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乡村回迁安置房工程,涉及当地6个村,近400户农村家庭的拆迁与安置。
▽鸟瞰:聚落的黏连状态© 赵奕龙

vsszan56871021042151.jpg
▽鸟瞰:整体聚落© 造作建筑

vsszan56871021042152.jpg
▽鸟瞰:临水区域© 赵奕龙

vsszan56871021042153.jpg
▽水边:隔岸观村© 赵奕龙

vsszan56871021042154.jpg
项目于2021年完成第一期建设,随着村民陆续迁入,并在自家开出了超市、餐馆、各类店铺等五花八门的微型乡村商业,这里已经初步形成了社区氛围。
▽鸟瞰:已有烟火气的聚落© 造作建筑

vsszan56871021042155.jpg
▽民居:村民入住后的街区氛围© 赵奕龙

vsszan56871021042156.jpg
▽居民形成的归属感© 赵奕龙

vsszan56871021042157.jpg
▽建筑形成远近层次© 赵奕龙

vsszan56871021042158.jpg
共同生活的今昔

汨罗当地的大部分村落现状可以用八个字形容:小簇散落,清冷无序。坡地林间的几栋房子组成微型聚落,布局松散,建筑也充满了低质量的拼凑感。
我们尊重这种强调隐私与独立的乡村个体生活,但也想在新的聚落中尝试重塑有规模、有社交互动的群体生活模式,让乡村的烟火气得以回归。
▽民居:院落及人行区域© 赵奕龙

vsszan56871021042159.jpg
▽大屋:屋顶的连接© 赵奕龙

vsszan568710210421510.jpg
▽水边:广场与广场舞时间© 赵奕龙

vsszan568710210421511.jpg
▽宅间小径© 赵奕龙

vsszan568710210421512.jpg
▽槽口檐廊© 赵奕龙

vsszan568710210421513.jpg
之所以是“重塑”,因为这种生活模式在湘北地区早已形成。它实现于一种已被业界前辈定义过的建筑类型:湘北大屋。
▽大屋原型调研:岳阳张谷英村鸟瞰© 造作建筑

vsszan568710210421514.jpg
湘北大屋的重构

这原本是一种家族式建筑群,建筑之间有明显的轴线关系,在每条轴线上通过天井的串联,形成“丰”字形空间递进。但无论建筑群如何扩张,屋顶始终紧密连成一片。因此整个大屋呈现“下分上合,多进多排”的特点。
▽大屋拆解过程© 造作建筑

vsszan568710210421515.gif
通过 “轴线——图底——分户——去礼制——归类”的分层解读,我们从“大屋”中拆解出6种建筑单体基本类型,再通过变形、筛选、组合,将其拼合成不同规模的大屋聚落,每一组大屋外围包裹机动车道,内部形成宅间人行小径。
▽类型演化© 造作建筑

vsszan568710210421516.gif
▽建筑类型一© 造作建筑

vsszan568710210421517.jpg
▽建筑类型二© 造作建筑

vsszan568710210421518.jpg
屋顶连接的意图

大屋的“下分”,解决了不同家庭的独立居住需求。 而“上合”才是探讨群体生活的一种方式。因此我们以“屋顶有连接的可能性”为依据,对所有类型进行重新编辑排布。
▽大屋面概念手稿© 造作建筑

vsszan568710210421519.jpg
▽湘北大屋爆炸图© 造作建筑

vsszan568710210421520.gif
▽民居:典型立面© 赵奕龙

vsszan568710210421521.jpg
▽鸟瞰:大屋屋顶© 赵奕龙

vsszan568710210421522.jpg
▽大屋:随地形起伏的院落© 赵奕龙

vsszan568710210421523.jpg
▽屋檐下的宅间对话© 赵奕龙

vsszan568710210421524.jpg
▽下分上合的大屋组团© 赵奕龙

vsszan568710210421525.jpg
▽由屋顶连接围合成的开放式院落© 赵奕龙

vsszan568710210421526.jpg
▽鸟瞰-屋顶局部© 赵奕龙

vsszan568710210421527.jpg
▽鸟瞰:大屋屋顶俯视© 赵奕龙

vsszan568710210421528.jpg
然后运用钢木结构的屋顶衍生段,在尽量不遮挡阳光的情况下,于宅间营造并突出这种连接。最终我们获得一种可拆可合的全新建筑组团,通过共享屋檐,试图从物理层面拉进邻里关系,再产生化学反应,形成社区氛围。
▽水边:屋顶连接产生的檐下空间© 赵奕龙

