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好的家该像一首「留白诗」—— 不被冗余填满,却能让木的温润、光的柔缓,自然生长出生活的松弛感。
本案是三口之家,这是他们第二次装修,一直以来他们都憧憬家里有个庭院,这次他们格外笃定 —— 要把对“庭院生活”的向往,真正种进家里。让客厅与庭院不再是割裂的两个空间,而是能成为彼此的 “动态取景框”。
孩子在庭院玩耍,也能透过玻璃,望见客厅暖光下父母读书的温柔模样…… 这种视线与生活感的自然互动,才是他们心中 “家与庭院共生” 的理想模样。
像拿铁般香浓醇厚,奶白与木色在这里交融。罗马帘把自然光剪成细密的条纹,落在浅木色地板上,随着时间推移缓缓移动。窝在橄榄绿沙发上看书、听音乐,连呼吸都跟着慢下来。
没有造型复杂的背景墙,取而代之的是可移动的斗柜+电视,用木色包裹出的阳台休闲区,和沙发后的多功能空间,让家多了几分随性的氛围。
角落的灯、墙上的小幅挂画,都是 “少却精” 的点缀,让空间始终保持着 “透气感”—— 就像生活,不必被填满,留白处才好生长出松弛。
阳台做了面朝庭院的吧台,这里也是屋主最喜欢的地方,午后翻书品茶,夜晚数星听蝉,四季的更迭都尽收眼底。
圆桌与球形吊灯的搭配,不仅有着团圆的美好寓意,也让四周过道的宽度更富裕。餐桌粗粝纹理带着自然的野性,搭配木质餐椅的温润线条,刚与柔的对话里,藏着对 “烟火气” 的精致表达。
餐厅与厨房被木格栅玻璃门层 “朦胧边界” 温柔隔开,却又因光线的穿透,始终保持着呼吸般的联结。
家的美好,从不是靠 “华丽堆砌”,而是像这样,让木的质朴、光的温柔,自然地融入日常,成为滋养身心的容器。当我们不再追求 “一眼惊艳”,转而拥抱 “久处不厌” 的简素与松弛,才真正懂得:家的高级感,本就源于对生活本真的尊重与呼应。
- 项目地址︱惠济路41号院
- 设计类型︱旧房改造
- 项目面积︱90.0㎡+30.0㎡
- 设计风格︱原木极简
- 项目设计︱武汉咫尺空间设计
- 转自:咫尺设计
- 图片©咫尺设计
- 编辑:序赞网
-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