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店, 成都, 中国
  • 建筑设计:NYPE
  • 面积:235 .0m²
  • 项目年份:2021
  • 摄影师: 存在建筑, Xiaozhi
  • 厂家:KALDEBEND, 五湖牌水泥, 德阳鑫荣钢化玻璃
  • 主创建筑师:Joao Lemos, 杨洋
  • 设计团队:Stefano Dicarlo
  • City:成都
  • Country:中国
  • 继五年以前我们第一次为耍衫设计其门店以来,这是我们第二次受委托对同一空间进行再设计。其挑战是如何耳目一新,为街坊居民以及商店的顾客提供独特的体验。近年来贴近大自然的生活体验给予我们启发,在外立面的更新设计以及整体室内设计中绿色植物被融入其中,使得即便身处于中国繁忙大都会的城市中心也能享受平静的空间氛围。
  • 原本的建筑空间是19米深的镜像L型,被2.7米到4.2米的狭小柱网所局限,我们在此空间中引入三维有机的形态体量,使其变得流动而引人入胜。从沿街店面到居民后院,连续的空间层次被创造;时而紧缩、时而豁然开朗的节奏以及不同的大小尺度让空间变得丰富;沿此路径在特别选择的墙体位置设置形状和大小经过仔细推敲的洞口,通过洞口可窥看绿意葱葱的景观,以此在这极为限制的原本平淡无奇的空间中创造一系列让人意想不到的空间节点,使其体验的深度及其复杂性都被大大提升。
  • 例如,当站在卫生间外洗手时,透过非对称的椭圆形窗洞可享受后院的绿植景观,洗手池为定制设计,当洗手时水流顺着凹槽流向低处的植物种植池。
  • 在此次的更新设计中咖啡店的功能需求被增加,由于店铺所处的街道栽有枝繁叶茂的槐树作为行道树,我们在外立面的更新设计中使其空间化立体化,融入了多种形态的功能需求。除了进入店铺的入口以外,城市家具被作为外立面的一部分进行一体化设计,流线型的座凳突出于外立面的二维界面方便街道行人就坐。在外立面的室内一侧还一气呵成地设计了可以看到绿植景观的咖啡座位和休闲区以及植物种植池,使得外立面成为了一个可以同时容纳多种不同使用的有机体。
    • 项目完工照片 | Finished Photos
    vsszan26900201229271.jpg vsszan26900201229272.jpg vsszan26900201229273.jpg vsszan26900201229274.jpg vsszan26900201229275.jpg vsszan26900201229276.jpg vsszan26900201229277.jpg vsszan26900201229278.jpg vsszan26900201229279.jpg vsszan269002012292710.jpg vsszan269002012292711.jpg vsszan269002012292712.jpg vsszan269002012292713.jpg vsszan269002012292714.jpg vsszan269002012292715.jpg vsszan269002012292716.jpg vsszan269002012292717.jpg vsszan269002012292718.jpg vsszan269002012292719.jpg vsszan269002012292720.jpg vsszan269002012292721.jpg vsszan269002012292722.jpg
      • 转载自:Archdaily
      • 设计师:NYPE
      • 图片©NYPE
      • 语言:简体中文
      • 编辑:序赞网
      • 翻译:Archdaily
      • 阅读原文
      Ai 分析中……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慕凯风芒果2023-3-17 17:29:49
      关于作者:ArchDaily was founded in March 2008 with the mission of delivering the most complete information to architects around the world; every week, every day, every hour, every moment: as soon as it is happening. It is the online source of continuous information for a growing community of thousands of architects searching for the latest architectural news: projects, products, events, interviews and competitions among others. Our editorial staff works on a daily basis with the most prestigious and influential architectural practices around the world in order deliver specific and valuable content to a highly specific audience: architects. ArchDaily has quickly established itse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