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侘寂教导我们,变动的瞬间即逝才是万事万物的自然状态。」
——贝丝.坎普顿・《侘寂》。
曾赴西班牙游学、工作的女主人,不仅向往欧洲艺术美学,也追求自然有机的松弛生活,於是相较於现代建筑,她寻找并选择了较为古典,甚至有弧形窗的建筑,希望谢和希设计师能保留原有的结构特色,让空间的原生气质,陶冶日常的模样。矿物涂料的镘抹肌理、温润简单的质感家具,打造了安静基底,再加以大开窗撒下光线、隔间设计的打破通透,甚至户外的景观规划设计,让内外空间呈显出一致的舒朗自然,构筑阔亮静谧的所在。
日复一日的平静生活,无需波涛翻涌,却也需要流动,让生活有西班牙般的活力。於是能见到,阶梯以充满变化的曲折与开展,与空间拉扯抗衡,不仅产生手工般的雕塑感,更彰显动态性。不仅止於楼梯,一楼的天花板、实木展示柜不成正圆的形貌,乃至屋里其他诸多角落,所展示的自然色彩与线条曲度,都使人想起陶艺创作时,温润纯朴的土块,经由土板成形等技巧塑成造型量体,接着在陶轮上转动修整、「一切还在变化中」的创作瞬间。
土片看似有机,彼此之间堆叠尚在延伸发展,打破工整固着的限制,甚至,空间里还有未完成的弧形,以及斜摆沙发等细节,使得方向不局限一处,而拥有各种可能的象限。未完成、多向性的线条在空间里自在流动,再加上厨房区轻盈的蓝捎来风的盈迎,进而生发无限想像可能的自由,也让屋主能重温过往异国旅行的放松体验。
想像的火花,不只源於对美学的追求,更来自设计师解决机能问题的聪巧——为减少户外阳光曝晒,在露台顶上铺设竹棚;为了追求空间高度,舍去制式直线的天花板,随势应变;不够宽绰的楼梯,在变形里争取当下的最适空间;欧洲的手工面板,更是以工艺的表象,涵容了空调、音乐、灯光等科技需求,已达成轻松舒适的生活目的。甚至在二楼,纹理独一无二的主卧房弧型门,则是为了动线的流畅,才长出不同一般的形貌。正如制陶般的规则,遵循与自由流动,即在这里因势展开。在无压的未完成里,美正在发生。
- 转自:WABISABI ISSUE
- 图片©WABISABI ISSUE
- 编辑:序赞网
-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