vsszan568710210421529.jpg
▽檐下空间形成标志性场所© 赵奕龙

vsszan568710210421530.jpg
▽临水大屋© 赵奕龙

vsszan568710210421531.jpg
▽临水界面© 赵奕龙

vsszan568710210421532.jpg
▽鸟瞰:大屋屋顶© 赵奕龙

vsszan568710210421533.jpg
尾声:鱼熊兼得的快乐

  • 作品拍摄期间遇到一位正在和邻居火热聊天的爷爷,他对我说这个房子很好。我问哪里好。他说:“一栋栋房子都是分开的,很好!”
  • 看得出他很喜欢独立的居住方式,也很享受这种高密度群落带来的邻里氛围。

▽鸟瞰:生活区夜景© 赵奕龙

vsszan568710210421534.jpg
▽民居:聚落夜景© 赵奕龙

vsszan568710210421535.jpg
▽聚落已形成生活氛围© 赵奕龙

vsszan568710210421536.jpg
▽聚落整体平面© 造作建筑

vsszan568710210421537.jpg
▽湘北大屋渲染白模© 造作建筑

vsszan568710210421538.jpg
▽总平面图© 造作建筑

vsszan568710210421539.jpg
▽场地大剖面图© 造作建筑

vsszan568710210421540.jpg
▽八拼一层平面图© 造作建筑

vsszan568710210421541.jpg
▽八拼屋顶平面图© 造作建筑

vsszan568710210421542.jpg
▽八拼立面图一© 造作建筑

vsszan568710210421543.jpg
▽八拼立面图二© 造作建筑

vsszan568710210421544.jpg
▽八拼剖面图© 造作建筑

vsszan568710210421545.jpg
▽四拼一层平面图© 造作建筑

vsszan568710210421546.jpg
▽四拼屋顶平面图© 造作建筑

vsszan568710210421547.jpg
▽ 四拼立面图一© 造作建筑

vsszan568710210421548.jpg
▽四拼立面图二© 造作建筑

vsszan568710210421549.jpg
▽四拼剖面图© 造作建筑

vsszan568710210421550.jpg
▽墙身大样© 造作建筑

vsszan568710210421551.jpg
vsszan568710210421552.jpg vsszan568710210421553.jpg vsszan568710210421554.jpg vsszan568710210421555.jpg vsszan568710210421556.gif vsszan568710210421557.jpg vsszan568710210421558.jpg vsszan568710210421559.jpg vsszan568710210421560.jpg vsszan568710210421561.jpg vsszan568710210421562.jpg vsszan568710210421563.jpg vsszan568710210421564.jpg vsszan568710210421565.jpg vsszan568710210421566.jpg vsszan568710210421567.jpg
  • 项目名称 汨罗“端午人家”乡村安置聚落
  • 项目类型 乡村回迁安置房
  • 设计方 造作建筑工作室(方案)
  • 中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设计总承包)
  • 项目起始时间 2017年3月
  • 项目竣工时间 2021年10月(一期)
  • 项目地址 湖南省汨罗市
  • 建筑面积 46700.0㎡(一期)
  • 建筑方案设计 造作建筑工作室
  • 主创建筑师 沈悦、戴文竹
  • 建筑方案团队 雷金剑、盛仁、熊乐霜、包莹、沈世飞、蔡贤
  • 建筑施工图设计 中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项目总工程师 任丽平
  • 建筑施工图团队 姜伟靖(建筑)、徐杰(结构)、李小芸(给排水)、董智慧(电气)、朱旭峰(暖通)
  • 景观方案设计 造作建筑工作室
  • 设计方项目经理 邬红杰
  • 业主单位 汨罗文旅集团
  • 施工单位 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
  • 施工方现场负责人 易旭波
  • 摄影 赵奕龙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_SZUMm2022-6-2 11:24:10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