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语录:
中国人还在把按揭金当作每月最大的投入款
这是中国特色,也是世界奇迹
这容易让欧美经济学家以为中国人民个个都是房地产商
一、龙永图说“中国人观念不对,没必要人人都买房,应该像百分之六十的美国人那样去租房”,OK,我听了龙伯伯的话,决心不按揭房而是去租房了……可是后来我每隔一段时间就得续办“暂住证”,当地派出所的叔叔阿姨们一直在用警惕的目光审视我这个三十好几买不起房的男人,我长期写作导致脸色憔悴,目光游离,他们办证时每每在高桌子后面悄悄对照电脑通辑的逃犯模样。
二、我总是昼伏夜出,屡屡更换门庭,居委会老太太总把我当“盲流”,或不法传销份子,听说现在片警一排查坏人,首先就向居委会老太太那里索要临时住户名单,重点圈定那些作息时间不正常、不喜和邻居交谈、垃圾中有大量废纸和一次性碗筷、长期点要“外卖”的人群。我想,我符合上述各种条件。
三、小时候看《七十二家房客》,让我对租房有了极大恐惧感,包租公包租婆拥有人间最具杀伤力的面孔;后来看《功夫》,发现包租公及婆都是深藏不露的高手,碰上一没多少善心的包租公婆,要是迟滞租金,就有可能经脉尽断口吐鲜血。这给我极大的心理障碍,我心理不顺时就写不出东西,写不出东西就交不起房租,生活于是黯淡。
四、我对房子要求不高,但喜欢家里有长长的书架、宽大的浴室、柔软而破旧的沙发,熟悉的暖光,而这是租房难以持续保证的,我没法要求房东按我喜欢的样子重新装修,家,于是也就成了那个永远拉来拉去的拉杆箱和不断变换的门禁密码。
五、在又一轮的排查“外地人”的潮流中,我只有再尝试去买房。
六、于是,在我每个月各项支出中,房子的按揭金又成为最大一项,不过我安慰自己,这和好多中国人的支出类型是一样的。
七、经过理性分析,我这样子的花钱方式短时间内还不会结束,但我可以再等十年、二十年,我坚信,总有一天房子会归自己所有,于是我就拼命写球评、小说、专栏、做节目……买每一件衣服吃每一顿大餐都要精打细算,英特纳雄奈尔总有实现的一天。
八、在十八年零三个月时,那一天终于到了,我一直以为我对这房子拥有五十或者六十年的使用权,但那一天终于到的时候,我发现房子开始严重漏水、出现裂隙、外墙驳落、堵车严重,未及,质量监督所天天在报纸上发布通告“某某小区某某花园房子提前成为危房”,我一查,我的房子俨然名列其上,一跺脚发现房子就开始塌了。
九、我奋不顾身从消防楼梯跑下楼去,幸好手里还捏着那份合同,我去找开发商讨个说法,可这时才发现那些股东老板们一个已整容跑到太平洋某个小岛当岛主了,另一个已在监狱了,剩下的那一个,不幸被他自己修的房子倒下来砸死了。我们只有和他的家属一起站在遗像前节哀顺变,我分明发现,老板的家属们还在因房屋质量问题和保险公司打着官司。
十、我发现,保险公司赔偿的那点钱在房价飞涨之后只够买一车砖头,所以我只有再去按揭另一套新房子,仍然每个月交纳高昂的按揭金,我发现,中国人民个个都和几十年前一样,还在把按揭金当作每月最大的投入款,这是中国特色,也是世界奇迹,这容易让欧美经济学家以为中国人民个个都是房地产商,其实,我们只不过是为了翻修一座又一座城市而交纳的市容修缮费。
十一、我突然明白,龙永图先生说的很正确,买房不如租房,像我这个样子的中国人不是一辈子都在用买房的钱去租房么?而且还得给那么多“首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