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Arche 设计的“上午 10 点,在 Apāto Yume”空间中,宛如一处静谧的休憩之所,以现代视角重新诠释日式情怀。
Arche 是一家屡获殊荣的室内工作室,其设计理念以本质主义为基石——追求形式、材质和氛围的纯粹。他们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家不仅应功能清晰,更应营造一种永恒的庇护所氛围。
在这个项目中,住宅被构思成一系列沉浸式的室内空间,消解了室内外之间的界限。其中的核心设计是对入口序列的重新构想,并引入了玄关。玄关内摆放着盆栽,地面铺设着鹅卵石,既实用又具有象征意义,在进入起居空间之前,为人们提供了片刻的休憩。这道玄关连接着从外部环境到宁静居家的过渡,同时又保留了与日式传统的仪式感。
起居空间以开放性和适应性为特征。滑动玻璃门将主区域延伸至周围环境,营造出一种连续性,增强了自然光线,使空气自由流通。与僵硬的隔断不同,由木材和和纸制成的障子板柔化了边缘,在需要时保护隐私,同时保持流畅的空间质感。室内空间进一步提升了舒适度,精心设计的开口促进了空气对流,并采用自然隔热策略来缓和热带气候的影响。
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元素为整体构图增添了深度。包裹着温暖木材的结构梁与凹墙无缝衔接,隐藏了主卧,并构成了中心聚集点的框架。砾石花园巧妙地划分了客厅、餐厅和厨房之间的区域,赋予了空间质感,并以自然的材质为室内空间增添了基调。
极简的家具营造出宁静的氛围,矮桌与地面齐平,组合沙发则构成了社交中心。沙发背后,一个受传统壁龛启发的灵活凹室,营造出一个冥想的氛围,并可在需要时扩展为客房。这是一个灵活多变的空间,既可以打开形成一个独立的空间,也可以收拢成更小的私密空间。
材料的选择凸显了项目的凝聚力。木质表面贯穿整个室内空间,与原始的混凝土饰面相得益彰,形成有机的对比。它们共同营造出一种踏实而持久的氛围,简约却又层次丰富。
该项目体现了Arche致力于将生活环境提炼成其最本质形态的承诺。通过将传统、材料的完整性和现代的适应**织在一起,家不仅仅是一个住所。它是一个冥想的避难所,光线、纹理和开放性的微妙互动,既带来宁静,又带来联系。
Photography by Marcus Ip
Styling by Other Practice
- 转自:New Norm
- 图片©New Norm
- 编辑:序赞网
-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