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 Residence
俞寓阳宅
家是由生活所定义出的空间,自然也能被赋予因应生活内涵变动而调整的弹性。俞家三口生活宅的更新,有着保留美好经验的感性,亦有梳理并改善现况、擘画未来的理性,在掌握全方位生活情境之下进行调整,让家拥有承接未来的崭新面貌。
L 形的基地型态与原结构梁位系统限制了公共区域的连续性及天花板高度。透过东北─西南斜角阶梯状的配置,重组片段化的空间,打开一条顺畅的生活通道,同时也实践视觉的延伸性;创造出的四个机能性领域,则兼具独立性与连贯性。三支落於墙体转折处的 3/4 圆木桩,以轻巧的量体软化阶梯状的棱角,并在立面上产生序列节奏感。从玄关进入通道,计画性露出部分横梁结构、辅以近似水泥质感的涂料处理,藉由天花板高度、材质与颜色的对比差异,配合灯具造型选择的巧思,创造出宛如室内与室外的空间感,在木桩和阶梯状空间曲折的暗示下,往来通道之中更有彷佛游走檐廊下的意趣。
贯穿全屋的通道引入来自东、西面的自然光。客厅大面积开窗迎接晨曦的第一道光线,面西的厨房开窗则让午後阳光恣意蔓延。西照光线以不同的角度姿态,伴随家人直到夜幕低垂,期间人与影在留白的墙面产生对话,映射生活最真实的样貌,时而对比浓烈、时而柔光氤氲。客卫浴拉门化身为镜面画框,成为实时纪录生活的镜头,也放大了餐厅的空间感。
如若通道的能量是流动的,则寝居空间就是安适的核心,将工作室/视听室安排於卧室的对角,分开两种截然不同的活动属性。当主卧室房门开启时,则打开家中的另一条光廊直接连通厨房;主卧卫浴外置的洗手台连接化妆桌成为半开放的空间,为主卧争取最大的自然光流量及开阔感,也完美契合夫妻两人的卫浴使用习惯。小孩房则是保留了未来进入学龄阶段的弹性,在柜位和电器插座的预留上做了充分的思考。
理性逻辑是空间设计的基石,依据案例使用目的和需求的不同,经由专业的导入创造出空间的艺术价值。住宅设计最重要的是贴近居住者,不以手法炫技或是繁复的材料堆砌唯美,而是在潜移默化中使生活品质获得提升。俞宅的单纯、自然与雅致,每一个细节处理上恰如其分的力度,实则为设计经验与厚实功底的累积与转化。
- 转自:WABISABI ISSUE
- 图片©WABISABI ISSUE
- 编辑:序赞网
-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