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过时间的场所
A Place Where Time Unfolds
新竹宝山乡拥有丰富生态的辽阔景致、地势温和起伏,嵌於其丘陵与台地交错间的水库湖畔如那碧玉般幽静迷人,基地便坐落於层峦叠嶂的山腰间,业主多年来一步步地将土地购入,随心念亲自在这片土壤上灌溉一株株台湾原生树苗,以恒毅力实践心中理想蓝图。设计师李静敏在与这名女企业家深度的交流下,一点一滴建立对功能和需求基础,最终融合业主希冀这片土地的情感,以当代建筑形式,建造这座与环境共处、传承世代的宅邸。
行驶於蜿蜒山径沿途尽是山林间的烟岚缥缈,基於对环境的尊重,李静敏就地取材以砌石工法叠砌挡土墙铺陈,石板车道衔接留设建筑两端停车处,墙面和地面留下的缝隙,为野生植物提供了栖息空间。整体动线承袭着传统院落精神,以横、纵向性发展诠释进、院的层次脉络,进一步运用体块垂直并列与咬合设计,使其层叠退让、张弛有度地顺应山势环境,无论自何处进入皆与周围物景产生共鸣。展开露天停车处的墙体,与垂直墙面构成了框的视觉屏障捕捉四季,回应着递进美学。借门前浅池为镜,朱红纤细饰柱支撑的悬挑结构映於水面,其倒影赋予环境一丝禅意 ; 一墙之隔又见一庭,循茶道文化中露地的迂回路径而行,即是沉淀心绪的过程,出入茶室的动线不惊扰其他场域,内部则运用低矮窗扇回应雪见障子包容着外部景致,提供一处宁静的会友环境。
沿着浅池旁的过道进入,运用二进形式留设包含卫生间、衣鞋区的玄关,为停处留予转换心境的余裕,与其垂直的横向廊道则贯穿公与私两处范围。客、餐厅挑高七公尺的朗阔器度,揽括庭院天地的苍翠蓊郁,当阳光漫射於内部,偌大的场域瞬间转化成光影的展演舞台,即使身处室内仍亲近着外界自然。其立面 Low-e 玻璃结合建筑展翼的雨披,与内部的平顶之间形成双层屋顶,不仅使空气於顶部通透流动、提升良好的隔热效能,也提供内部充分光线 ; 将一系列L型凝聚核心的地面延展至室外露台和阳台,形成的缘侧无疑是家人们彼此交谈、与环境对话的最佳选择,转角处的阳台作为四代家族相聚时光户外的用餐环境。在这里,欢笑声回荡在庭院里掺和着鸟语和绿意,儿孙们自在地穿梭於绿地或私内庭的露天池嬉水,与家人一同沉浸自然环境中共享天伦之乐,洗涤身、心。
透过墙体区隔客、餐厅与私领域,形成午茶的中界处仍保有开阔视线兼顾隐私,与墙体垂直的横向廊道,依序为书房、卧室、梯间和末端入口,如精致水晶盒的梯间以玻璃砖包覆,摆脱往昔的幽暗印象,在白日夜晚皆有它高雅的模样。沿着悬臂阶梯拾级而上,二层属卧室范围包含起居和书房,挑高的尺度与底层维持互动,由动线细微区分书房的独立性,内部障子式窗扇提供适度采光亦延续端景,营造一处宁静冥想的一隅 ; 李静敏於纵向廊道末端为家人、孩子留设一座全实木榫接结构的小木屋,在这里能远眺湖畔的山光水色,不仅是宅邸中最理想的观景视野,也供予孩子们一处在自然中探索成长的机会,透过户外阶梯能再次通向两处庭院与其串联。
Design Studio | Abraham Architecture & Interior Design
Photography | KyleYu Photo Studio
- 转自:WABISABI ISSUE
- 图片©WABISABI ISSUE
- 编辑:序赞网
-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