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是儒释道圣贤教育的第一步。
儒家《礼记》一书开篇就说:“毋不敬” 就是说对一切的事与物都要有敬畏的心。尊敬的心。 敬是万物本有性德。由于人的迷惑。而产生自我的傲慢。所以敬就不复存在了。总以为自己比别人强一些。做任何事情。把自己的利益摆在前头。这样就容易与别人的利益相互的冲突。
佛家。佛经里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中。第一愿就是礼敬诸佛。也是敬。这个诸佛。是已经成佛的佛。过去久远成佛的佛。和未来的佛。也就是我们这些未成佛的凡夫。都要怀着有恭敬的心。再有。《观无量寿经》净业三福中。第一福。是孝亲尊师。也是从敬下手的。
道家。《太上感应篇汇编》是印光大师极力推荐一本讲明因果的善书。讲明因果昭彰。报应不爽。一类鬼神对人的善恶纤毫必录。意在教育人们对鬼神的敬畏。对宇宙因果规律的敬畏。决定不可有侥幸的心里去造作恶事。否则恶劣的后果完全自己负责。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
圣贤的教育无不是从诚敬下手。古人童蒙教育就是教育孩子要培养诚敬之心。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去培养诚敬。《弟子规》是非常好的范本。是成就事业的根基。是成就圣贤的根基。没有这个作为根本。即使做世间事业也是昙花一现。想在出世间成就圣贤也是不可能的。
现代的一些观念。 人们说敬业。也是敬。一个人如果在职场上不敬业,是不可能做好工作的。 3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与江苏代表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他谆谆告诫公务人员和领导干部,心中要有敬畏,知道什么是高压线……。
我能体悟到的敬的理解。
敬是本有的性德。是宇宙中本有的。不是人们设计的。圣贤的教育无非就是让迷惑众生回归本有的诚敬。 儒家,《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就是这个意思。头一个明是动词。后一个明是本有的人性光明。明明德的意思。通过教育恢复人性中本有的性德光明。教育是恢复本有的性德。恢复本有诚敬而已。 敬,不是外表的恭维。不是刻意。它是内化的一种自然行为。没有丝毫造作的意思。如果内心没有诚敬。可以通过生活中训练而慢慢得到。有志出世者。可以通过修行而证的本有的诚敬性德。
敬。有见识是算命家,看人命运的一个主要方法。就是看这个人对人有没有敬,你看陈希夷《心相篇》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袁了凡《了凡四训》中,袁了凡去考科举那段,他看他同考中。凡谦光逼人的同学。袁了凡都能非常准确的预料到这次科考他能考上。
结合现代生活中。你可以从这里先手检查自己的对人事物有没诚敬的态度。可以自己预料自己以后的事业以及命运了。而不必去找算命先生为你算命。所以。改变自己的坏习惯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坏习惯就是不敬造成的。必须认真的一一的改边它。佛家叫断恶修善。
也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看是否可以做朋友。合作伙伴。等
|