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理解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
通过室内的装饰效果可以体现处某个时期、某个区域的文化内涵、科学技术、人们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
中华民族有着“安居乐业”的传统习惯,可以看出“居”在我们的传统生活里所占据的重要位置。从先人们的穴地而居到结草为庐再发展到各种楼台轩榭,以及至今的高楼大厦。人们随着社会的进步,从一个单一的安全要求到对不同品味、档次等要求,每个时期都在强调其作用。并且发展到出行、购物、餐饮等等各个领域。出行有各星级的酒店,购物有百货、购物中心,餐饮就更是分门别类、风格齐全,有酒吧、西餐、中式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行业的分工精细化,对室内设计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要求室内设计的精细化、专业化、规范化。室内设计已经完全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成为人类活动的一个比不少的元素。
我国从80年代开始,在各大院校扩招生源,给我国十几年后今天的室内设计市场造成了巨大的隐患,使现在国内的室内设计行业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此处就不做过多的分析了。
那么做为室内设计行业的从业人员,在现代的大环境下,如何能够持续发展,设计出更完美的作品,是室内设计的生命力更加昌盛,我们应当注意一些问题要认真对待主要是:
1、环境整体和建筑功能意识薄弱
对所设计室内空间内外环境的特点,对所在建筑的使用功能、类型性格考虑不够,容易把室内设计孤立地、封闭地对待。
2、对大量性、生产性建筑的室内设计有所忽视
当前设计者和施工人员,对旅游宾馆、大型商场、高级餐厅等的室内设计比较重视,相对地对涉及大多数人使用的大量性建筑如学校、幼儿园、诊所、社区生活服务设施等的室内设计重视研究不够,对职工集体宿舍、大量性住宅以及各类生产性建筑的室内设计也有所忽视。
3、对技术、经济、管理、法规等问题注意不够
现代室内设计与结构、构造、设备材料、施工工艺等技术因素结合非常紧密,科技的含量日益增高,设计者除了应有必要的建筑艺术修养外,还必须认真学习和了解现代建筑装修的技术与工艺等有关内容;同时,应加强室内设计与建筑装饰中有关法规的完善与执行,如工程项目管理法、合同法、招投标法以及消防、卫生防疫、环保、工程监理、设计定额指标等各项有关法规和规定的实施。
4、应增强室内设计的创新精神
室内设计固然可以借鉴国内外传统和当今已有设计成果,但不应是简单的“抄袭”,或不顾环境和建筑类型性格的“套用”,现代室内设计理应倡导结合时代精神的创新。
本世纪末,是一个经济、信息、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高速发展的时期,人们对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相应地人们对自身所处的生产、生活活动环境的质量,也必须将提出更高的要求,怎样才能创造出安全、健康、适用、美观、能满足现代室内综合要求、具有文化内涵的室内环境,这就需要我们从实践到理论认真学习、钻研和探索这一新兴学科中的规律性和许多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