建筑(主创、责任建筑师:卜骁骏、张继元)
  • 施工图设计:北京炎黄联合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简海诚)
  • 结构设计: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段世昌)
  • 室内设计:时境建筑
  • 景观设计:源点设计有限公司
  • 幕墙设计:朱萍
  • 灯光设计:北京远瞻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 展陈设计:时境建筑,江苏科学梦创展科技有限公司
  • VI设计:江苏科学梦创展科技有限公司
  • 摄影:亮点影像,青橙影像,时境建筑
vsszan19749028091610127.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28.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29.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30.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31.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32.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33.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34.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35.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36.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37.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38.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39.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40.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41.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42.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43.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44.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45.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46.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47.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48.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49.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50.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51.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52.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53.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54.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55.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56.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57.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58.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59.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60.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61.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62.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63.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64.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65.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66.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67.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68.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69.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70.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71.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72.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73.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74.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75.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76.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77.jpg vsszan19749028091610178.jpg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闫金辉2025-4-28 11:49:13
感谢分享  真不错   顶  顶  顶
syhgdesign2025-4-29 01:20:39
感谢楼主辛苦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