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US ONE 500户型拥有绝佳的尺度条件,但在设计层面也客观地增加了难度。面对空间尺度的分配、景观资源的调动、行为动线的梳理、生活方式的打造等实际落位问题,我们尝试以路易斯·康在《静谧与光明》中的建筑哲学思考作为指导线索,最终将设计分布为两条平行但最终交汇的路径。
其一,设计剥离传统豪宅追求繁复装饰与强调空间分隔的构成手法,而是回归空间的本源,即:“人如何在其中生活”。以抽离设计师的“第三者”视角观看空间整体,通过“模糊空间边界”的大块面处理,建立一种内在的、宁静的秩序感。
其二,得益于户型中的360°玻璃幕墙与直面黄浦江一线的江景,让空间可以最大限度的引入自然光线,并成为塑造氛围和情绪的主角。因此,团队在所有能看到外部景观的立面上都不做装饰性的雕琢,以偏建筑语言的手法去构建。
从电梯厅出来,左右两侧都可以进入室内
在OPUS ONE 500项目中,或者说在所有豪宅产品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都逃离不开一个永恒的话题——如何平衡空间的价值体验感与实际的生活方式构建。
对此,LSD给出的答案是:“灰空间”,一些在空间格局上语义模糊,但在功能上确定丰富的小场景。比如,双向沙发对向的X空间,客厅通过立面柜体的围合,自然形成了一个凹位,虽然没有门完全独立于室内,但书架与书桌的关系,也让X空间成为“书房”这件事变得合理。X空间在界面上通过柜体的设计语言与阳台进行延伸,这也在模糊不同空间的边界,同时形成了很好的观景平台。
空间的体块关系以及层次关系,是基于宏观视角去确立秩序,而回归到居住的生活细节,设计团队则使用人本视角定义体验。前者关乎空间格局,后者落于材料肌理。
当多数住宅选择大理石以彰显其公共性时,LSD在OPUS ONE 500项目中全木地板的选择,是对私密舒适的本质回归。也可以说,材料的根本属性,决定了细部构筑的最终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